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乔正艳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 睡眠障碍, 妇产科学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82例初产妇有关资料,按照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分为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两组各有41例患者.根据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将非尿潴留组患者小于6小时的甲组(有20例)和大于6小时的乙组(有21例).对比两组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睡眠质量上,尿潴留组初产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分析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可发现乙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甲组初产妇,尿潴留与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后睡眠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在产后早期对其进行合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82例初产妇有关资料,按照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分为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两组各有41例患者.根据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将非尿潴留组患者小于6小时的甲组(有20例)和大于6小时的乙组(有21例).对比两组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睡眠质量上,尿潴留组初产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分析非尿潴留组初产妇,可发现乙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甲组初产妇,尿潴留与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后睡眠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在产后早期对其进行合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正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同期单纯酒精性肝病患者和单纯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各50例作为对照组,对组间疾病程度进行比较,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发病类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并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四周的治疗,合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差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平均每天饮酒量、HB-DNA 定量、饮酒年限、吸烟以及年龄是发病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病情加重,让治疗效果降低.每天饮酒量、HB-DNA 定量、饮酒年限、吸烟以及年龄是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要想对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改善,就需要戒酒,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隋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189例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1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6.3%,术后40d 均恢复;术后3d 有3.2%声音变调,通过喉镜检查均未见没明显异常;术后3d 不同程度底盖血症5.8%;30.2%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10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都显著降低,因此个体化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少波;曾宪煜;朱小红;黄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方法: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接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选5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的综合分析。结果: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发热,X 线表现及支原体抗体阳性。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予以大环内酯类及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曲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8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均行腹腔镜切除术,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高达2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有推广价值.

    作者:薛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股骨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方法对于老年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实验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保守治疗方法老年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TBL 与 CBS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具有临床任务重,专业性强的特点,加之妇科病患时常涉及患者隐私,所以对医学生的临床诊疗和处理能力要求更高.将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与基于案例式的教学模式(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果证明,TBL 与 CBS 相结合临床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病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

    作者:王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治疗的患者119例,对其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9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有6例患者为持续植物状态生存,12例患者为重度残疾,24例患者为中度残疾,66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患者手术后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为颅内血肿量大,脑挫裂伤较为严重而且出现脑水肿引起的脑疝,导致脑干功能衰竭发生死亡。结论: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致伤机制较为复杂,且伤势较重,出现的合并症较多。在救治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应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手术,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患者手术后的每个细节,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旭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研究进展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通常是因多种微生物经过人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到达人体体内,相继引发有关传染性疾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非常迅速的传播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以及多种传播途径,一旦发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具有严重危害的传染性疾病,必须加强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力度。

    作者:崔心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与丙肝有关的临床数据

    目的::探讨部分地区丙肝感染率,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化验的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阳性病人共382例,分别统计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抽调其中82例住院治疗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前检测基因分型,分别按基因型及 HCVRNA 载量分类,记录治疗前后检测 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值,分析不同基因型及高低 HCVRNA 载量48周治疗后 EVR 率。结果:本地区丙肝感染率占基因2a 型与1a 型48周后 EVR 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肝感染不容乐观,HCVRNA 载量,HCV 抗体,HCV 抗原联合检测能降低漏诊率,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丙肝病情。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正中单切口与双切口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胫骨平台骨折的20例患者有关资料,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相对于正中单切口内固定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通常容易使平台发生塌陷、压缩及劈裂等情况,对于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正中单切口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不佳。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可复位解剖、固定比较牢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实现良好疗效。

    作者:王利臣;张博宇;付春雷;张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7例治疗体会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数量的急速攀升,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迅速增加,我院在2008年4月-2013年1月期间共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7例,根据其骨折类型分别采取固定、翻修或固定加翻修术治疗,通过术后随访,均取得满意疗效。通过复习文献,结合工作中治疗体会,其临床疗效取决于患者骨质量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医生应对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结果的需求和期望,才能合理的决策治疗方案。

    作者:刘柱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子宫腔填塞纱布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腔填塞纱布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进行生产的妇女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产妇的止血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64例产妇止血成功,只有2例产妇止血无效,改为全子宫切除进行治疗,止血成功的几率为96.97%.结论:子宫腔填塞纱布在控制产后出血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保留产妇的子宫,并且方式较为简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抑郁症与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研究

    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 p300对认知功能的测定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经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 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

    作者:李红梅;王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门诊护理研究

    目的::统计分析手足口病患儿的门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手足口患儿作为对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隔离护理措施。结果: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隔离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并无出现感染或死亡的情况。结论:采用有针对性、有效性等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提高,确保了病死率降低,而且医疗成本也随之降低。

    作者:孟广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方法:在院中成立“品管圈”组织,以86例留置针穿刺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品管圈活动提升小儿留置针的应用率.结果:我院在采用品管圈后,留置针的应用率由原来的39.5%(34/86)提升为93.0%(80/86);成功率由59.3%(51/86)提升为97.7%(84/86),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升了留置针的应用率以及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并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基于此条件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98,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其创口较小,且对其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碘、铬及锑锭中汞的应用分析

    文章中作者遵循从事基层检验工作的经历,并综合对检验学的文献进行查阅,对将原子荧光检验技术使用到日常检测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民众牵挂的食品问题,重点谈谈怎样采取原子荧光技术分析食品样本中的含碘物质、含锑物质以及含铬物质进行成分测定,并从这些样本中鉴定汞元素的具体含量。根据分析原子荧光技术对食物样本进行汞元素检测的情况可知,该项技术非但在灵敏性方面优于其他技术,且检验时受到的限制较少,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张会青;李爱华;贾芹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剂量 GP 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顺铂(GP)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小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顺铂化疗,吉西他滨:3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顺铂:20 mg/m2,第1、2天,21天为1周期,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24%,临床收益率为56%,毒副作用较少,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小剂量化疗治疗老年NSCLC 有一定的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增加肿瘤治疗的机会。

    作者:秦建领;付政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