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川县生活饮用水在农村中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赵利涛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 农村, 水质监测
摘要: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在农村中的水质监测结果.方法:于2010年伊川县14个乡镇饮用水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其饮用水水质状况.结果:本次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较广泛,其中,集中式供水村数为281个,集中式供水人口数为293545,分散式供水村数为115个,分散式供水人口数为466604,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为55.74%(393545/706100),其水样合格率较往期明显提高,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显著高于分散式供水(P<0.01),丰水期水样合格率明显低于枯水期(P<0.01),在本次检测的各项检测指标中,感官、毒理学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合格率低的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大约为百分之六十左右.结论:伊川县14个乡镇生活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并主要是微生物污染.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0例喉癌术后相关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通过对20例喉症癌临床病例的术后发生感染的种类、感染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发病原因以及对应的护理对策,为以后的临床工作进行指导。

    作者:李秀明;李倩;刘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50例患者,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有试剂因素、仪器因素、患者自身生理状况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严重影响着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结论:要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必须要对操作行为进行规范,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完善各项制度等,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颜士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在手术治疗中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7.5%、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一种全方位、高效优质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意义重大。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培训和防范措施意义讲座.对以往工作中有过职业损伤的人员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我院感染科的20名护理人员中,有过职业损伤的护理人员共15人,占75.0%.结论:在对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进行控制时,应该从预防着手,并根据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戚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常规的护理和公共护理相结合就是另一种护理模式称之为社区护理,社区护理的服务宗旨就是为了社群人民的身体健康,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预防和服务,对于健康方面的护理尤为重视。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由社区护理组成的,所以加大社区护理的力度有助于完善我国护理事业,本文对我过社区护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总结出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社区护理的实施、教育以及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高绪香;白志芳;朱香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

    目的::重点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进行探索,并提出合理的药学服务对策.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儿科、妇科、中医科接受中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44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会发生不良反应,年龄在3岁以上20岁以下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为6.8%.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高达43.2%.结论:中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加大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力度,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殷玉华;孙立平;陈喜英;朱玉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189例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1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6.3%,术后40d 均恢复;术后3d 有3.2%声音变调,通过喉镜检查均未见没明显异常;术后3d 不同程度底盖血症5.8%;30.2%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10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都显著降低,因此个体化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少波;曾宪煜;朱小红;黄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照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C 三组,每组52例,A 组接受保守治疗,B 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C 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C 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 A 组、B 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术后恢复快、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国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胸主动脉瘤手术患者,观察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进行麻醉处理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胸主动脉瘤患者30例.实施中低温心肺转流的患者20例,实施深低温停循环的患者10例.针对患者麻醉情况以及脏器保护等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结果:针对中低温心肺转流患者,其临床心肺转流时间为(158.1±53.5)分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931±209)毫升;针对深低温停循环患者,其临床心肺转流时间为(222.5±45.6)分钟,患者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为(1081±421)毫升.在30例患者中,未表现出手术死亡的患者,未表现出精神症状的患者,并且患者未表现出相关的大脑并发症,未出现瘫痪患者.结论:针对胸主动脉瘤患者,于不同心肺转流条件下对患者实施临床麻醉,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将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在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有效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重要器官进行有效保护.在选择芬太尼对患者实施麻醉的条件下,对患者配合选择丙泊酚以及间断吸入麻醉的方法,能够获得确切效果.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伊川县生活饮用水在农村中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在农村中的水质监测结果.方法:于2010年伊川县14个乡镇饮用水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其饮用水水质状况.结果:本次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较广泛,其中,集中式供水村数为281个,集中式供水人口数为293545,分散式供水村数为115个,分散式供水人口数为466604,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为55.74%(393545/706100),其水样合格率较往期明显提高,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显著高于分散式供水(P<0.01),丰水期水样合格率明显低于枯水期(P<0.01),在本次检测的各项检测指标中,感官、毒理学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合格率低的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大约为百分之六十左右.结论:伊川县14个乡镇生活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并主要是微生物污染.

    作者:赵利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在妇科宫颈癌患者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在妇科宫颈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4年5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初诊宫颈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3.33%,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301,P<0.05).结论: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运用在妇科宫颈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姜振娟;郭琳;潘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检验 ABO 血型的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 AB0血型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间的326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血型.结果:两种方法检验326名健康人员的血型结果是一致的,其中 O 型人数少,B 型人数多,其次为 A 型和 AB 型;而两种检验方法下仅 O 型人数相同,而 A 型、B 型和 AB 型人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检验血型时输血安全的前提,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 ABO 血型经济便捷,检验质量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孙种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浅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寻找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佳方案.方法:本次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58例患者,有79例门诊患者,79例住院患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对其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本次治疗之后发现,门诊病患与住院病患在用药依从性方面的对比存在着差异(P<0.05),而患者用药依从性通常会受各种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在药物服务环节应当做到因人而异.结论:临床上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较为突出,对于不同类型病患,因此深入分析其用药依从性的各项影响因素,并予以针对性中药药学服务,控制各种不依从现象的出现.

    作者:孙立平;殷玉华;陈会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正中单切口与双切口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胫骨平台骨折的20例患者有关资料,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相对于正中单切口内固定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通常容易使平台发生塌陷、压缩及劈裂等情况,对于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正中单切口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不佳。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可复位解剖、固定比较牢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实现良好疗效。

    作者:王利臣;张博宇;付春雷;张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脑血栓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凝药物与扩张血管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与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组患者加以优质服务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康复情况(即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服务护理干预后,康复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接受优质服务护理后,病情康复取得显著成效,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树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胎儿鼻骨超声检查对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鼻骨超声检查对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21例唐氏综合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210健康胎儿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鼻骨超声检查图像.结果:观察超声检查图像发现,对照组胎儿的孕周越长,其鼻骨也越长,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观察组中有12例出现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占总数的57.1%,其中有11例为鼻骨缺失,鼻骨超声图像显示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和横切面未发现强回声鼻骨,另外1例为鼻骨发育不良,鼻骨超声图像显示一侧鼻骨缺失和鼻骨短小.结论:唐氏综合症容易出现鼻骨发育不良或者鼻骨缺失,通过鼻骨超声检测能够观察到病情状况,可作为产前筛查手段.

    作者:尚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雌性激素对牙槽骨骨量的影响

    本次实验采取的方式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制造人工绝经,从而观察雌激素缺乏对股骨和牙槽骨骨质的影响。并且采用骨密度的测定,骨小梁参数的测定,同时包括骨小梁体密度。结果揭晓,雌激素水平低下与股骨和牙槽骨密度降低有相关性,骨小梁参数也标识相应的改变。给予动物雌激素的治疗发现骨密度有增加的现象,以上的结果都得到了证实,雌激素是引起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原因。

    作者:史晓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动气压止血带在骨外临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气压止血带采用不同保护垫及压力差异分析其影响皮肤软组织的程度.方法:将60例肢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时间与压力相同条件下,采用止血带后影响皮肤软组织的差别.结果: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皮肤软组织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自动气压止血带采用不同保护垫及压力差异对损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程度具有直接影响.

    作者:武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探讨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提高的医疗技术,许多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其次,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及人类自身的不良行为,原有的传染病以及新出现的传染病,使医务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因此,充分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为感染性职业暴露、物理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1]

    作者:邓海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