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王科峰

关键词:结直肠癌, 肠瘘, 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2007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0例结直肠癌术后肠瘘治疗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100.00%较参照组患者的80.00%高(X2=4.44,P<0.05).结论:以常规的保守治疗为基础,酌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法对比研究及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法(传统巴氏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法)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前来体检的400例妇女,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S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法,200例)与V组(应用液基细胞学法,20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宫颈癌筛查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诊断检出率等参数指标.结果:(1)S组真阳性例数为120例、假阳性例数为80例、真阴性例数为60例、假阴例数为140例,特异度为42.85%、灵敏度为46.15%,V组真阳性例数为168例、假阳性例数为32例、真阴性例数为100例、假阴例数为100例,特异度为75.76%、灵敏度为62.69%,V组特异度、灵敏度显著高于S组(P<0.05);(2)S组正确诊断例数为150例,正确诊断率为75.00%,V组正确诊断例数为182例,正确诊断率为91.00%,S组正确诊断率显著低于V组(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法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中正确诊断率显著高于传统巴氏涂片法.

    作者:张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加强高龄产妇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产妇的妊娠现状,并探索加强孕期管理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2016-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孕妇共1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年龄分组,年龄35岁以下的纳入适龄组(n=782),年龄在35岁以上者纳入高龄组(n=398).分析适龄组与高龄组在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新生儿情况.高龄组样本纳入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06)在应用传统的常规妊娠产检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加强性孕期管理护理,对照组(n=192)仅给予传统的妊娠产检.进一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高龄孕产妇和胎儿情况.结果: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前置胎盘等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龄组和高龄组新生儿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孕妇管理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Apgar评分有一定升高趋势.结论: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显著增多,而通过加强孕产妇管理孕期管理可以减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李德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内科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76例心内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为心内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6例心内科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观察其发病情况,临床情况,并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8例.对照组采用了常规药物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采用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心内科心绞痛的治疗率是92.8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3.81%,这种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心内科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且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治疗方式是可以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王亚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观察老年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术后引发尿潴留的相关因素.方法:回归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采取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治疗的240例骨科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引发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尿潴留者52例(21.7%);单因素分析发现,尿潴留患者年龄、麻醉前尿液排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以及术后镇痛率等与尿潴留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在2h及其以上、麻醉药量超过11.25mg、术中补液量超过1500ml以及术后镇痛等均是引发术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麻醉前尿液排泄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以及控制补液量有助于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用于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ICU病房住院治疗的75例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TPO组)和对照组.观察第1-7天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出血情况,血制品输注情况,凝血功能,肝、肾功能,ICU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7天,TPO组血小板计数(?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TPO组用药后血小板恢复≥100?109/L,所用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PO组血小板等血制品输注量[血小板(2.07±1.84)U,新鲜冰冻血浆(235.97±80.52)ml,浓缩红细胞(2.75±1.07)U]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小板(3.32±1.22)U,新鲜冰冻血浆(309.53±66.78)ml,浓缩红细(3.66±0.96)U];两组凝血功能对比,rhTPO组凝血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tTPO能够明显升高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等血制品的数量,同时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冯颂乔;顾金萍;于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在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在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4月份影像学进行学习的学生84名分成两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观察组学生实施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比较两组分数.结果:观察组学生评分为(93.19±3.29),较比对照组(85.25±2.16)的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在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利于学生对临床实际操作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与新技术接轨,更利于临床实际工作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修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赤壁市2017年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赤壁市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方法:此次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随机抽查全市14个乡镇70个行政村2岁组和7岁组儿童共计588名适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分疫苗、分剂次进行接种率统计,全市14个乡镇中疫苗22剂次接种率均≥90%.加强免疫接种率低于基础免疫接种率.结论:通过免疫规划专项整治活动,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已全部达到90%以上,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中白破和流脑A+C第二剂未达到90%以上.

    作者:方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刀闭合松解术与传统牵引、针灸治疗颈椎病198例疗效观察

    小针刀闭合松解与传统牵引、针灸治疗颈椎病198例.其中小针刀治疗组105例,在颈椎安全区手法寻找阳性反应点,根据病情、症状有选择性的进行拨离、松解治疗.传统牵引、针灸治疗组93例,采用牡丹江产ZQ—4型颈椎牵引器作颈椎牵引,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综合治疗.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见正文.

    作者:李宗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血脂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我院高血脂患者84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比较对照组患者83.3%,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高血脂患者中,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丝衣霉菌所致葡萄罐头腐败及防止对策研究

    目的:查找葡萄罐头腐败变质原因并提出防止对策.方法:采用商业无菌实验、霉菌检验、罐头复原实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洗消车间、灌装车间检测表明,霉菌污染严重.从腐败变质葡萄罐头中检出丝衣霉菌.结论:丝衣霉菌能在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生长,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强烈破坏果胶质的作用,使葡萄罐头中的果实软化和解体,结果导致了该批次葡萄罐头腐败变质现象.对引起罐藏食品腐败特征进行了检测,并且提出防止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和措施,为控制微生物引起的罐藏食品腐败变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波;陈昌兰;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一次性使用吸引器连接管在儿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传统吸痰法与橄榄头连接负压管在清除鼻腔分泌物方面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儿童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患儿28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140例)和实验组:采用橄榄头连接负压管(140例).比较后两组患儿的吸痰效果及气道粘膜损伤情况.结果 :采用一次性使用吸引器连接管的实验组吸痰效果更明显,其有效率达92.42%,与对照组x值为18.796,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的气道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实验组140例患儿只有一例发现痰中带血,而在对照组中观察到10例患儿出现痰中带血.经过统计学分析,x值=6.056,P值=0.0138,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橄榄头连接负压管在清除儿童鼻腔分泌物方面比传统吸痰法具有吸痰效果好气道黏膜损伤少等显著的优势.

    作者:詹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手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主要对集束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手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于2015年7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共8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常规组40例.对实验组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都得到有效的降低,但实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集束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改善疗效,应该进行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周玲玲;芮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产妇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的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比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术后予以舒适护理效果肯定,显著缩短了产妇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其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但元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的行为管理及失衡综合征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在规范血液透析行为管理以及预防出现失衡综合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09月收治的104例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期间配合基础护理;观察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期间配合护理干预;对行为管理效果以及出现失衡综合症的概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行为管理效果同对照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比较,凸显极为显著的优势(P<0.05);观察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出现失衡综合症的概率同对照组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比较,降低程度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长时间透析治疗患者,护理干预的充分实施,对于相关的医疗可控因素可以加以成功改善,对于患者主观因素可以保证获得显著提高,显著降低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概率,终获得显著的预防效果.

    作者:于云霞;王珍红;李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2007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0例结直肠癌术后肠瘘治疗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100.00%较参照组患者的80.00%高(X2=4.44,P<0.05).结论:以常规的保守治疗为基础,酌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科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将两组3日内高热缓解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3日内高热缓解率为9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33%,X2=8.459,P=0.004.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针对性护理能够迅速降低患儿体温,减少对患儿机体的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景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对其足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观察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跟骨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30例):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在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配合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终就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合理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完成跟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改善可以加以双重促进,从而使得跟骨骨折患者的预后能力与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毛卫红;吴进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8月~2017年6月用双层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5例患者.其中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症、习惯性便秘和心血管疾病者占11例(23%).结果:本组无死亡,切口无感染,均为Ⅰ期愈合.术后5~7天出院.随访1~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随访率95%,无一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操作简单,分离解剖少损伤轻,疝环充填物设计合理,无张力缝合,具有复发率低、适应证宽、术后修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由俊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4月26日到2017年4月25日本血站6788名无偿献血者,对全部献血者的ALT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6788名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为4%;男女不合格分别占5.76%、1.06%;年龄18-24岁不合格占1.79%,25-34岁占1.68%,35-44岁占7.77%,45-54岁占1.72%;BMI正常不合格占0.20%,超重占2.83%,肥胖占14.70%.结论:无偿献血者BMI、性别、年龄是血液初筛ALT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为保证献血质量,献血前应该做好健康咨询,讲解献血注意事项.

    作者:庄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106例孕妇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5例)行孕期健康教育,对比2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教育掌握度为90.91%优于对照组的74.51%(P<0.05);且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83.64%更高还有剖宫产发生率16.36%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75%和37.25%(P<0.05).结论:于妇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