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糜烂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分析

常春丽;李铁瑛;杨文

关键词:宫颈糜烂,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将患者按接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6.0%.两组总有效率及知识领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护理疗效,值得广泛开展及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 ICU 重症肺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 ICU 重症肺感染患者进行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 ICU 重症肺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 A、B 两组,每组50人,A 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B 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联合血必净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作回顾性分析,对比 A、B 两组的疗效。结果:B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A 组患者,且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都明显的优于 A 组,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重症肺感染患者进行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安全可靠,并且能够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毕展建;解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高血压脑出血的 CT 影像诊断

    目的::针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 CT 影像进行诊断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对其高死亡率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关资料,采用16层螺旋 C进行影像检查,对其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都采取 CT 扫描,其中有3例患者血肿位置位于脑叶,没有死亡病例;有22例患者位于壳核,由2例死亡(占9.1%);有3例患者位于丘脑,1例死亡(占33.3%);2例患者位于小脑,1例死亡(占50%).结论:临床诊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 CT 影像诊断技术,比较快捷、精确,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90例脑卒中续发癫痫的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诊断、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有效方式.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了颅脑 CT、MRI 和脑电图检查后,30例患者被诊断为复杂部分性癫痫,31例患者被诊断为强直阵挛发作,29例患者被诊断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无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经过治疗后,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6.67%,强直阵挛发作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6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展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21%,患者均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治疗.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能够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在临床中多表现为症状多、易反复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确诊后及时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作者:赵雪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雌性激素对牙槽骨骨量的影响

    本次实验采取的方式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制造人工绝经,从而观察雌激素缺乏对股骨和牙槽骨骨质的影响。并且采用骨密度的测定,骨小梁参数的测定,同时包括骨小梁体密度。结果揭晓,雌激素水平低下与股骨和牙槽骨密度降低有相关性,骨小梁参数也标识相应的改变。给予动物雌激素的治疗发现骨密度有增加的现象,以上的结果都得到了证实,雌激素是引起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原因。

    作者:史晓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应用微波治疗鼻出血粒性咽炎患者的护理策略

    目的::对微波治疗鼻出血粒性咽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鼻出血粒性咽炎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36例患者接受一次治疗即痊愈,痊愈率为90%,剩余患者接受二次治疗后恢复正常,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出血粒性咽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须实施护理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

    目的::重点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进行探索,并提出合理的药学服务对策.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儿科、妇科、中医科接受中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44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会发生不良反应,年龄在3岁以上20岁以下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为6.8%.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高达43.2%.结论:中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加大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力度,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殷玉华;孙立平;陈喜英;朱玉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门诊护理研究

    目的::统计分析手足口病患儿的门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手足口患儿作为对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隔离护理措施。结果: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隔离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并无出现感染或死亡的情况。结论:采用有针对性、有效性等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提高,确保了病死率降低,而且医疗成本也随之降低。

    作者:孟广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比分析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中对比分析心脏彩超同心电图不同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共7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全部患者心脏彩超同心电图的临床检测措施,对比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率.结果:应用心脏彩超同心电图分别给予74例患者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出左室肥厚的比率分别为74.32%/32.43%;检测出左房增大的比率分别为39.19%/12.16%;检测出左室扩大的比率分别为36.48%/10.19%;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测能够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诊断该病症的重要首选方法.

    作者:刘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分型论治小儿支气管炎的24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分型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6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2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全部采用中医分型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中23例患儿得到了有效的恢复,仅有一例治疗无效。结论:采用中医分型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患儿治疗症状恢复的好,治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正中单切口与双切口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胫骨平台骨折的20例患者有关资料,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相对于正中单切口内固定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通常容易使平台发生塌陷、压缩及劈裂等情况,对于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正中单切口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不佳。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可复位解剖、固定比较牢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实现良好疗效。

    作者:王利臣;张博宇;付春雷;张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研究组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患者的尽早恢复,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学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9例 PMM 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成年人,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3.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镜下肿瘤形态多样,由上皮样和梭形细胞组成具有上皮、肉瘤样和双向型的特点.免疫表型:calretinin(5例)、D2-40(5例)、WT-1(3例)、AE1/AE3(9例)、EMA(7例)、CK5/6(7例)、HBME-1(8例)、vimentin(9例)均(+),MOC-31、Ber-EP4、CEA 均(-).随访12-36个月3例死亡,6例尚活.结论: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但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治疗上多以综合治疗为主,但其预后较差.

    作者:姚轶;李雨濛;刘尧;齐晓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金属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及并发症.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骨科对54例(左侧29例,右侧25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金属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1个月.除1例因螺钉穿透皮肤(但未影响骨折愈合),其余均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2例肩关节功能轻度障碍,余患者肩关节无功能障碍.结论:采用金属接骨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同时尽量少剥离骨膜保护对侧的软组织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其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进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11月治疗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81例,分为实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静脉注射联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丹参、甲钴胺联合银杏达莫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患者的视力恢复的好,治疗副作用少,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海珊;田婷婷;何兴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82例初产妇有关资料,按照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分为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两组各有41例患者.根据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将非尿潴留组患者小于6小时的甲组(有20例)和大于6小时的乙组(有21例).对比两组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睡眠质量上,尿潴留组初产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分析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可发现乙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甲组初产妇,尿潴留与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后睡眠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在产后早期对其进行合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正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时期统计文化在医院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下,统计文化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包括在物质方面统计工作者长期的统计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在统计工作中形成的文化氛围,包括价值观、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等等。在新时期,统计文化对医院统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统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除此之外,它可以反映出医院的现状,为医院的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政策成为了为有利的依据。

    作者:钟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析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安全性

    目的::分析探讨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88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口服托伐普坦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 Na+浓度、生命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第4天血 Na+浓度达到正常值患者46例,占52.27%,治疗7天后血 Na+浓度达到正常值患者63例,占71.59%.治疗后患者下肢水肿情况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的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期间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仅出现口干和口渴症状2例,无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稀释性低钠血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胡忆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NBI 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内镜检查的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共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镜检查,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 NBI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消化道微细结构以及胃黏膜病变轮廓的图像清晰度.结果:窄带成像技术在显示病变轮廓图像质量、显示黏膜微血管形态图像质量以及胃小凹观察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操作简易且安全,能够清晰显示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病灶,对于上消化道癌症的早期发现以及诊治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马淑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2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10例.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化疗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芹;李祥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颈糜烂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将患者按接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6.0%.两组总有效率及知识领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护理疗效,值得广泛开展及应用.

    作者:常春丽;李铁瑛;杨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