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杨燕红

关键词:肝硬化, 心理护理, 护理方式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中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完成治疗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较好.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手段,有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

    目的:探究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对精神分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的80名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单独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利培酮药物治疗结合改良电抽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患者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丽娟;慈明塔;李明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1-2015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制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1-2015年无锡市的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监测的资料.结果: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普通病例病原构成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ox A16)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结论:为控制疫情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工作,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来降低该病发病率,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卞丽娜;许锬;蔡群;茹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救治的48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王秋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戊酸雌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联合宫腔镜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12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宫腔镜手术,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实验组的93.33%;对照组患者的自然流产人数多于实验组,而分娩人数少于实验组,实验组更具优势;而且实验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要优于对照组,综合比较后实验组优势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宫腔镜对于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子宫内膜,达到良好的受孕状态,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利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收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她们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急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传统护理相比,采取急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荐.

    作者:刘俊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休克患者容量治疗中深静脉穿刺的作用

    目的:评估急诊休克患者容量治疗中深静脉穿刺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3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急诊休克患者共6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并经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浅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予以深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无创血压好转率、尿量好转率分别为93.33%(28/30)、90.00%(27/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休克患者容量治疗期间实施深静脉穿刺较浅静脉穿刺疗效更为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补液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支持.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急诊科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诊科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及简单沟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急诊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急诊科患者的情绪应激反应,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曲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原理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根据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率较高,其并发症比较少,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个性化规范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个性化规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接诊收治的7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规范护理,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状况、疼痛评分及焦虑心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都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较术后1天、3天时的疼痛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研究组术后SA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降低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规范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显著.

    作者:刘萍;刘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组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胃溃疡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饭后血糖以及妊娠情况进行相互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方面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深层研究价值.

    作者:钟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乙肝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中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中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记录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状况以及其治疗依从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42(84.00%),而对照组为31(62.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不依从治疗患者,而对照组中出现10例不依从治疗,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为实验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优秀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荆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究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138例.给予患者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治疗方式,记录这138例患者的治疗有关数据,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身体相关情况.得到患者的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目测类比评分、等等有关数据,分析以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对患者治疗后1w及3个月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等数据进行观察,显示出它们的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0.7%(1/138),证明了这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结论 :采用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式的确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相关病症,并有效地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骨折的再发率,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此种方式治疗患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摆脱疾病的威胁.

    作者:于时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实施护士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的效果体会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士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临床工作人员分为组长、护士、辅助等三个层级,由组长负责实施排班与分层管理.结果:三个月后,科室护理质量相比实施前得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也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护士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后,患者与医护工作人员均达到满意的状态.

    作者:辛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结肠直肠癌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结肠直肠癌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治疗结肠直肠癌的80例患者,按照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快速康复护理40例患者为研究组.结果:下床、肛门排气排便、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率而言,研究组均要早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病患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其快速康复,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凡霞;厉飞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理诊断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新认识

    目的: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1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实施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在病理诊断完成后,可发现所有患者的甲状腺病灶有较强侵蚀性,是通过数种细胞混合而成.有6例患者细胞呈现梭形和席纹状排列,在整个细胞群中较占优势.另有1例患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病理学诊断后可发现肉瘤形态,在临床诊断时需结合免疫组化诊断结果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取得较好诊断效果.

    作者:林怡;王晓杰;董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进行喉罩全麻通气.结果:插管后,常规组的DBP、SBP以及H R指标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拔管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通气正常.拔管后,观察组的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18%(P<0.05).结论:小儿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更为适宜,此方法安全性高,与气管插管相对比,患者的苏醒时间更短而且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作者:孙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的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清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探究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6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0.9%,高于对照组(69.6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高于对照组(66.66%),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冬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情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加强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加强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质量个管理,对比两组干预护理效果.结果:加强组与常规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0.00%和3.08%;且加强组各项管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