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5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相如;邹文衢;阳君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了解开窗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5例作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另选取85例作对照组,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比较终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与其它术式相比,对椎体稳定性影响小,安全、可行.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82例初产妇有关资料,按照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分为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两组各有41例患者.根据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将非尿潴留组患者小于6小时的甲组(有20例)和大于6小时的乙组(有21例).对比两组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睡眠质量上,尿潴留组初产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分析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可发现乙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甲组初产妇,尿潴留与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后睡眠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在产后早期对其进行合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正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正中单切口与双切口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胫骨平台骨折的20例患者有关资料,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相对于正中单切口内固定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通常容易使平台发生塌陷、压缩及劈裂等情况,对于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正中单切口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不佳。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可复位解剖、固定比较牢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实现良好疗效。

    作者:王利臣;张博宇;付春雷;张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份收治80例肝胆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肠内营养治疗,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促使胃肠功能更好的恢复,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孟庆国;常绪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照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C 三组,每组52例,A 组接受保守治疗,B 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C 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C 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 A 组、B 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术后恢复快、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国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颈糜烂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将患者按接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6.0%.两组总有效率及知识领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护理疗效,值得广泛开展及应用.

    作者:常春丽;李铁瑛;杨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在心内科中,患者有着较大的年龄跨度,有着较低的治疗依从性,有着较复杂的病种和变化较快的疾病,因而护理工作者在护理这些患者的时候有着更大挑战。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心内科护理伴随的安全缺陷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付瑞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8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均行腹腔镜切除术,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高达2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有推广价值.

    作者:薛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X 线胃精细钡餐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X 线胃精细钡餐造影对胃癌的诊断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 X 线胃精细钡餐造影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在对患者诊断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以及诊断出错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诊断后均有胃癌的诊断几率,但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出错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出错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胃癌患者的过程中,使用 X 线胃精细钡餐造影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更佳,诊断出错率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慎独与护士职业修养

    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其工作大多数是独立完成的,没有其她人的监视,护理工作的好坏,操作是否规范等都只有自己知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医院作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手术的场所,需要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容不得半点闪失和意外。所以,护士需要具有慎独的职业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将从慎独和护士职业修养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旨在提高护士的职业修养。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灸于推拿联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腰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n=39)患者单纯采取针灸的治疗方法,治疗组(n=39)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的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1.79%,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31%,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39,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作者:赵文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时期统计文化在医院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下,统计文化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包括在物质方面统计工作者长期的统计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在统计工作中形成的文化氛围,包括价值观、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等等。在新时期,统计文化对医院统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统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除此之外,它可以反映出医院的现状,为医院的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政策成为了为有利的依据。

    作者:钟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用穴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用穴规律和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 组患者接受中药口服治疗,B 组患者在中药口服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异性.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 VAS 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 B 组患者 VAS 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 A 组,组间差异经 t 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偏头痛,只要掌握正确的用穴规律,可获得一定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于素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于医院药学技术人员药学服务认知状况的调查

    目的::对医院药学技术人员药学服务认知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通过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在2014年1月~2014年6月对我市33所医院165名药学技术人员的药学服务认知情况展开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学服务的内容均比较认同,对药学服务项目与医院开展药学服务障碍因素的认知比较清楚,但也有少部分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学服务的内涵不太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为公众提供药学服务是所有药师的职责。结论:医学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学服务的概念与内涵有一定的认识,但认知水平并不是很高,还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病房微生物检测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医院是人群密集的场所,病房更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因此,病房内的病人比较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作为医生更要注意病房的环境卫生,以防造成感染。而对于病房微生物的检测是掌控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的。医院的感染是由传播源、传播载体以及易感染人群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医院应该相当重视这三个环节,因为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都会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病房微生物的检测对于医院感染的作用而展开的。

    作者:徐东明;张驰;张希泉;赵洪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比分析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中对比分析心脏彩超同心电图不同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共7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全部患者心脏彩超同心电图的临床检测措施,对比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率.结果:应用心脏彩超同心电图分别给予74例患者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出左室肥厚的比率分别为74.32%/32.43%;检测出左房增大的比率分别为39.19%/12.16%;检测出左室扩大的比率分别为36.48%/10.19%;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测能够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诊断该病症的重要首选方法.

    作者:刘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189例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1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6.3%,术后40d 均恢复;术后3d 有3.2%声音变调,通过喉镜检查均未见没明显异常;术后3d 不同程度底盖血症5.8%;30.2%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10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都显著降低,因此个体化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少波;曾宪煜;朱小红;黄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胸主动脉瘤手术患者,观察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进行麻醉处理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胸主动脉瘤患者30例.实施中低温心肺转流的患者20例,实施深低温停循环的患者10例.针对患者麻醉情况以及脏器保护等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结果:针对中低温心肺转流患者,其临床心肺转流时间为(158.1±53.5)分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931±209)毫升;针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其临床心肺转流时间为(222.5±45.6)分钟,患者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1081±421)毫升.在30例患者中,未表现出手术死亡的患者,未表现出精神症状的患者,并且患者未表现出相关的大脑并发症,未出现瘫痪患者.结论:针对胸主动脉瘤患者,于不同心肺转流条件下对患者实施临床麻醉,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将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在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有效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重要器官进行有效保护.在选择芬太尼对患者实施麻醉的条件下,对患者配合选择丙泊酚以及间断吸入麻醉的方法,能够获得确切效果.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诱发慢性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多少年来,“病从口入”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人们大多理解为食入不洁的食物而导致传染病。据资料显示,国人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很多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从口入的,也就是说,不少慢性病是“食”惹的祸。

    作者:柴双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5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开窗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5例作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另选取85例作对照组,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比较终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与其它术式相比,对椎体稳定性影响小,安全、可行.

    作者:陈相如;邹文衢;阳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