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博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小儿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进行护理方式的对比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者,入选的患者共7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不同方式对临床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胸片检查结果的改善上占有明显优势,即为97.37%,对照组则相对较低,为84.2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治疗上看,观察组在体温恢复、住院时间等方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效率更高.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对患儿的病情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可改善肺部感染问题,缩短治疗用时,能够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日常护理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30例,对其进行护理措施,并对患者注射疫苗.结果:通过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症状明显减缓,肺气肿现象明显减轻.结论:通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及预防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病情,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亚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次研究44例乳腺癌患者均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0%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3.6%,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晓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闭环式信息管理系统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实施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观察组,1200例),与2013年4月到2015年1月未实施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组患者(对照组,1000例),对比不同管理系统对输血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的红细胞总量、平均输注量、大输注量、小输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同适应症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可实现临床输血全程监控,明确输血适应症,节省血液资源,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的上报率和及时处理能力.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净化对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气、MAP以及HR无明显差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血气、MAP以及H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有机磷重度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崔玉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成立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研讨组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讨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通过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文书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实施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分析,主要是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情绪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临床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入选的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并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上看,虽然两组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效果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仅有1例,而对照组则有4例,这也会导致患者的护理结果差强人意.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和优化,能够分析病情、正确认识病情,并且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心理压力得到舒缓,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穆东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6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仅为6%,而对照组为23%,两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各项护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以我国通化市为例,分析生活饮用水水质.方法:参考我国相关标准采集通化市2017年水样,并对其进行送检分析.结果:水样检测共计261份,合格率为65.37%;对比二次供水、末梢水以及厂出水检测结果,合格率高为厂出水,合格率为97.83%;合格率低为二次供水,合格率为54.71%;数据比较,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通化市生活饮用水检测合格率高的为出厂水,其次为末梢水,合格率低的为二次供水,为了保证市民生活饮用水具有良好的安全卫生性,相关部门应通过强化管理优化水质.
作者:宋克蕾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本院外科手术收治的3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采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方法,对其病理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主要发生于胃(65.71%)、结肠(14.29%)、小肠(8.57%)、肠系膜、网膜(11.43%);经病理诊断发现梭形细胞为主型的有24例(68.57%)、以上皮细胞为主型的有7例(20.00%)、两种细胞混合型的有4例(11.43%);经免疫化检测,发现CD117阳性率为91.43%,CD34阳性率为74.29%,S-100蛋白阳性率为2.86%、SMA阳性率为11.43%.可见CD117、CD34均呈高表达,呈细胞质的弥漫强阳性.S-100蛋白、SMA则在一般情况下不表达,少数呈局灶弱阳性,所有病例均为desmin阴性表达.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采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方法,确诊依据为CD117、CD34呈高表达,S-100蛋白、SMA及desmin联合应用可帮助鉴别诊断.
作者:邬攀;刘汉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在骨科术后护理中,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我院实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分别应用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两组接受护理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术后护理中,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临床价值高,可起到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情况的作用.
作者:杨爱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延续性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8例: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4周、3个月、6个月后同一时间段Bathel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vs12%),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1%vs75%)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鞠远凤;张丽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共61例;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划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护理组(施以整体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护理后的QLQ-C30各维度评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生活的质量及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于爱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80名小儿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组使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过程当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完成之后的住院时间,以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对患者出院之后进行随访,同时定期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泌尿外科当中的疾病进行治疗,在临床当中的疗效较为突出,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冯勋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2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49,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作者:曲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采取炙甘草汤合猪苓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使用炙甘草汤合猪苓汤.观察腹水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水积分为(0.56±0.09)分,患者满意度为100.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采取炙甘草汤合猪苓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奉海;张建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8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43例采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90.69%(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温恢复、咳嗽消失以及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27±0.99)小时、(5.26±1.28)天、(4.28±1.38)天、,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明显低于对照组6.97%(P<0.05).结论:采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何红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乙肝患者肝纤维化采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生化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诊治的82例乙肝并肝纤维化患者(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3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进行肝生化检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PCⅢ、HA、IV-C和L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ST、ALT和AST/AK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生化指标可有效评估乙肝患者肝纤维化,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用信息.
作者:刘立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护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所参加药物临床实验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试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实验.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受试者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管理模式下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人数及受访者失败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药物临床实验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升受试者的护理满意度等.
作者:王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