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刘桂玉
目的:探讨对肾积水新生儿行以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操作配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肾积水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以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观察行以手术的操作配合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52例新生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新生儿切口均在一期阶段愈合,吻合口畅通;成形术后设置引流管1d~2d,尿管留置5d~7d,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1d~2d,术后出院时间10d~12d.结论:对肾积水新生儿行以离断性成形术需要注重医护人员对于新生儿皮肤的保护、体位的正确摆放,术中密切观察新生儿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手术所需的正确传递各种器械,选择适当的缝合线和支架管对于避免出现吻合口狭窄以及漏气意义重大,是确保新生儿手术顺利完成的基础.
作者:郭凯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立质控小组在提高血站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成立血站质控小组,在成立质控小组前(2015年1月~2015年6月)随机抽取360名献血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成立质控小组后(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随机抽取360名献血认为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2组献血人员在采血期间一针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献血人员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是99.72%,高于对照组的90.28%(P<0.05);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成立质控小组在提高血站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可明显提升一针穿刺成功率与献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比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08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髌骨骨折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患者均给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则给予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整体治疗费用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6%)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8%)与对照组(7.7%)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2.7±0.2)千元;对照组(8.6±0.4)千元,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与髌骨抓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均有良好效果,但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花费更少,是髌骨骨折患者的常规手术方法首选.
作者:鲁涛;王太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房间隔缺损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调查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获得了良好的预后.对其进行复查,未见明显残余分流,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效果显著,辅以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春丽;夏宁;赵巧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讨护理门诊在孕期体重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产检分娩的产妇中抽取160例,按照孕期期间有无接受体重管理分组,80例对照组(未接受体重管理),80例研究组(接受体重管理),将两组研讨对象状况纳入到对比讨论中.结果:对比两组孕妇孕周28周、32周、36周、40周,以及产后40天时体重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总发生率26.25%比对照组92.5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期给予孕妇体重管理,其孕期体重可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发生可能性,产妇分娩后体重恢复得到促进,且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作者:马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近6年我院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方法:18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9例,分别采用中西医或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66.7%,(P<0.05),随访半年,中西医结合组1例复发,西药组3例复发或加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肖华;杨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肛周皮下神经游离术与亚甲蓝肛周封闭术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亚甲蓝肛周封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肛周皮下神经游离术与亚甲蓝肛周封闭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皮下神经游离术与亚甲蓝肛周封闭术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尚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分成两组,分析组60例施予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基础组60例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较基础组优越,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明显较基础组的80%高,(P<0.05).结论:将微创接骨板技术应用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可实现显著的临床效果,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实现良好的骨折愈合效果.
作者:高殿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n=29)和干预组(n=29),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评定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发现两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还能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芦义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体会.方法:30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超声疗法(150例),B组实施常规疗法(150例).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疗法应用于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治疗成效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宋晨;田夕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冠壯动脉造影检查后得到确诊,有效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日常生活习临床症状和遗传病史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此病的高位诱发因素.结果:女性冠心病高危险因素有年龄因素,是否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遗传因素等有直接关系;统计显示,女性冠心病患者伴有2个以上高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病率在50%以上.结论:临床对冠心病的检查过程中当患者出现2项或者2项以上高危因素时,应及时给予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同时制定相应的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艾山江·铁力瓦尔地;阿不都·艾尼;高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止血有效率、流血时间、失血量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显著,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康淳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和侧入法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02月到2015年02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为了方便对比、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0例)选择椎管内麻醉侧入法,而乙组(50例)选择椎管内麻醉直入法,对比分析两组的腰背疼痛缓释情况.结果:甲组患者实施侧入穿刺法后,患者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92%,乙组实施实施直入穿刺法,其术后腰背疼痛评价为轻度占72%,两组比较,甲组患者手术腰背疼痛程度较轻;甲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少于乙组,且甲组疼痛发生概率24%低于乙组的74%,两组综合比较,差异显著P
作者:田保贵;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4.34%)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晓;张梦云;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75例)与观察组(n=7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和碧兰麻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2±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8±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对牙体牙髓病变患者进行麻醉,由于起效快,出血少,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虎;耿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自理能力、并发症几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要比对照组优秀,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要比对照组优秀,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下降,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自理能力都有改善效果,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和智力发育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25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二维彩超和思维彩超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四维彩超对各类畸形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二维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T厚度检出情况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NT值正常者畸形诊断率高于NT值异常者畸形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和智力发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在孕妇产前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雯;于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24例,分别采取常规生化仪和快速血糖仪对患者进行检验,对两组临床检验方法的结果给予对比.结果:检验以后,常规生化仪的平均的血糖值为7.74±3.22mmol/L,快速血糖仪的平均的血糖值为7.19±3.15mmol/L,两种临床血糖检测结果情况对比,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当中,采取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给予血透检验,对其临床检验结果相一致,然而快速血糖仪具有临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相关优势,比常规生化仪检验的优势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席允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佳剂量.方法:选取1000例于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0例.给予甲组患者40mg辛伐他汀治疗,给予乙组患者20mg辛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降血脂疗效明显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降血压治疗效果总体有效率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0mg相比,给予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40mg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芦鹏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48小时的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手术护理管理模式;结果:在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消毒隔离和卫生监督合格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手术护理管理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慧玲;王爱爱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