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探讨

杨成菊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瘢痕妊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1例为常规组,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另3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期间,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施以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与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对照组好,且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总时间也均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上呼吸道感染复发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施以利巴韦林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戴丰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的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清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组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胃溃疡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模式护理;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各8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采取高频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在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个性化模式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在治疗期间患者的并发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作者:林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流感防控管理在预防院内流感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流感防控管理在预防院内流感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20例流感患者资料加以探究,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卫生管理,实验组予流感防控管理,比对2组病原学检测结果及院内流感发生率.结果:病毒学检测阳性患者体温、疲劳、咳嗽发生率(27.77%、27.77%、33.33%)均高于阴性患者(7.84%、7.84%、9.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医院实施流感防控管理可有效减少院内流感的发生,可被推广、应用.

    作者:朱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效果及预后评价

    目的:研究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使用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则采用一般的鼻胃管肠胃减压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显示为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与预后探究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与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年龄作为依据,分为≥55岁组、36-54岁组、≤35岁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5岁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4患者数量多于≥55岁组,孕激素受体阴性率者数量多于≥36-54岁组;三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对比,P>0.05;≤35岁组患者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低于≥55岁组、36-54岁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5岁组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5年局部复发风险高于≥55岁组与36-54岁组,5年远处转移风险高于≥55岁组,P<0.05.结论:≤35岁组进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远处转移风险发生率与局部复发率,5年死亡并不会增加,可以接受保乳手术治疗.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身与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身与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药敏实验、血细菌培养实验和脑脊液培养实验,给予患者全身及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和患者治愈时间.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1例痊愈,治愈率为91.67%,有1例患者由于年龄大,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患者治愈时间为(12.53±1.15)d.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给予全身与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效果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国然;胡秀玉;赵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眼内容摘除患者89例临床分析

    目的:从发病原因、处理方式等方面探讨预防眼内容摘除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对我院眼科89例眼内容摘除患者从年龄分布、发病危险因素、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是近年来造成眼内容摘除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眼内感染.结论:做好自我防护及外伤后及时有效的处理是争取保留眼球的关键.若需进行眼内容摘除,恰当的术式及合适的义眼台植入时机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提升美观有极大帮助.

    作者:张明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时间超过120min的90个手术间次,随机分为甲组(层流组)、乙组(等离子空气消毒器组)、丙组(紫外线组),比较3组的空气菌落数.结果:消毒后60min,甲、乙、丙组的空气菌落数与消毒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120min,丙组已超标,与甲组、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对空气自然菌具有明显消毒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斌;宁群;庞秀清;杨东霞;罗善珍;彭博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抽取单双数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5).观察组采取垂体后叶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7%、40%,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能减少出血量,在短时间内实现止血的目的,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秦开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术中低体温护理措施在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中的保温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低体温护理措施对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中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45例,根据术中实施的低体温护理措施分为三组.身体包裹组采用布敷料包裹患者的双上肢,双大腿中下1/3至足部,并以棉垫覆盖肩颈部;保温毯组将电热毯温度设定为38.5℃,铺于患者四肢及躯干下;对照组为常温术中保温护理.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后及手术结束时的肛温.结果:麻醉后三组患者肛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保温毯组患者肛温(37.31±0.40)高于身体包裹组(36.76±0.74),同时高于对照组(36.02±0.57)(P<0.05),结论:保温毯和身体包裹两种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措施,均可发挥一定维持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肛温的功效,但保温毯效果佳,并可发挥一定的升温效果.

    作者:于淑霞;张新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内镜下全层切除术,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护理方式,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式,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6.67%(29例),高于对照组的73.33%(22例)(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平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优良率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理诊断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新认识

    目的: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1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实施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在病理诊断完成后,可发现所有患者的甲状腺病灶有较强侵蚀性,是通过数种细胞混合而成.有6例患者细胞呈现梭形和席纹状排列,在整个细胞群中较占优势.另有1例患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病理学诊断后可发现肉瘤形态,在临床诊断时需结合免疫组化诊断结果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取得较好诊断效果.

    作者:林怡;王晓杰;董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后,其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室时的血压、血氧饱和度评分以及麻醉恢复总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AD、NE、CRP等术后应激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全麻手术患者展开保温护理干预,可减少其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围术期并发症,防止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情况,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宋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分析

    目的:探究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科学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93.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谢东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策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

    本文首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策略,旨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健康教育策略能够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者:严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进行喉罩全麻通气.结果:插管后,常规组的DBP、SBP以及H R指标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拔管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通气正常.拔管后,观察组的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18%(P<0.05).结论:小儿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更为适宜,此方法安全性高,与气管插管相对比,患者的苏醒时间更短而且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作者:孙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间在我院外科就诊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对研究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对两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刘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乙肝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中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中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记录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状况以及其治疗依从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42(84.00%),而对照组为31(62.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不依从治疗患者,而对照组中出现10例不依从治疗,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为实验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优秀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荆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