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LISA法检测煎饼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

张元杰

关键词:ELISA, 煎饼类食品, 黄曲霉毒素
摘要:利用ELISA方法对临沂市5个县区的150份煎饼样本进行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结果在140份样本中检出了黄曲霉毒素,其中有21份样本含量超过20μg/kg,;在102份样本中检出了黄曲霉毒素B1,其中有26份超标;21份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样本属于小麦、大麦、其他谷物、小麦粉、麦片、其他去壳谷物类型,这为临沂市煎饼类食品的选材敲响了警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48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结果表明患者Harris 评分(90.8±1.9)分,疗效优良率为91.7%?随访期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3±1.1)周?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对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生;林峰;魏均强;胡文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同期手术,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8%,根据结果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2±3.31)d,对照组为(20.5±4.58)d,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晓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探究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就诊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神经症状采用NIHSS量表评分统计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后溶栓效果显著,可缓解神经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侯东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每组71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49%,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4.97±10.43)h,住院时间为(9.38±2.1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2.49±12.53)h和(14.29±3.6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夏亚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配合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舒适度、生活质量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为理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慢性肾病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行空腹静脉血采集,观察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肌酐等指标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甘油三脂、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糖和胆固醇等指标检测后,慢性肾病患者的各个时期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在CKD1~5期患者中,高Hcy血症发病率会随CKD分期的增高而增加.结论:患者的肾功能下降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增高,特别是慢性肾病2期患者,对其进行血Hcy水平检测能有效对其疑似心脑血管病症进行早期诊断,为后期治疗提供基础.

    作者:张保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实际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选择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对治疗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较佳,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平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胞磷胆碱治疗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采用胞磷胆碱治疗的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MoC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治疗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海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慢性精神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开放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在入组前和入组后6个月,对比两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且开放组改善程度优于封闭组(P<0.01).结论:与封闭式管理相对比,开放式管理更加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精神病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苏美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选择的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及分娩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满意程度分为对照组(血糖控制不满意)与实验组(血糖控制满意),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1.57%、74.51%,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龄大于37周小于40周的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胎龄小于37周及大于40周的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顺产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剖腹产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给予有效控制有利于新生儿生存质量的提升,分娩佳时机为37—40周.

    作者:姑丽巴合尔·玉苏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受孕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受孕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佳,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孝珍;范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代谢综合征在预测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对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冠脉病变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对照组(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和观察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收集所有入选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其冠脉病变程度.结果:1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64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观察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相比,观察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脉主干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比未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更严重,因此代谢综合征作为冠心病冠脉病变指标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孔祥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士共情能力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护士共情能力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分别纳入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方式进行护患沟通,观察组运用护士共情能力进行护患沟通.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总满意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当中,应用护士共情能力进行护患沟通,能够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爱玲;刘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9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运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大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组,剔除肌瘤个数多于腹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相当,术中、术后情况较好,但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剔除肌瘤个数方面,前者更具有优势,应临床患者的适应症及术者操作经验,选择适合的术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共计8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比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文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8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名,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心室率及转复为窦性心律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地兰,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应急状态,争取抢救时间,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司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胸外重症手术患者100例:A组(n=50)实行全面护理,B组(n=50)实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干预后的PCO 2、PO 2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选择全面护理模式对胸外重症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促进其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川芎茶调散合羌活胜湿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川芎茶调散合羌活胜湿汤对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病患各31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川芎茶调散和羌活胜湿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55%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0.97%(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予以川芎茶调散和羌活胜湿汤治疗具有显著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剖腹产手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对剖腹产手术中出血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妇产科进行剖腹产手术,并且在手术中出现出血状况的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出血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出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这50例剖腹产产妇出现出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宫颈乏力、凝血障碍、子宫肌瘤、伤口撕裂、胎盘等因素造成,对产妇进行预防出血防治措施之后,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产妇出血的情况与进行预防措施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腹产手术出血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之后,医护人员在产妇生产之前和之后都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手术的出血率,提高生产质量.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2016年3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基础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二次出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二次出血率、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