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莉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切除术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甲状腺切除术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术后不适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握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23,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对比也有显著差异(X2=8.301,P<0.05).结论: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不适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龋齿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微创去腐技术,对照组采用高速牙钻机械去腐技术.结果:研讨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淑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成人心脏直视手术术后疑诊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心脏成人病区行开胸手心脏术后疑诊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50例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年龄、术前白蛋白、术前血肌酐、术前左心室舒张末经、术前血糖、术前住院天数、手术类型、体外循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术中输血浆量等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诊感染同围术期多种危险因素相关,表明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需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将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层,还应寻找更强的特异性指标提高感染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周大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手术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88例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患者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中转开腹患者的上腹部手术史、结石嵌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中转开腹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胆囊壁厚度、WBC、ALT、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结论: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应在术前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因素,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孙凤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优质心理护理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优质心理护理,分析两组的生命体征、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优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心理情绪.
作者:胡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出现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2例腹膜损伤,1例胸膜损伤,2例血管损伤,1例切口感染,2例肾动脉损伤;重型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14.8±2.3d,其余患者住院时间7.1±1.1d;患者均治愈出院;引起腹腔镜手术发生并发症的因素与其手术操作及熟练程度具有重要的关系.结论:分析泌尿外科中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特征,同时不断提升手术实施者的操作水平和术后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减小腹腔镜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杨兴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治疗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则观察组的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相比较。结果:在治疗中观察组整体疗效都要比对照组的明显,其主要表现为切除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也较短等。结论:在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其整体效果比对照组的显著,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尿道电切术在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40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别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及术后膀胱刺激症状上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在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上不仅手术出血量较少,膀胱刺激症状轻,而且在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上都短于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上,术后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轻于膀胱部分切除术。
作者:张贵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证分析数据准确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重要部分。基层卫生检验质量控制是工作成效的保障。进行详细的探讨。
作者:张国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替代一线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伴进行性肝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结核性胸膜炎伴进行性肝损治疗的患者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线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8.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伴进行性肝损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莫西沙星替代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围术期呼吸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意在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肺癌围术期呼吸困难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30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加以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焦虑量表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围术期呼吸困难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抑郁及焦虑症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军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两组均使用传统放疗,观察组另加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查胸片及对比临床受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3%,观察组疗效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妇产科在对手术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输注血小板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1例妇产科手术住院,伴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通过使用输注血小板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输注血小板后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输注血小板以及经过护理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妇产科手术后输注血小板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X线诊断对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椎间隙狭窄,占36.36%;82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占37.27%;24例椎间孔变形、变小,占10.9%;12例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占5.45%;22例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10%.结论: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姜秀丽;孙淑艳;唐广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采取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采取瑞替普酶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深入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再通时间、再通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可是瑞替普酶更为经济,更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焦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伤口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80例我院住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在入院当天及术前一天分别发放焦虑问答表与焦虑自测表,记录其分值;出院当日统计其住院天数,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前焦虑,增强患者配合意识,提高伤口愈合速度,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薄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讨论,并总结手术时的配合体会。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中护理配合默契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手术效果等均有所提高。结论:应加强腹腔镜手术时的护理配合,从而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英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相关疗效性指标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究组患者的 HR、RR、SaO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且依从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并针对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护理措施,以便临床中更好的护理患者.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咯血早期征兆以及咯血期生理特点,对照组给予止血抗痨、抗感染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并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的健康知识宣讲、心理护理、生活极其饮食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咯血情况和其它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病情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咯血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信息,而治疗组患者在肺结核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方面的了解掌握程度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并对肺结核咯血窒息先兆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背静脉留置针护理中手套式弹力绷带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实施手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无菌透明敷贴+胶布外固定延长管固定方法,试验组采用手套式弹力绷带固定,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5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2例液体渗流和3例输液不畅,未出现一例静脉炎和留置针滑脱等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中有14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4例液体渗流和6例输液不畅,1例静脉炎和3例留置针滑脱等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背静脉留置针护理中手套式弹力绷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