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4例腹泻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2例.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要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使用护理路径可以提升其护理质量和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吕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关键流程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62例产妇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母婴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依从率数据及母婴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于产后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依从性和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
作者:霍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食品安全与国计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国家的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吴明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7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患者根据其身心特点,实施切实可行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管道护理.结果:本组患者7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爱萍;张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分成两组,分析组60例施予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基础组60例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较基础组优越,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明显较基础组的80%高,(P<0.05).结论:将微创接骨板技术应用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可实现显著的临床效果,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实现良好的骨折愈合效果.
作者:高殿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中不同切口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诊断为乳腺纤维瘤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放射状切口的传统组及接受乳晕环切口的改良组,每组49例.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不仅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传统组(P<0.05).同时,改良组术后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内,两组间术后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放射状切口,乳晕环切口在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中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自理能力、并发症几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要比对照组优秀,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要比对照组优秀,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下降,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自理能力都有改善效果,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联合检查及病理证实为桥本甲状腺炎,其中接受内科治疗30例.外科治疗45例.结果:在内科治疗患者中,新增甲状腺功能下降共计14例;在外科治疗患者中,新增甲状腺功能下降共计1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患者新增加低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临床现更倾向于选用外科手术治疗,保证治疗的及时性、严格遵守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规律用药,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肛裂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年内收治的肛裂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肛裂侧切术和肛裂侧切术联合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结果:通过应用两种手术均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复发率、感染率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肛裂患者使用常规肛裂侧切术联合括约肌松解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佳.
作者:阮俊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98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1.22±5.01)分和(41.37±5.29)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5.09±5.91)分和(54.11±6.17)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黄荣;衣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确诊中肿瘤坏死因子检测价值.方法:选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80例,其中病毒性脑炎40例(病脑组),细菌性脑膜炎40例(化脑组),同时取4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癫痫和手足抽搐症患儿作对照组,分析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的TNF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化脑组选取的新生儿脑脊液、血清TNF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病脑组TNF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化脑组,脑脊液与血清TN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脊液中所含的TNF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指标,脑脊液TNF变化可通过血液中TNF水平反映,并为日后采用抗TNF抗体对感染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
作者:孙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24例,分别采取常规生化仪和快速血糖仪对患者进行检验,对两组临床检验方法的结果给予对比.结果:检验以后,常规生化仪的平均的血糖值为7.74±3.22mmol/L,快速血糖仪的平均的血糖值为7.19±3.15mmol/L,两种临床血糖检测结果情况对比,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当中,采取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给予血透检验,对其临床检验结果相一致,然而快速血糖仪具有临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相关优势,比常规生化仪检验的优势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席允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TNF-α、IL-6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人群.对比(1)两组血压水平.(2)两组TNF-α、IL-6水平.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血压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TNF-α、IL-6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TNF-α、IL-6水平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价值,减轻高血压患者炎症水平对延缓高血压病程有一定价值.
作者:程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调查分析.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方法,从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腹泻患儿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100例患儿中致病菌检出率是48.0%;致病菌主要有沙门氏菌、志贺菌、大肠杆菌、弧菌属以及合并真菌感染,其中沙门氏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所占比例是85.41%,且患儿的药敏检验结果提示该病菌对头孢三嗪、氨苄西林、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结论:沙门氏菌属于细菌性腹泻患儿发病主要的致病菌,其耐药性强,在临床治疗及预防过程中应给予重视.
作者:季梅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茧症的腹腔镜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6年4月所在医院17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腔镜诊断情况及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15例患者术中腹腔镜探查,并行相应治疗,术后1-5d内肛门排气,术后7-9d出院.其余2例患者中转开腹探查,并行相应处理,术后5-7d内肛门排气,术后8-10d内出院.结论:腹茧症无明显临床特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采用腹腔镜进行辅助诊断,并在其引导下行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周围粘连型及后位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护理,观察术后的疗效,提供更多地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54例周围粘连型及后位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干预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后的系统护理,通过术后恢复状况,做出心得体会.结果:干预组术后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周围粘连型及后位阑尾炎的术后护理,应采取系统护理的方式,提高术后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魏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以笔者收集的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出生的48例低血糖脑损伤新生儿为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和导致低血糖脑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儿均行MRI检查发现,患儿均存在顶枕部头皮层受累,D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43例T1W1表现为低信号、T2W1表现为高信号.部分患儿伴有惊厥、肌肉紧张、呼吸异常等情况.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胎龄、体重、妊娠期糖尿病、惊厥、低血糖持续时间等因素是导致低血糖脑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多是因胎儿惊厥、胎龄过小、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造成,针对这种情况应早期干预和治疗.
作者:王文辉;张敏;陈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4.34%)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晓;张梦云;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75例)与观察组(n=7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和碧兰麻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2±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8±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对牙体牙髓病变患者进行麻醉,由于起效快,出血少,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虎;耿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50例(54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Ⅳ期10例(11眼),Ⅴ期21例(22眼),Ⅵ期19例(21眼),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不同分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在54眼中,其中视力改善37眼(占68.52%),不同分期患者视力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7,P=0.031).在54眼中,其中手术显效29眼(占53.70%),不同分期患者手术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26).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显著,且越早进行手术效果越好.
作者:吕达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