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丽娜;许锬;蔡群;茹炯
目的:评估急诊休克患者容量治疗中深静脉穿刺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3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急诊休克患者共6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并经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浅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予以深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无创血压好转率、尿量好转率分别为93.33%(28/30)、90.00%(27/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休克患者容量治疗期间实施深静脉穿刺较浅静脉穿刺疗效更为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补液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支持.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后,其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室时的血压、血氧饱和度评分以及麻醉恢复总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AD、NE、CRP等术后应激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全麻手术患者展开保温护理干预,可减少其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围术期并发症,防止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情况,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宋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采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中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完成治疗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较好.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手段,有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燕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效果及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的血液透析患者500例,抽取其中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参照组实施普通肝素钙抗凝,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血脂浓度改善情况展开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理想,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试验组4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加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韩金利;才洪良;邱玉艳;蒋晶超;孙雪丹;许文慧;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本院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从而将两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效果,实验组不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各方面的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完手术之后,进行有效的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其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结肠直肠癌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治疗结肠直肠癌的80例患者,按照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快速康复护理40例患者为研究组.结果:下床、肛门排气排便、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率而言,研究组均要早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病患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其快速康复,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凡霞;厉飞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产程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产程时间6.10±0.95小时、住院时间4.25±0.45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疗效显著.
作者:董书芳;丁兆莉;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讨论难治性宫颈炎采用宫颈LEEP术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9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其中对照组患者仅仅使用LEEP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联合术后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LEEP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效果较理想,能加速其恢复,同时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丰西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对早期癫痫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早期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和和联合组,给予单一组患者单一药物卡马西平治疗,给予联合组患者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对早期癫痫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崔山龙;郭常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调研优质护理运用到施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来本院医治的肿瘤化疗患者98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49例施以优质护理,对照组49例施以常规有关的护理,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指出了,试验组通过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优质护理运用到施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患者内具备极优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马丽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中心就诊及治疗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两组均实施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控制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服务满意度、初治2个月效果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结核防控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
作者:任万利;任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共有68例研究对象接受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指标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对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工作当中,有效的运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有效的对该症状进行预测,是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作者:段爱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1日-2017年8月20日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治疗过程中实施西医常规护理的患者为西医护理组,100例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的患者为中医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糖脂代谢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糖脂代谢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中医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糖脂代谢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明显优于西医护理组护理后的指标(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潘秋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内镜下全层切除术,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护理方式,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式,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6.67%(29例),高于对照组的73.33%(22例)(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平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优良率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探究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6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0.9%,高于对照组(69.6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高于对照组(66.66%),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冬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对县级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1型及A2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导针,A3型者遵循旋转髓内钉方向顺利置入,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性扩髓成功.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会对患者机体构成较大创伤,可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岳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寻治疗产后缺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9例产后缺乳患者均用耳穴+点刺放血+针刺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8.5%,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5天.结论:耳穴+点刺放血+针刺综合治疗是较佳的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作用与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笔者从事神经介入以来期间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抽取3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内减压手术治疗)与观察组(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脑组织细胞因子表达量、GOS评分、并发症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表达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GOS评分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介入栓塞术临床效果与MMP-9相关性不强,与VEGF、TFN-α、IL-6相关性较强.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能够使免疫因子表达降低,并与VEGF、TFN-α、IL-6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戴桂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当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9d、30d、60d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前房角度数、前房深度.
作者:穆爱君;宋长广;姜艳华;庄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