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成像技术在三叉神经痛诊断治疗中应用分析

姜金萍;檀丽媛;魏加宝

关键词:MRI成像, 三叉神经痛, 诊断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MRI成像技术在三叉神经痛诊断治疗中应用.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来院后接受T1-VIBE和T2SPC两种序列的核磁共振扫描方法检查三叉神经,分析MRI成像提示的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患者临床表现间联系,总结MRI成像技术应用于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统计参与研究的患者临床症状与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情况间的关联,90例患者有痛感侧MRI提示血管压迫或者接触93.33%,MRI提示未发生血管压迫或者未发生接触6.67%,而无痛感侧MRI提示血管压迫或者接触5.56%,MRI提示未发生血管压迫或者未发生接触94.44%,两侧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采用MRI成像可以显示血管压迫和接触程度,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小儿肺炎的患儿中选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21%)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护理,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缩短住院时间,对患儿尽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罗明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117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膝关节优良率(98.31%)明显比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87.93)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护理中具有明显效果,可使疼痛有所缓解,促进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姜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着重于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的不良反应和临床有效性.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实验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呕吐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体重增加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35%,但实验组失眠率与头痛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的疗效,但前者容易引起头痛与失眠,后者容易引起体重增加,建议临床谨慎用药.

    作者:刘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疾病使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78例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40例患者接受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有38例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37例幽门杆菌阴性患者,占总数的92.5%,有3例幽门杆菌阳性患者,占7.5%,幽门杆菌根除率为92.5%;对照组有27例幽门杆菌阴性患者,占71.1%,有11例幽门杆菌阳性者,占28.9%,对照组幽门杆菌根除率为71.1%,观察组的幽门杆菌清除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有36例溃疡愈合,占90%,2例有效,占5%,有效率是95%;对照组有26例愈合,占68.4%,4例有效,占10.5%,8例无效,占21.1%,对照组有效率是78.9%,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使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突出,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玉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庄河市2012年洪涝灾害的预防控制措施评估报告

    通过对2012年庄河市洪涝灾害的现场调查,明确受影响的人群健康状况,了解灾情及对庄河地区的影响.运用横断面和回顾性研究对已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从而确定优先的干预措施,为以后洪涝灾害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汤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指导的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运用饮食指导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10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饮食指导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稳定率为92.43%、顺产率为67.51%、产后出血1例、巨大儿1例、早产0例、产褥感染0例、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稳定率为72.15%、顺产率为48.36%、产后出血4例、巨大儿3例、早产3例、产褥感染4例、新生儿窒息2例,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指导,对其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作用明显,能够大幅度提高其自我控制意识,显著改善患者妊娠期及产后身体状况,保障母儿安全健康.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患儿黄疸医治成果和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医治的100名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50名人员实行常规护理,另外50名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比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对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采用护理干预办法抑制黄疸,能够提升病人医治效果,降低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意义所在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泌尿系解释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高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初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在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大肠癌肿瘤患者中选取44例作为观察组,之后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就诊的无肠道疾病患者中选取44例为对照组针对2组患者进行ELISA方法检测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具有一定的意义,能够通过水平数值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田颖;牛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行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65例,比较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5%,对照组患者为96.9%,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江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C类课程开发研究?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根据医院检验科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等行业工作流程提炼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开发深度院校合作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性课程(C类课程).

    作者:江凌静;黄萱;倪文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

    目前,网络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大学生能通过网络实现知识的获取和信息的交流,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学习途径,还能丰富学习资源.但是,网络的沉迷也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严重形成了网络心理问题.因此,本文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仝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神经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EN)组)、观察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对2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 w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和免疫指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EN)组在入院1 w后血清蛋白水平与入院前相比较都有所降低,其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降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在入院1w后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入院时相比较都有升高情况,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在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上比EN组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在接受治疗后TLC明显升高,较EN组有明显提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时间内(1w)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会导致血清蛋白下降、营养不良.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能对神经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指标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非常理想,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了疾病症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亚低温疗法用于急诊心脏骤停复苏后优化治疗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亚低温疗法用于急诊心脏骤停复苏后优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头部降温法,实验组患者予以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IH-TT时间,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CPC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予以亚低温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降温技术,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李桂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0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体会分析

    目的:探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2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26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手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的治疗效果为100.0%;患者手术的时间为40到8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6.58±3.46)min;全部患者中,有4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股沟疼痛,6例患者阴囊积液,尿潴留患者5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7%(15/260),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0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75±2.43)天.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地以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郭先锋;王淑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索茶碱治疗86例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式,实验组对患者使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对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9.7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索茶碱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李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分析

    目的:构建内科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内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采用人性化和循证护理学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有效性.

    作者:李继红;魏长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