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光疗为主种二不同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张亦慧;周晓红

关键词:光疗, 白蛋白, 茵栀黄, 妈咪爱, 黄疸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三种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3d 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好,临床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光疗+白蛋白+茵栀黄颗粒+妈咪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于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期间,选取本院工龄超过两年的女性护理工作人员5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28例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需接受传统形式的管理模式.研究组护理人员则使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把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基础护理的合格率进行对比.同时还要对比分析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结果:使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研究组的基础护理的合格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除此之外,研究组的护理操作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人性化管理的有效使用可以相应的缓解护理人员工作的压力,转变护理人员的基本服务理念,促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郭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蒲地蓝口服液外用治疗53例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蒲地蓝口服液外用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观察幼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3例,年龄2周岁—5周岁,其中男29例,女24例,应用蒲地蓝口服液在皮疹粘膜处外擦治疗。结果:应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3例患儿2~3天体温趋于正常,3~5天全部糜烂面干燥。脱屑,5~7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蒲地蓝口服液外用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疗效明显。

    作者:郭丽娟;武振河;孟迎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90例脑卒中续发癫痫的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诊断、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有效方式.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了颅脑 CT、MRI 和脑电图检查后,30例患者被诊断为复杂部分性癫痫,31例患者被诊断为强直阵挛发作,29例患者被诊断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无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经过治疗后,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6.67%,强直阵挛发作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6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展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21%,患者均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治疗.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能够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在临床中多表现为症状多、易反复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确诊后及时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作者:赵雪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诱发慢性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多少年来,“病从口入”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人们大多理解为食入不洁的食物而导致传染病。据资料显示,国人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很多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从口入的,也就是说,不少慢性病是“食”惹的祸。

    作者:柴双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肺炎96例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肺炎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并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上升,老年肺炎的死亡率居老年人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居老年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首位[1]。现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以来收治的96例老年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作者:颜克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90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2%,对照组分别为6.7%、13.3%,对照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77.8%,观察组为91.1%,两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5.6±3.1),观察组为(18.9±3.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危重患者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蔡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162例脑梗患者,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81)与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81)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血脂水平、hs-CRP 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 NIHSS 及 ADL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药物治疗方式治疗脑梗塞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堃;王月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189例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1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6.3%,术后40d 均恢复;术后3d 有3.2%声音变调,通过喉镜检查均未见没明显异常;术后3d 不同程度底盖血症5.8%;30.2%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10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都显著降低,因此个体化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少波;曾宪煜;朱小红;黄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西医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53,P<0.05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亚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份收治80例肝胆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肠内营养治疗,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促使胃肠功能更好的恢复,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孟庆国;常绪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9例 PMM 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成年人,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3.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镜下肿瘤形态多样,由上皮样和梭形细胞组成具有上皮、肉瘤样和双向型的特点.免疫表型:calretinin(5例)、D2-40(5例)、WT-1(3例)、AE1/AE3(9例)、EMA(7例)、CK5/6(7例)、HBME-1(8例)、vimentin(9例)均(+),MOC-31、Ber-EP4、CEA 均(-).随访12-36个月3例死亡,6例尚活.结论: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但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治疗上多以综合治疗为主,但其预后较差.

    作者:姚轶;李雨濛;刘尧;齐晓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对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共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荷 GE-LOGIC7超声影像诊断体系予以术前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图像,并采用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结果: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显示,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出的卵巢黄体破裂的患者有40例,检出率为76.92%;误诊的患者有12例,误诊率是23.08%.误诊具体原因分析:诊断为宫外孕的患者有6例,占11.54%;诊断成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5例,占9.62%;诊断为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患者有1例,占1.92%.所有患者经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腹部均存在积液,同时部分患者存在沉积状颗粒样回声,大部分患者的子宫形态大小表现正常,子宫肌壁血流较少,些许患者内膜变厚,子宫增大.结论:采用阴道超声对卵巢黄体破裂进行诊断,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图像特征较为清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艾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治疗的患者119例,对其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9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有6例患者为持续植物状态生存,12例患者为重度残疾,24例患者为中度残疾,66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患者手术后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为颅内血肿量大,脑挫裂伤较为严重而且出现脑水肿引起的脑疝,导致脑干功能衰竭发生死亡。结论: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致伤机制较为复杂,且伤势较重,出现的合并症较多。在救治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应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手术,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患者手术后的每个细节,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旭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

    目的::重点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进行探索,并提出合理的药学服务对策.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儿科、妇科、中医科接受中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44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会发生不良反应,年龄在3岁以上20岁以下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为6.8%.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高达43.2%.结论:中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加大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力度,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殷玉华;孙立平;陈喜英;朱玉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血栓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脑血栓患者运用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耿石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5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开窗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5例作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另选取85例作对照组,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比较终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与其它术式相比,对椎体稳定性影响小,安全、可行.

    作者:陈相如;邹文衢;阳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胸主动脉瘤手术患者,观察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进行麻醉处理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胸主动脉瘤患者30例.实施中低温心肺转流的患者20例,实施深低温停循环的患者10例.针对患者麻醉情况以及脏器保护等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结果:针对中低温心肺转流患者,其临床心肺转流时间为(158.1±53.5)分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931±209)毫升;针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其临床心肺转流时间为(222.5±45.6)分钟,患者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1081±421)毫升.在30例患者中,未表现出手术死亡的患者,未表现出精神症状的患者,并且患者未表现出相关的大脑并发症,未出现瘫痪患者.结论:针对胸主动脉瘤患者,于不同心肺转流条件下对患者实施临床麻醉,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将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在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有效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重要器官进行有效保护.在选择芬太尼对患者实施麻醉的条件下,对患者配合选择丙泊酚以及间断吸入麻醉的方法,能够获得确切效果.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3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方案.结果:经过一周治疗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方法比常规护理方法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赵作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金属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及并发症.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骨科对54例(左侧29例,右侧25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金属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1个月.除1例因螺钉穿透皮肤(但未影响骨折愈合),其余均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2例肩关节功能轻度障碍,余患者肩关节无功能障碍.结论:采用金属接骨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同时尽量少剥离骨膜保护对侧的软组织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其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进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方法:在院中成立“品管圈”组织,以86例留置针穿刺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品管圈活动提升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结果:我院在采用品管圈后,留置针的应用率由原来的39.5%(34/86)提升为93.0%(80/86);成功率由59.3%(51/86)提升为97.7%(84/86),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升了留置针的应用率以及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