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玲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水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297例水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150例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对照组14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疱疹结痂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水痘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加快症状改善,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vs12%),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1%vs75%)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鞠远凤;张丽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PIVAS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100例长期住院输液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传统的治疗室配置静脉药物,研究组50例使用PIVAS(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比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科室管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PIVAS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科室管理满意度,避免或减少输液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臧迪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共61例;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划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护理组(施以整体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护理后的QLQ-C30各维度评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生活的质量及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于爱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6.67%较对照组20.0%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93.33%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并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碧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该如何把现代药房和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管理制度相结合,已经成为了所有医疗从业者思考的问题.
作者:萧国学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利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之间收取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行肺炎治疗,如抗肺部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任何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上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以起到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谷秀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肿瘤切除的患者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方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恢复快、对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有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郑昌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讨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0例进行讨论,依据其早期干预方式分组,其中200例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对照组),另200例接受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乳量足量率93%高于对照组61.50%,中量率5%、少量率2%均低于对照组28%、10.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子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妇女早期可接受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在促进子宫复旧和乳汁分泌等方面作用突出,且操作简单.
作者:徐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药茯苓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使用中药茯苓治疗的患者144例,均在各自疾病各自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茯苓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分析中药茯苓的药理.结果: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头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感冒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结肠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7%,泌尿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中药茯苓的药理作用丰富,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在多种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均可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钟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闭环式信息管理系统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实施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观察组,1200例),与2013年4月到2015年1月未实施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组患者(对照组,1000例),对比不同管理系统对输血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的红细胞总量、平均输注量、大输注量、小输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同适应症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可实现临床输血全程监控,明确输血适应症,节省血液资源,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的上报率和及时处理能力.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大面积脑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病患122例,按照有无出血性转化分为转化组(n=49)和非转化组(n=73),对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大面积脑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22例病患中,有49例病患为大面积脑梗后出血转化,占比40.2%;而心房颤动、血糖水平、血压水平与大面积脑梗后出血转化有一定关联.结论:大面积脑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糖、心房颤动,而高血压是大面积脑梗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奇檀;钟盛武;高文蓝;钟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骨科2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择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某院骨科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168例患者,对所选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21例,使用率72.0%.其中118例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率97.5%.不合理用药类型:77例无指征用药,占65.3%;72例给药时机不适宜,占61%;58例用药疗程过长,占49.2%;28例药物选择不合理,占23.7%;27例单次给药剂量过大,占16.1%;2例术中无需追加而追加或需要追加而未追加,占2%.主要使用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他啶、五水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结论:在2种手术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应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作者:崔玉兰;王龙书;黄艺;饶智;杨忠利;宋爱丽;吴远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小儿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进行护理方式的对比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者,入选的患者共7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不同方式对临床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胸片检查结果的改善上占有明显优势,即为97.37%,对照组则相对较低,为84.2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治疗上看,观察组在体温恢复、住院时间等方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效率更高.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对患儿的病情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可改善肺部感染问题,缩短治疗用时,能够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将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术前胃镜活检进行对比.结果:统计显示,术前胃镜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吕爱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次研究44例实施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的收治时间均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54.5%,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更利于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湘宁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对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双腔单囊导尿管,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对两组产妇尿路感染发生率及产妇舒适度、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P<0.05);观察组产妇舒适度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及相应护理措施可预防剖宫产术后尿路感染,也能提高产妇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管华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舒适度和依从性的效果探讨.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AMI病人进行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成效.结果:经过观察,相对与常规的护理干预,增强了治疗依从性,进而明显加强了治疗效果,增强了护理满意度.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治疗依从性,增强临床成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使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郭明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本院外科手术收治的3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采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方法,对其病理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主要发生于胃(65.71%)、结肠(14.29%)、小肠(8.57%)、肠系膜、网膜(11.43%);经病理诊断发现梭形细胞为主型的有24例(68.57%)、以上皮细胞为主型的有7例(20.00%)、两种细胞混合型的有4例(11.43%);经免疫化检测,发现CD117阳性率为91.43%,CD34阳性率为74.29%,S-100蛋白阳性率为2.86%、SMA阳性率为11.43%.可见CD117、CD34均呈高表达,呈细胞质的弥漫强阳性.S-100蛋白、SMA则在一般情况下不表达,少数呈局灶弱阳性,所有病例均为desmin阴性表达.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采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方法,确诊依据为CD117、CD34呈高表达,S-100蛋白、SMA及desmin联合应用可帮助鉴别诊断.
作者:邬攀;刘汉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评价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脑出血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8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分成2组,每组平均为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取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肺部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13%,与对照组的17.19%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作者:王希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