学术投稿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于震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与意义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50例.分别应用常规药物与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患者74%(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患者心功能及 B 型利钠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减慢基础心律,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其各类不适症状.可在早期抑制心梗后左室重塑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较高.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实践结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所医治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护理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4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方法。

    作者:田洪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降脂抗炎的相关性

    目的:本实验方法是通过观测瑞舒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体内对血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影响,来研究他汀类药物对高血脂患者的降脂作用.方法:将治疗前患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浓度准确记录;给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6周;对前述指标再次进行测量.结果:数据显示,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其体内的 TC 和 LDL 都明显降低,其中 TC 降低幅度为28.41%,TG 降低幅度为37.64%,与此同时,多数患者的 HDL浓度不降反升.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调节脂血的功能,并拥有令人满意的消炎作用且能够对纤溶系统的活性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温宏华;李振飚;徐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析急性胆囊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针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过去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护理,试验组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经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观察对比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治疗抗凝中的治疗效果,评估两种药物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探讨血液透析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抗凝药物.方法:选取8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路动脉压、静脉压变化;两组患者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和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次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两组间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血,拥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询证护理理念,制定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找出儿童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寻找诊断鉴别疾病的主要证据,并结合循证护理理念制定分诊预检流程,后对该流程的应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我院门诊退号率、投诉率明显小于2013年;2014组对工作的总满意度大于2013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进行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可以确保医护人员迅速、准确掌握儿童病情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传染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而确保后期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徐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行中转开腹,且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对于需要中转开腹的患者,临床上应仔细分析原因,并配以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电子胃镜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及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25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电子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并立即进行镜下治疗,.按不同病因、病变部位,使用局部喷药、注射药物,热凝、套扎等不同止血方法治疗.结果:25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检查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60.5%,急性胃粘膜病变23.5%,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息肉肿瘤等其他病变13.1%,胃镜检查发现出血原因者97.2%,并立即止血,内镜下喷洒108例、高频电凝98例、套扎6例,止血后予以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24h 内活动性出血均停止.结论: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时,定位准确,止血迅速,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快速有效的特点.

    作者: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目的: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8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术后无一例发生出血并发症,未出现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引流不畅、血管结扎不牢固、凝血功能障碍等均是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应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以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国玉红;张志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社区慢性病早期干预的讨论

    目的:了解早期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结果。方法:通过入户调查、居民健康体检及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慢性病筛查,并给予社区早期干预。结果:通过社区早期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结论:社区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居民个人和社会医疗费用,促进社区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裴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在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并且在院前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再次休克以及诱发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介入治疗的运用可以降低心力衰竭、再次休克和诱发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冠脉在通率和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宏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医临床治疗痹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治疗痹症疗效.方法:中医药方法治疗40例确诊痹症患者疗效分析.结果:治愈:12例,占30.0%;显效:23例,占57.5%;有效:3例,占7.5%;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95.0%.结论中医药治疗痹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威;侯鹏桓;钱洪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结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根治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进行手术期、心理、生活及常规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的2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为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为11例,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经过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姜淑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论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

    目的:关于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方法:对预防接种纠纷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预防接种门诊采取了有效的防范策略,降低了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建立健全预防接种的管理制度,并严格遵行技术操作程序,增强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成为了降低预防接种纠纷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管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养血清脑颗粒结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比灵治疗,研究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明显大于对照组(7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可明显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接受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011年收治应用传统手术方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有2例出现死亡事件,对照组患者发生死亡事件例数为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出现概率和意识恢复例数、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极大程度保障患者术后意识的恢复清醒,且对于患者死亡率降低有重要意义,临床疗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更令人满意,可作为对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值得重视推广.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循证护理方案为异位妊娠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对象,为其实施循证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三项生活质量指标具体变化.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得分分别为(76.8±11.5)分、(93.2±10.0)分;生理健康分数分别为(63.5±9.1)分、(91.3±12.6)分;心理健康分数分别为(71.2±11.5)分、(98.7±10.4)分.护理后,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社会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俆振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基础建设及其应急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及利用,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整个生物界的平衡被完全打乱了。寄居在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通过宿主转移到人类身上,从而引起传染病大范围的爆发流行。在中小城市人口的相对密度比较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又比较落后,使得一些传染病在爆发后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国现在正处于基础公共卫生方面的危机高发期,可以预测今后的事态发展将会更严重。

    作者:张东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3830电极在双腔起搏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830主动固定电极植入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通过3830传送鞘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21例,经用3830电极传送鞘将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房间隔部,右心室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结果:3830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结论:3830主动固定电极的应用是更为生理性起搏的方法之一。

    作者:赵永明;刘正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学龄近视儿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学龄近视儿童视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学龄近视儿童100例,按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采用干预治疗.二十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干预组患儿用眼不良行为明显改善,近视视力得到有效控制与提升,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预治疗使学龄近视儿童的视力得到有效控制与提升,纠正了儿童不健康用眼行为,提高了儿童近视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玫;刘淑华;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