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目的::针对乳腺癌彩超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患有乳腺癌病变的60例患者的彩超血流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年龄、乳腺癌大小、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类、孕酮受体、浸润性导管癌分级、雌激素受体、P53表达状态等指标,采用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60例腺癌患者中,有34例患者血流丰富(占56.7%),24例患者血流中等(占40%),2例患者没有血流(占3.3%).采用回归模型分析多因素可发现,影响对血流程度的因子作用大小依次为,肿块大小(OR=5.872)、肿块分化程度(低分化OR=4.209,中分化 OR=1.672)、患者年龄(OR=0.931).肿块病理类型及 P53等指标对血流程度没有影响.结论: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其分化程度都是乳腺癌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越大的肿块具有越丰富的血流,越差的肿块分化具有越丰富的血流,血流随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年龄因素影像血流的结果弱.
作者:苗红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脑血栓患者运用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奥扎格雷钠与降纤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耿石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文章中作者遵循从事基层检验工作的经历,并综合对检验学的文献进行查阅,对将原子荧光检验技术使用到日常检测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民众牵挂的食品问题,重点谈谈怎样采取原子荧光技术分析食品样本中的含碘物质、含锑物质以及含铬物质进行成分测定,并从这些样本中鉴定汞元素的具体含量。根据分析原子荧光技术对食物样本进行汞元素检测的情况可知,该项技术非但在灵敏性方面优于其他技术,且检验时受到的限制较少,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张会青;李爱华;贾芹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具有临床任务重,专业性强的特点,加之妇科病患时常涉及患者隐私,所以对医学生的临床诊疗和处理能力要求更高.将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与基于案例式的教学模式(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果证明,TBL 与 CBS 相结合临床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病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
作者:王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1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6.3%,术后40d 均恢复;术后3d 有3.2%声音变调,通过喉镜检查均未见没明显异常;术后3d 不同程度底盖血症5.8%;30.2%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10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都显著降低,因此个体化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少波;曾宪煜;朱小红;黄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在手术治疗中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7.5%、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一种全方位、高效优质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意义重大。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使用蒲地蓝口服液外用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观察幼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3例,年龄2周岁—5周岁,其中男29例,女24例,应用蒲地蓝口服液在皮疹粘膜处外擦治疗。结果:应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3例患儿2~3天体温趋于正常,3~5天全部糜烂面干燥。脱屑,5~7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蒲地蓝口服液外用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疗效明显。
作者:郭丽娟;武振河;孟迎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统计分析手足口病患儿的门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手足口患儿作为对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隔离护理措施。结果: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隔离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并无出现感染或死亡的情况。结论:采用有针对性、有效性等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提高,确保了病死率降低,而且医疗成本也随之降低。
作者:孟广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护士长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措施,能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优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营造安全的护理环境。本研究主要从护理安全、护理操作和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对细节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提升我院的总体护理品质。
作者:张秀珍;龚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在农村中的水质监测结果.方法:于2010年伊川县14个乡镇饮用水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其饮用水水质状况.结果:本次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较广泛,其中,集中式供水村数为281个,集中式供水人口数为293545,分散式供水村数为115个,分散式供水人口数为466604,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为55.74%(393545/706100),其水样合格率较往期明显提高,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显著高于分散式供水(P<0.01),丰水期水样合格率明显低于枯水期(P<0.01),在本次检测的各项检测指标中,感官、毒理学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合格率低的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大约为百分之六十左右.结论:伊川县14个乡镇生活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并主要是微生物污染.
作者:赵利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方法: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接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选5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的综合分析。结果: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发热,X 线表现及支原体抗体阳性。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予以大环内酯类及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曲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162例脑梗患者,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81)与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81)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血脂水平、hs-CRP 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 NIHSS 及 ADL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药物治疗方式治疗脑梗塞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堃;王月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9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9例以及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案后,无论是在临床症状评分、呼吸困难评分、PaO2以及 PaCO2等各项指标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同时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郁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2006年我县406名1-59岁人群进行了乙肝免疫史调查,血清学抗原、抗体水平监测,通过 HBsAb 阳性率和HBsAg 携带率评价我县乙肝纳入免疫规划后的效果,为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静脉血2-4ml,用 ELISE 酶标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HBsAb 阳性率为67.49%,HBsAg 携带率为8.37%.小于全国已报告9.75的感染率(1).结论:我县乙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实施效果较好,达到卫生部工作要求.
作者:李胜东;代天祥;曾翠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Scr、BUN、PTH 与β2-MG 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 PTH 与β2-MG 较对照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明显,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更好的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毒素.
作者:杨良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例小儿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疗组、对照组,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效果明显比一般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要好的多,越早接受治疗,疗效和预期后果越好。
作者:周晓红;张亦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胎儿鼻骨超声检查对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21例唐氏综合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210健康胎儿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鼻骨超声检查图像.结果:观察超声检查图像发现,对照组胎儿的孕周越长,其鼻骨也越长,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观察组中有12例出现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占总数的57.1%,其中有11例为鼻骨缺失,鼻骨超声图像显示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和横切面未发现强回声鼻骨,另外1例为鼻骨发育不良,鼻骨超声图像显示一侧鼻骨缺失和鼻骨短小.结论:唐氏综合症容易出现鼻骨发育不良或者鼻骨缺失,通过鼻骨超声检测能够观察到病情状况,可作为产前筛查手段.
作者:尚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微波治疗鼻出血粒性咽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鼻出血粒性咽炎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36例患者接受一次治疗即痊愈,痊愈率为90%,剩余患者接受二次治疗后恢复正常,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出血粒性咽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须实施护理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50例患者,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有试剂因素、仪器因素、患者自身生理状况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严重影响着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结论:要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必须要对操作行为进行规范,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完善各项制度等,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颜士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复剖宫产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重复剖宫产产妇16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分娩的首次剖宫产产妇154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探讨重复剖宫产对新生儿与孕产妇造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盆腔粘连、子宫破裂、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手术室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与死亡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会对产妇与新生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影响母婴双方安全,因此一定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强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