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连超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自发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大骨瓣开颅术,研究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 NIHSS 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的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中医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6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通过护理后,对组间的护理效果观察评价,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心理状况对比,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将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孔桂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的相关治疗,探讨其在危重症患者康复阶段的作用.方法:5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5例)、肠外营养(PN)组(2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EEN 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均明显高于PN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索春秀;王艳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中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中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764例妇女为人流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未行人工流产手术的735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妇女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另采用健康调查表评价2组妇女生理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流组 SAS、SDS评分升高(P<0.01),而健康调查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评分降低(P<0.01).结论:计划生育手术中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一定伤害,应谨慎应用人工流产手术.

    作者:霍学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预防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名进行肝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中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术后护理;对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中加入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记录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痊愈状况,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实行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中患者出现感染状况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荆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4例肾结石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34例肾结石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7.06%,对照组治疗依从性76.4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更高,两组对比有明显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2.94%,对照组复发率17.6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团体心理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改善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治疗干预后,对组间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X线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与思考

    近年来,X线数字化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同时在推进医疗现代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现阶段临床上的 X线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李正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急救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

    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重要影响因素,急救护理比较特殊,对病人的护理难度大,病人情况比较复杂,不确定性大.及时提供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急救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急救护理水平.本文通过对医护人员培训方法、情景演练和培训考核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急救护理技巧培训效果,提高急救护理水平.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用药治疗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用药治疗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旨在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脑梗塞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编号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8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用药治疗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护理有效性,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杨玉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对比分析支撑喉镜联合显微镜与支撑喉镜联合喉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支撑喉镜联合显微镜与支撑喉镜联合喉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年的116例声带息肉患者按照术式分为甲组(55例,支撑喉镜+显微镜手术)和乙组(61例,支撑喉镜+喉内镜手术),分析治疗情况.结果:甲组手术方式所用时间比乙组缩短(P<0.05).甲组术后住院时间、声带炎症消失时间比乙组缩短(P<0.05).甲组声带息肉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比乙组高(94.5%比81.9%,P<0.05).结论:在声带息肉手术治疗中,支撑喉镜联合显微镜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上比支撑喉镜联合喉内镜手术更有优势,而且术后恢复快,可进行得推广.

    作者:芦业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应用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儿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52例患儿.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选择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应用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非梅毒螺旋体(TRUST)试验前带现象分析

    目的:为探讨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的前带现象,为患者的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血清92份,进行TRUST试验.结果:92份血清中,发生前带现象有4例,其中2例稀释到1:16才出现阳性结果,2例稀释到1:64才出现阳性结果.结论:非梅毒螺旋体前带现象的存在容易造成梅毒的漏检,为避免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前带现象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加强培训,普及梅毒相关知识,建立和完善梅毒归口诊疗和转会诊制度,加强沟通,提高警惕性,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实际临床工作中对前带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姜建芳;曲恒永;张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导致老年长者急性药性肝损伤的一般药品、临床症状、类别和预防,增加问诊和判断此症状的专业能力.方法:不断地来观察达到了诊断条件的三十位急性药性肝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引发老年长者们患上急性药性肝损伤的药品里, 30%是中草药引起的,有九个;16.7%是抗生素引起的,有五个;13.3%他汀类药品引起的,有四个,10%是碘油造影剂造成的,有三个;6.7%是去热止痛品引起的,有两个;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占10%,有三个.在临床症状当中,73.3%体现在急性肝细胞上,有二十二个;16.7%是多种病情,有五个;急性胆汁积淀占10%,为三个.在这些病例当中,病人恢复健康的占70%,为二十一个;情况改善的好 占26.7%,为八个;病状加剧的占3.3%,为一个.总结:对药性肝病的治疗是十分之重要的,要好好地进行防治、会诊判断、医疗[1].

    作者:邵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36例为观察组,均实施针对性护理;另外36例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的 SAS和 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43. 2±6.7)分、(40.9±6.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5.4±7.5)分、(52.1±7.3)分](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7. 2%)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预后,使患者满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责任到位护理对肝胆手术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责任到位护理对肝胆手术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肝胆手术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到位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肝胆手术置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肝胆手术置管患者予以责任到位护理可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经过对急性心肌梗患者的临床诊治,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这一年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既定计划和医院规定下,对这些病人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临床上的观察、药物上的治疗、饮食上的护理以及生活上的护理,并对他们实行出院指导.结果:这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接受我院治疗与精心护理下,40例病人已痊愈,10例病人已好转,零死亡,对此,病人以及家属对我院的治疗与护理效果非常满意,并积极配合我院对病人出院的随访工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接受有效地、有序的护理后,可以加速病人病情的好转,同时可以减少死亡率,降低病人出院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郇秀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随机对照.方法:将56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两组,传统切口组和新型小切口组.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和裸视达到0.5以上的比例、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新型小切口组裸视达到0.5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切口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传统切口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矫正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无显著差异,P>0.05.新型小切口组患者治疗后矫正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近角膜缘小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优于角膜缘相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视力水平和散光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子君;任建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用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用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作用.方法:从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20)与研究组(n=20),对参照组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经不同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舒适感评分.结果:经过优质护理后,研究组肝硬化腹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舒适感评分均比参照组肝硬化腹水患者高,组间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工作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既可以增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舒适感,又能够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n=39)行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法,对照组(n=39)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检测2组 S-100B、NSE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 NIHSS、MMSE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 S-100B、NSE下降,Vmean、Qmean升高,且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 NIHSS 评分降低,MMSE 评分升高,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降低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有关.

    作者:蔡昭皓;王列;杨正德;张贵金;陈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