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脂类代谢紊乱表现分析

郭振军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肾损害, 血清脂类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2DM)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脂类代谢紊乱表现.方法:73例2DM分为合并肾损害组25例(34.25%)、不合并肾损害组48例(65.75%),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测,并与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2D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高于2DM患者和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低于后两组(P均<005~0.01).结论:2DM合并肾损害患者常常伴有明确的血清脂类代谢紊乱.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旭止咳糖浆治疗小儿咳嗽369例

    目的:观察中旭止咳糖浆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应用中旭止咳糖浆治疗小儿咳嗽369例.结果:本组369例中痊愈243例,好转10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4.3%.结论:中旭止咳糖浆具有止咳化痰、清肺消炎之功,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魏旭;史欢荣;曹月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报告

    目的:观察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哑门、金津、玉液、风池、廉泉、左右夹廉泉、通里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10次一疗程,共2~5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跃;高险峰;孙艳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精神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精神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对宁夏三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宁夏宁安医院、宁夏社会福利院、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三所精神病专科医院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一年以上的临床护士共102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38人、护士58人.

    作者:常学萍;蔡芳;张俐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心脏病术后饮食补钾与药物补钾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病术后口服利尿剂患者应用饮食补钾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方法:选择术后拔管进食者、肾功能正常、心功能Ⅰ级和Ⅱ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给予饮食补钾,对照组20例给予药物补钾,每日下午15时采集血标本测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钾浓度均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口服利尿剂治疗的心脏病术后患者,可通过食用富含钾的食品以维持足够的血清钾浓度,此方法可以减少医疗成本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郑淑云;刘艳红;罗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护理应急预案在精神科危机状态中的应用

    危机状态指突然发生、个体无法自控、可能危及自身、他人或物体的一种状态 [1].我院选派各科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改进、总结出适合我院院情的防范措施,使危机状态患者的抢救更加科学化、规格化、系统化,保证护士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抢救任务,从而提高抢救质量.

    作者:时立敏;范翠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t nursing pathways,CNP)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的、主动的工作,使患者自觉参与到护理过程中,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1].

    作者:陈运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医疗纠纷应急处置的思索与探讨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医闹事件发生后,医疗纠纷所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疗纠纷应急处置成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思索的问题.现围绕近年来的工作实际思索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置.

    作者:施玉帛;陈玉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肝硬变的营养治疗

    肝硬变也称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损害肝脏所致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有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以及肝内纤维组织的大量增生,致使肝脏结构紊乱、变形及质地变硬.由于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因此,除药物治疗外,营养治疗对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细胞变性发展、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和肝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秀丽;张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无陪护老年托养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在无陪护老年托养病房中的应用,提高托养老人在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水平及家属的满意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132例72~96岁托养老人运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132例老人均有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善,家属满意率达98.7%.结论:家庭化护理模式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符合无陪护托养老人的身心需求.

    作者:董翠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用火针引流治疗急性乳腺炎20例

    用火针引流代替切开引流法治疗乳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20例为22~35岁哺乳期妇女,急性乳腺炎病程5~14天,伴发热4例,用抗菌药治疗11例.

    作者:刘亚欣;金;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氯氮平致剥脱性皮炎1例护理体会

    药物性皮炎严重者发展为剥脱性皮炎[1],重症者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蚚2].我科于2008年12月收治1例服用氯氮平出现全身剥脱性皮炎,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

    作者:曹秀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心理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的心理问题.方法:对2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激状态下,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有、无心理干扰因素两种情况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遭遇应激事件时会导致病情变化和复发,而长期社会隔离时会引发社会功能丧失、知觉和认知功能严重障碍及患者角色被强化.

    作者:李凤兰;胡济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中检测干扰素总抗体的临床意义

    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观察血清干扰素总抗体的产生情况,以探讨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

    作者:宫秀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新型肾病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对近几年来肾病检测新项目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旨在突出新检测项目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临床的诊疗效果.1 传统的肾病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弊端1.1 传统肾病化验项目及临床意义1.1.1 尿常规化验 筛查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等.

    作者:周春兰;刘德臻;梁;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4岁.16天前全身不适、发热在外地就诊好转(具体用药不详);2天后出现脐周疼痛、纳差,返回家乡在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及肝胆B超均无异常.考虑急性肠胃炎、肠功能紊乱,给予解痉抗感染等治疗.3日后腹痛症状未减轻,腹痛多在夜间为重,无腹泻、无脓血便,有恶心厌食感,无呕吐.腹部无固定压痛点,腹部B超、腹透无异常,电子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继续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仍未减轻而收入内科.

    作者:杨小梅;章玉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并观察相关因素与治疗失败的关系.方法:对治疗成功组(49例)与治疗失败组(9例)的临床资料、停经天数、包块面积及血β-HCG值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停经<40天,包块直径<3cm,血β-HCG<30mU/L,成功率达95.65%.而停经≥40天,包块直径3~5cm,血β-HCG>30mU/L,失败率达58.3%.结论:米非司酮配伍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与停经天数、宫旁包块大小、血β-HCG含量有关.

    作者:李丙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兴奋躁动、生活懒散、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精神活动异常,常造成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加之,患者自知力缺乏、不能配合治疗等诸多因素都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现将我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精神病患者常见的院内感染 1.1 呼吸道感染 由于精神病院的特殊性,封闭式管理使患者缺乏锻炼,加上病房内患者多,门窗关闭导致通风不良,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结核.

    作者:朱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后抑郁影响45例分析

    脑血管病后常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心理学改变,除认知功能受损外,抑郁、焦虑、恐怖、强迫、躯体化、精神病性等症状亦十分突出.其中,脑血管病后抑郁是脑血管病后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后抑郁的影响.

    作者:邹晖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4例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人工关节置换可以较快速地重建髋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胡晓光;王树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随机分成3组,A组25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2~6h置于阴道后穹窿.B组25例,于手术前4~6h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C组25例,不用米索前列醇.观察三组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宫口大小、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宫颈软化程度、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以A组好.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国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