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分析

李继红;魏长春

关键词:内科临床, 护理路径, 构建与实施, 循证护理学
摘要:目的:构建内科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内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采用人性化和循证护理学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有效性.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学龄期儿童补充锌剂和叶酸,对促进食欲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学龄期儿童补充锌剂和叶酸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以厌食、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的患儿148例,每入选1例患儿,便采用抽签法分组,抽到1号签70例纳入对照组,抽到2号签78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充锌剂、叶酸,持续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厌食/食欲不振、易疲乏、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睡眠不安、面部花斑、地图舌、头发枯黄、夜间磨牙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厌食/食欲不振、易疲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安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厌食/食欲不振、易疲乏、记忆力减退、面部花斑、地图舌、头发枯黄、夜间磨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6%(2/78),低于对照组20.0%(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体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补充锌剂和叶酸可改善食欲,减轻症状.

    作者:刘晓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儿8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常规保暖、呼吸道护理,对出现低氧血症的患儿使用氧疗,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的外科护理

    目的: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以老年患者自身特点以及老年疾病特点为基础,分析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结果:加强老年患者的护理按压,可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整体疗效的提高作用显著.结论:在临床护理中更新服务理念,对护理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盛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究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互补性

    目的:研究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互补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TP、HIV、HCV、HBsAg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对其AL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与此同时,要采用核酸检测技术对乙肝病毒HIV RNA、HCV RNA、DNA进行六人份三项目联合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合格标本有80份,不合格标本20份.其中有1份标本为TP抗体不合格,1份为ALT不合格,所有标本中除去TP抗体、ALT不合格之外,其它标本中,有10例血清学检测有反应性,核酸检测无反应性,3例血清学为无反应性,核酸检测为有反应性,5例为血清学和核酸检测同时为有反应性.ELISA联合核酸检测单试剂阳性1例,双试剂阴性3例.结论:核酸检测能够将输血疾病传播率有效降低,但是也有可能漏检,不能够对血清血检测进行完全替代,为了将检测准确率提高,要联合应用以上两种方式.

    作者:李群娟;李国华;王瑞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实施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8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86%,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7.86%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髋臼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及保守治疗,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臼骨折的患者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再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取得显著的长期疗效,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生活质量好,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管林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与山莨菪碱、甲硝唑治疗慢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与山莨菪碱、甲硝唑治疗慢性肠炎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病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设置患者数量为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联合山莨菪碱肌内注射,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口服甲硝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以及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分别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而观察组为95.56%,相关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距显著(P<0.05).用药6个月后复发率对比发现,观察组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相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肠炎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甲硝唑片与山莨菪碱效果显著,同时降低患者用药6个月后病情复发率.

    作者:刘建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麻醉护士在麻醉早期准备和术后镇痛中的干预作用

    目的:分析麻醉护士在麻醉早期准备和术后镇痛中的干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麻醉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麻醉护士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患者以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通过麻醉护士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是(1.96±0.73)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是(2.21±0.57)分,在护理质量的对比上,实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实验组医生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手段相比,麻醉护士在麻醉早期准备过程中以及术后镇痛中实施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强化护理满意度,减小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永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的10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1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为(94.50%)高于对照组的(82.57%);实验组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95.41%)高于对照组患者(83.18%);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1.83%)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4.59%)也低于对照组的(11.21%)、(12.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还能降低差错率,大程度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价值显著.

    作者:袁晓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80名患者,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制度,而为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以及半年内随访复发例数都远远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则远远高于对照组,所有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路径能够让患者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邵明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治疗的患者的7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38例,实验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碎石钳碎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碎石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在临床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的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于洪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阴道松弛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玉门市医院妇科门诊近1年来收住的100名阴道松弛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名,一组为对照组:接受盆底康复仪治疗阴道松弛症.另一组为治疗组,接受盆底康复仪同时联合艾灸治疗阴道松弛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筛查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增长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降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且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产后松弛症效果显著,且艾灸简单亦操作,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涛;高淑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3例脑梗死的急性患者资料,分研究组(31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型护理,而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研究两组护理总效果.结果:研究组Barthel指数为(81.36±4.19)分比对照组(50.10±2.35)分高(P<0.05);研究组在护理总体情况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急性患者中可改善其肢体功能.

    作者:赵丙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阶段式健康教育对PLCC置管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阶段式健康教育对PLCC置管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PLCC置管化疗患者86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与研究组(阶段式健康教育),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各项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并发症4.7%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18.6%(P<0.05)结论:阶段式健康教育对PLCC置管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及并发症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包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疾病使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78例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40例患者接受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有38例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37例幽门杆菌阴性患者,占总数的92.5%,有3例幽门杆菌阳性患者,占7.5%,幽门杆菌根除率为92.5%;对照组有27例幽门杆菌阴性患者,占71.1%,有11例幽门杆菌阳性者,占28.9%,对照组幽门杆菌根除率为71.1%,观察组的幽门杆菌清除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有36例溃疡愈合,占90%,2例有效,占5%,有效率是95%;对照组有26例愈合,占68.4%,4例有效,占10.5%,8例无效,占21.1%,对照组有效率是78.9%,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疗幽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使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突出,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均39例.常规组给予坦索罗辛治疗,研究组给予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优(94.87%VS 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廖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亚低温疗法用于急诊心脏骤停复苏后优化治疗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亚低温疗法用于急诊心脏骤停复苏后优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头部降温法,实验组患者予以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IH-TT时间,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CPC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予以亚低温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降温技术,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李桂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波依定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对比分析探述

    目的:分析在患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硝苯地平及波依定两种药物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全年收治的142例高血压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匀分为传统组与科学组,传统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治疗,科学组患者则接受波依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科学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得到更好控制,明显优于传统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更少,双方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波依定的治疗效果更好,此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曹嘉;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患者38例,并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行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行针灸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东;张凤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心病PCI术后近期胸痛原因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减轻或消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改善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但临床中,有不少患者成功实现了冠状动脉血管的血运重建后,近期仍有胸痛症状发生.现就我院2016.05-2017.05期间行PCI术145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胸痛,进行分析.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近期胸痛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过去1年145例PCI术患者近期发生胸痛情况.结果:术后发生胸痛18例,发生率12.4%,其中缺血性胸痛7例,占38.89%,非缺血性胸痛11例,占61.11%.结论:PCI术后胸痛原因较多,要及早分辨,积极干预.

    作者:赵春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