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张红丽

关键词:静脉输液, 静脉炎, 护理, 预防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64例白血病患者(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64例白血病患者均接受化疗,并对64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结果:实验组32例患者的口腔炎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43.75%),P<0.05;两组白血病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32例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化疗期间,对白血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口腔炎的机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红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专人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评价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专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128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将入选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专人管理模式,观察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部入选患者均接受护理后,对组间的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的庭康复护理中应用专人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进行有效的促进,应用价值高.

    作者:乔荣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响水县2016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群健康监测分析

    目的:及时了解响水县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健康状况,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方法: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网络报告职业健康检查相关数据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申请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51家企业9055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群中8797人参与体检,体检率97.15%.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体检人数较2015年分别上升44.83%、36.12%、49.37%.体检人数也以非公有经济的小微型企业为主,占95.87%.结论:我县职业健康体检的人数和单位逐年增多,体检的类型不断完善,涉及行业不断扩大,显示出我县职业健康工作良好的发展势头.

    作者:应树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现状及改善

    文章主要分析了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改善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的人员构成,促进玉山县农村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董武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尿路感染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当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学护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尿路感染确属护理领域中的重点问题.它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及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同时还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和不必要的痛苦,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折磨,延长了住院时间.通过多年的临床,我们对尿路感染病例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出经验体会,以便今后能更好地防治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钱丹丹;牛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8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蔡忠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散光型人工晶体在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球面人工晶体(IOL)植入手术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和6月的复诊随访检查,对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6月后,视力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来说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有效矫正患者的规则角膜散光,从而使得患者的视觉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该种方法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尹江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4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结果得出,治疗组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32例,占80.00%,治疗有效的有6例,占15.00%,治疗无效的有2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22例,占55.00%,治疗有效的有5例,占12.50%,治疗无效的有13例,占32.50%,总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病症的好转速度,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宋喜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新生儿中选取100例,分别采用蓝光照射和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对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脘腹痞满、身目俱黄、口干、发热等症状的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

    作者:魏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4例肾结石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34例肾结石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7.06%,对照组治疗依从性76.4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更高,两组对比有明显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2.94%,对照组复发率17.6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纳诺酮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纳诺酮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纳诺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应用纳诺酮能有效提高抢救效果,缩短清醒时间,且后遗症少.

    作者:向栋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目的:讨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合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够典型,通常伴有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器官功能下降及衰竭的情况.48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及死亡15例.结论:早期诊断、根据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的优化治疗、细心的观察病情、准确的评估、保护好主要器官的功能是提升老年重症肺炎痊愈的关键.

    作者:王艳艳;王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0例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本文立足于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文章选取近两年医院记录在册的五十例 RVO 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将各种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为恢复健康,医院提供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根据患者患病的位置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的病情保持关切,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治疗,减少并发症的防治能力.结果:根据这五十例患者终恢复状况,可以看出,药物治疗治愈率保持在60%以上,激光治疗治愈率100 (80)%.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稳定患者视力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致盲性疾病中的一种.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开角型青光眼等都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诱因.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36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切口长度(3.3±0.2)cm,术后恢复时间(4.1±0.8)d,对照组切口长度(6.6±0.5)cm,术后恢复时间(6.1±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遗留瘢痕1例,几率2.8%;对照组遗留瘢痕4例,几率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几率2.8%;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几率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祥昌;张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系统性护理的有效性,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在各个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效果显著,可增加护理满意度,减少出血现象,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燕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心脑血管组,同时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血脂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组患者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血脂情况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类代谢紊乱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重要预测因素,血脂检验对诊断心脑血管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需加强患者血脂水平的常规监测.

    作者:刘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在此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累及丘脑、下丘脑、内囊及脑室的巨大胶质瘤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累及丘脑、下丘脑、内囊及脑室的巨大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治疗的40例丘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技术放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累及丘脑、下丘脑、内囊及脑室的巨大胶质瘤在符合手术范围的前提下,手术治疗仍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尧;姜壮;张楠;钱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大骨瓣开颅术,研究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 NIHSS 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的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连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