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洁
目的:探究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参照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胺酸能够显著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阴道炎的门诊患者132例,将这132例患者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照料,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方式.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等相关信息.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48%,高于对照组的89.39%.且观察组的患者当中有84.85%的患者接受行为良好,而对照组接受行为良好的患者仅占56.06%.对这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也显示出观察组情况更加优良.对照组复发率为10.61%,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52%.结论:对妇科阴道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对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郭庆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发现,85例患者中,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4例(4.71%),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6例(7.06%),术后心绞痛5例(5.88%),梗死部位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无明显相关性.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95.29%,术后3年生存率为94.12%.结论: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且预后佳,但难以阻止病情的进展,故临床上要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进一步改善预后,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庭家;周阳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8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名,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心室率及转复为窦性心律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地兰,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应急状态,争取抢救时间,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司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6年3月-2017年12月的79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分组方式为不同的时间窗溶栓,治疗组为发病至给药时间<3h,对照组则为3-4.5h,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纳维雅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而尽早治疗的效果更好,尽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脑卒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将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别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优,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姜学军;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改革的深入,提出在分级诊疗制度下发展区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的理念.主要包括两方面:扩大重症医学科规模及强化学科建设、建立重症医学三级联盟.本文分析了目前阻碍重症医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作者:姚泓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患者(冠心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1例,分别采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以及氯吡格雷(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别为95.12%(观察组)、92.68%(对照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8%(观察组)、19.51%(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但氯吡格雷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石凤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预防泌尿外科留置患者尿管感染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留置尿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尿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预防泌尿外科留置患者尿管感染的价值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尿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具有临床护理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硬核白内障治疗的5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的检测中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好于采用超声乳化手术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手术在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快地改善治理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秦雪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同期手术,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8%,根据结果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2±3.31)d,对照组为(20.5±4.58)d,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晓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康复效果及致残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FMA评分、BM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娄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对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冠脉病变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对照组(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和观察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收集所有入选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其冠脉病变程度.结果:1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64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观察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相比,观察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脉主干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比未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更严重,因此代谢综合征作为冠心病冠脉病变指标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孔祥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消化科诊治的135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组,A组(n=45,用雷贝拉唑治疗)、B组(n=45,用奥美拉唑治疗)、C组(n=45,用泮托拉唑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为95.56%,B组为93.33,C组为91.12%,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B组为2.22%,C组为4.44%,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临床上可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作者: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了提升农村中生活类饮用水源卫生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及时了解水质及经水传播疾病的动态变化,积累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保证供水水质卫生安全,促进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长期有效运转,金坛区疾控对于各大农村予以了饮用水相应的卫生检测,并总结结果如下[1].
作者:杨亮;戴伟;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就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对比.方法:选取88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n=44)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参照组(n=44)采用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实验组的血β-HCG恢复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组间比较无差异,组间比较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月经恢复时间均快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B 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可获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效果,但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卢继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乳房按摩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应用乳房按摩及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始动时间及乳房胀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乳房按摩及产后康复治疗仪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提早开始泌乳的时间,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
作者:庄新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前纵膈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特点和C肽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前纵隔病变患者进行分析,所有对象都进行CT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中,恶性病变的有5例,良性病变的有31例.所有患者经过CT诊断有30例表现为良性病变,而恶性病变显示有4例,准确率是94.4%.其中误诊率是5.5%,漏诊率是0.有2例属于假阴性,敏感性是80.0%,特异性是96.7%.结论:选择CT检验对不同前纵隔病变患者,可以明确显示病灶,而且临场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非常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雪涛;周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及分娩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满意程度分为对照组(血糖控制不满意)与实验组(血糖控制满意),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1.57%、74.51%,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龄大于37周小于40周的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胎龄小于37周及大于40周的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顺产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剖腹产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给予有效控制有利于新生儿生存质量的提升,分娩佳时机为37—40周.
作者:姑丽巴合尔·玉苏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对卫生体制改革的认知、态度和效果感知以及总体评价,得出的结论为:卫生体制改革为医务工作者自身发展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突显了医疗价值和改善了医疗环境,多数的医务工作者对医改呈现积极支持的态度.
作者:邓婷;李京连;冯雅笛;任幸;杨芳宇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