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峥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类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热毒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43例观察组患者中有41例肺炎得到控制并且出现好转,并且康复.有效率为95.34%,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有35例康复,有效率为81.39%,无效8例.两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确认基本临床症状,对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充分的检测,再进行阿奇霉素静滴治疗,这样能够取得较为安全的诊治疗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陈丽蓥;李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多发性创伤的急诊急救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救治的140例多发伤患者,严格按照急救原则,立即评估患者伤情,严格执行快速精准的急救护理程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控制出血,迅速建立输液通道,严密观察伤情变化,配合医生实施清创术,完成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及药品,同时积极做好手术止血准备.做好患者的转科手续,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待患者,教育他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争取患者信任,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多安慰、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和治疗的现实情况.结果:本组14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急诊急救,其中49例经抢救在急诊做好急诊手术术前准备,采用手术治疗,88例患者经急诊抢救病情稳定后转病房治疗,3例患者送入急诊科后经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严格按照急救原则,立即评估患者伤情,严格执行快速精准的急救护理程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控制出血,迅速建立输液通道,严密观察伤情变化,配合医生实施清创术,完成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及药品,同时积极做好手术止血准备是多发性创伤的急诊急救护理的关键.
作者:关祥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社区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1500人作为本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解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率达52.67%,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已婚状况等方面.结论:当前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率仍不高,受到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因素施以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结核病知识普及率.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降胆固醇效应及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通过红篮球抽取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药物+氟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应用氟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贾正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体检中心60例护理人员来进行分析,在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进行了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使用层级管理,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对比护理人员疲劳感和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差错率是0.4%,对照组的临床护理差错率是1.4%,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疲劳感评分比对照组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层级管理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以降低临床护理差错率,缓解护理人员疲劳感,保证护理质量,所以可以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推行.
作者:牛春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又称泵衰竭,通常是指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的大力发展,广大临床医者对 ACEI 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地位倍加重视[1],例如,贝那普利等,其在临床治疗中对高血压和CHF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就我院心内科应用贝那普利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 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所取得的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23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7﹪.结论: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常速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析患者在进行普外手术之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具体原因,并且研究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法,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在经过普外手术之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出现在患者进行普外手术之后的15天内,其中1至7天的病发率较高,因此,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就应该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刘汉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心动过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维维;杨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在本文研究中主要探析双镜联合这一治疗方式在胃肿瘤手术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所收治的28例胃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量2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1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性胃肿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计入双镜联合治疗.通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记录收集和分析.结果:根据本次临床研究所给予的资料显示,我们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均为100%,且手术过程中均没有出现危险,在这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进行2次手术摘除残留余物这一方面,研究组没有患者需要进行2次手术,而对照组患者则出现了2例需要进行2次手术摘除残留余物的患者.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也比对照组患者的要少,且病情恢复的也要快,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胃肿瘤手术当中,将双镜联合治疗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一次成功的概率,且患者在手术中的受创面积也能减小,能够帮助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入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00例,稳定性心绞痛100例,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100例,ST抬高性心肌梗死组100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PCI治疗),评价12个月MACE事件.结果:保守治疗组总发生25例(12.5%),介入治疗组发生7例(3.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高成功率,临床价值明显.
作者:王培濯;韩英俊;赵磊;靳刚强;尹航;胡亚力;曹仲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在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76例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行胸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终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等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更趋近于理想状态,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中应用胸外科手术能够较好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有效维护患者的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毛永彬;王凤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干预脑梗死患者复发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内发病入院的529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265例)和对照组(264例),分析强化干预对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及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1.强化干预组血回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两组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与13.2%,P<0.05).结论 :强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显著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尹义国;马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自体输血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办法,实现自体输血率达标.
作者:何晓峰;杜飞;蔡毅;祝伶俐;黄友;关伟东;舒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讨产科手术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产科手术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从中抽取21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在我院产科手术护理中未实施风险管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产妇中抽取21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各状况,并对比讨论.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满意度状况,研究组94.28%、1.90%、1.43%比对照组79.53%、9.52%、8.57%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产科中所存在的潜在性因素,进一步给予风险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有显著作用.
作者:马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7例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与经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7例患者溶栓均取得成功,主干通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的临床效果可靠,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瞿国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将全面护理干预在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48例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鼻饲护理,而实验组则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学护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为62.50%,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针对于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住院时长方面,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中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喜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泌尿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的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差异,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44例,实验组应用体外冲击碎石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完成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对照组患者(95.45%)的总有效率低出实验组(84.09%)许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比较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淑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胃上部癌存在于胃上部肿瘤不易被发现[1],当确诊时,大都进入晚期阶段,这是导致胃上部癌患者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从治疗方面,来讲,目前临床上有近端胃切除术和胃全切除术两种.为了全面比较两种术式在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 2012 年 1 月-201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68 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使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疸、脂血、贫血这三种样本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时抗凝全血和预稀释血两种性状检测的不同,正确选择样本性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的黄疸、脂血和贫血标本共计143例,同时测全血和预稀释血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种性状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黄疸和脂血标本全血法和预稀释血法两种性状样本检测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标本全血法和预稀释血法两种性状样本检测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疸、脂血标本无需预稀释,贫血标本需要进行预稀释.
作者:施安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