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杰
目的::了解开窗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5例作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另选取85例作对照组,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比较终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与其它术式相比,对椎体稳定性影响小,安全、可行.
作者:陈相如;邹文衢;阳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在妇科宫颈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4年5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初诊宫颈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3.33%,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301,P<0.05).结论: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运用在妇科宫颈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姜振娟;郭琳;潘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金属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及并发症.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骨科对54例(左侧29例,右侧25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金属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1个月.除1例因螺钉穿透皮肤(但未影响骨折愈合),其余均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2例肩关节功能轻度障碍,余患者肩关节无功能障碍.结论:采用金属接骨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同时尽量少剥离骨膜保护对侧的软组织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其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进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研究组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患者的尽早恢复,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学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部分地区丙肝感染率,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化验的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阳性病人共382例,分别统计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抽调其中82例住院治疗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前检测基因分型,分别按基因型及 HCVRNA 载量分类,记录治疗前后检测 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值,分析不同基因型及高低 HCVRNA 载量48周治疗后 EVR 率。结果:本地区丙肝感染率占基因2a 型与1a 型48周后 EVR 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肝感染不容乐观,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联合检测能降低漏诊率,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丙肝病情。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 AB0血型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间的326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血型.结果:两种方法检验326名健康人员的血型结果是一致的,其中 O 型人数少,B 型人数多,其次为 A 型和 AB 型;而两种检验方法下仅 O 型人数相同,而 A 型、B 型和 AB 型人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检验血型时输血安全的前提,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 ABO 血型经济便捷,检验质量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孙种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实行品管圈活动,成立新生儿护理、孕产妇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品管圈小组,在品管圈活动结束后对产妇的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相比较,孕产妇的满意程度明显提升,相关知识掌握率也明显提高,与活动实施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妇的相关知识掌握率,同时提升孕产妇的满意度,进而降低了护理风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龙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将78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L 组)和开腹手术组(T 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李艳满;信文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通常是因多种微生物经过人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到达人体体内,相继引发有关传染性疾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非常迅速的传播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以及多种传播途径,一旦发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具有严重危害的传染性疾病,必须加强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力度。
作者:崔心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病管理与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优化。方法:选取60例慢性病患者,给予这些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综合干预,在患者出现负面的情绪、心理、行为反应时,及时进行综合干预,并做好观察记录。对比护士观察记录和生活质量记录,然后比较患者自身之间的实际病情,对60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前、干预第3周和干预第6周的前后对比体会。结果:在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以后,干预第3周、第6周与干预前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综合干预第3周和第6周后,护士的观察记录比较,患者的症状减少。结论:慢性病管理与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优化中,综合干预具有很明显的积极作用,而且干预时间越长,生活质量提高的越快。
作者:杨江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多少年来,“病从口入”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人们大多理解为食入不洁的食物而导致传染病。据资料显示,国人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很多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从口入的,也就是说,不少慢性病是“食”惹的祸。
作者:柴双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新的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具有新的内涵和意义。针对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需要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改革,现阶段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有效的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效率。本文就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并探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化措施,以便有效的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效率。
作者:陈金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本次实验采取的方式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制造人工绝经,从而观察雌激素缺乏对股骨和牙槽骨骨质的影响。并且采用骨密度的测定,骨小梁参数的测定,同时包括骨小梁体密度。结果揭晓,雌激素水平低下与股骨和牙槽骨密度降低有相关性,骨小梁参数也标识相应的改变。给予动物雌激素的治疗发现骨密度有增加的现象,以上的结果都得到了证实,雌激素是引起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原因。
作者:史晓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院是人群密集的场所,病房更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因此,病房内的病人比较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作为医生更要注意病房的环境卫生,以防造成感染。而对于病房微生物的检测是掌控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的。医院的感染是由传播源、传播载体以及易感染人群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医院应该相当重视这三个环节,因为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都会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病房微生物的检测对于医院感染的作用而展开的。
作者:徐东明;张驰;张希泉;赵洪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培训和防范措施意义讲座.对以往工作中有过职业损伤的人员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我院感染科的20名护理人员中,有过职业损伤的护理人员共15人,占75.0%.结论:在对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进行控制时,应该从预防着手,并根据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戚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其工作大多数是独立完成的,没有其她人的监视,护理工作的好坏,操作是否规范等都只有自己知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医院作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手术的场所,需要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容不得半点闪失和意外。所以,护士需要具有慎独的职业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将从慎独和护士职业修养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旨在提高护士的职业修养。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内蒙古兴安盟地区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预测和防控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的哨点医院监测,收集2011-2013年的流感样病例(ILI)发病资料,并采集 ILI 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所有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在流行季节与非流行季节的分布进行检验,差异显著(P<0.05).从年龄分布分析,不同年份内各年龄组构成比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流感样病例集中在25~岁组人群.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2011年度内蒙古兴安盟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夏秋季节;2012年度多发于冬季,夏秋季散发;2013年度多发于冬春季,夏秋季散发.因此,应加强对 B 型流感病毒发展趋势的观察和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及时监测流感活动状况,对该地区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俊敏;李忠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探讨三种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3d 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好,临床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光疗+白蛋白+茵栀黄颗粒+妈咪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亦慧;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