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蓉;刘维维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替硝唑胶囊及制霉菌素片配制的混合药物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百草枯中毒致口腔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百草枯中毒致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给予康复新液漱口、口腔常规护理.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替硝唑胶囊及制霉菌素片配制的混合药物涂抹口腔黏膜.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血液灌流、激素冲击、抗氧化、血必净清除炎性介质、保护肝肾肺等重要脏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疼痛缓解的时间、溃疡粘膜愈合的时间以及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口腔溃疡发生时间及口腔溃疡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口腔溃疡粘膜愈合的时间和溃疡疼痛缓解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替硝唑胶囊及制霉菌素片配制的混合药物联合康复新液对百草枯中毒致口腔溃疡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于中锴;刘爱敏;袁小菊;李君;曲爱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致子宫翻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自然分娩致子宫翻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救治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子宫翻出,积极地采取抢救措施:缓解疼痛,控制出血、感染和休克,综合、全面的精心护理措施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常速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骨巨细胞瘤患者86例,对其分别采取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展开对比分析.结果: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较X线平片检查发生明显升高(P<0.05),且CT检查征象存在典型特征.结论:CT增强扫描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检出率较高,且结果准确,敏感性与特异性均理想,值得关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3月间我院诊治的87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对治疗组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3%,对照组患者则为81.8%,;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对照组患者则为15.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车莉;邢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瘘管切开术在部分高位肛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确诊接受的78例高位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瘘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治疗有效率,对比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18.65±6.59)d、(29.34±8.69)d;疼痛程度分别是(2.93±2.59)分、(4.67±2.89)分;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7.2%、51.3%;复发率分别是6.7%、28.2%,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瘘管切开术在部分高位肛瘘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合并尿脓毒血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例上尿路结石梗阻继发感染合并有尿脓毒血症的患者,术前行全面风险评估及原发病的控、感染的预防,即在局麻下或全麻下行双J管置入或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手术中病情交接,术后护理观察等.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经微创技术引流、抗感染治疗一周左右,血常规、体温、降钙素原恢复正常,康复出院.而有3例患者分次转入重症医学科后因重感染死亡.结论: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尿脓毒血症,加强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和专科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和阻止疾病进展的关键.
作者:茅红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98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1.22±5.01)分和(41.37±5.29)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5.09±5.91)分和(54.11±6.17)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黄荣;衣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循证医学在控制内分泌科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20例内分泌科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3%和9.09%,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内分泌科进行临床应用,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裴艳冰;孙莹;杨秀丽;石栎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逍遥散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乳癖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58例乳腺增生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29),对照组单纯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试验组采用逍遥散+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试验组乳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逍遥散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增生,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乳房疼痛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38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以2005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病理科确诊接收的38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做临床病历资料分析.结果:全部给予手术治疗且成功,胃肠道神经分泌瘤发生率为55.3%,复发率为19%,转移率为19%,致死率为0;胃肠道神经分泌癌发生率为44.8%,复发率为5.9%,转移率为35.3%,致死率为5.9%(P<0.05).结论:胃肠道内分泌肿瘤多发于直肠且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现象,而且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效果远远低于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两者治疗需要差别对待.
作者:薛翠娥;张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n=29)和干预组(n=29),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评定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发现两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还能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芦义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和侧入法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02月到2015年02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为了方便对比、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0例)选择椎管内麻醉侧入法,而乙组(50例)选择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对比分析两组的腰背疼痛缓释情况.结果:甲组患者实施侧入穿刺法后,患者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92%,乙组实施实施直入穿刺法,其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72%,两组比较,甲组患者手术腰背疼痛程度较轻;甲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少于乙组,且甲组疼痛发生概率24%低于乙组的74%,两组综合比较,差异显著P
作者:田保贵;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75例)与观察组(n=7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和碧兰麻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2±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8±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对牙体牙髓病变患者进行麻醉,由于起效快,出血少,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虎;耿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电脑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行中医熏洗和手法按摩.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的80.00%(P<0.05),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李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肛裂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年内收治的肛裂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肛裂侧切术和肛裂侧切术联合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结果:通过应用两种手术均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复发率、感染率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肛裂患者使用常规肛裂侧切术联合括约肌松解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佳.
作者:阮俊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RAIC)时对于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影响和毒副作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36例在胃癌根治术中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可见患者肿瘤细胞核性状发生明显变化.患者术后24hAST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72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其他肝肾指标与治疗前向接近(P>0.05),患者在手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以及明显的胃肠道反应等情况;结论:在胃癌根治术应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癌细胞的活性,防止术中癌细胞进行医源性扩散,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刘汉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于蒙医蒙药治疗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胎膜早破的产妇共100例进行研究.然后把她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给予蒙医蒙药治疗病人积极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病人在经过蒙医蒙药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治疗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的产妇给予蒙医蒙药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作者:吴国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方法:我科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运用中药、加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3例.结果:临床治愈63例,其中1个疗程内治愈者42例,占66.7%,2个疗程治愈者18例,占28.6%,3个疗程治愈者3例,占4.76.总治治愈率100%.结论:近年来我科采用中医药与针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乔锦秀;姜伟;张军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使用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并发症几率等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3.42±10.50)min,平均出血量(178.28±50.71)ml,平均前列腺重量(318.42±100.57)g,平均导尿管拔除时间(6.21±1.78)d,没出现并发症病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简单彻底,出血量少.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分成两组,分析组60例施予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基础组60例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较基础组优越,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明显较基础组的80%高,(P<0.05).结论:将微创接骨板技术应用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可实现显著的临床效果,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实现良好的骨折愈合效果.
作者:高殿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