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燕;马春柳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确诊为妊娠剧吐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02<0.01).结论 胞二磷胆碱对妊娠剧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单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达标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护患关系更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梁翠萍;张远娇;吕顺欢;欧洁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治疗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30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后的头晕、恶心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体力恢复正常时间,并与同期300例剖宫产常规用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头晕、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应用参麦注射液可以使剖宫产术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下床活动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前,术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体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将97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1例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日,同时辅以尼莫地平静滴及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神经保护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罗清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Bell)麻痹.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笔者运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忠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我门诊部自2008年7月~2009年6月,采用朱氏小针刀在病变腰椎间隙的棘间、侧隐窝、横突间韧带处松解,并配合手法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微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对神经的刺激.经对68例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宪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Magfit磁性附着体在少数余留牙的覆盖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3~2005年在口腔科门诊诊治的72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患者使用52副Magfit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对照组38例用传统卡环活动义齿修复.分别于义齿戴用1年、2年、3年及4年回访检查基牙及义齿使用情况,并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对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较满意(P<0.05),基牙情况稳定.结论 Magfit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中老年患者覆盖义齿的固位力,可提高义齿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何钢清;邓敏;潘超;骆维宁;邓如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用安慰剂,12周后观察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UAER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Cr、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韦华;蒙连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影响. 方法 将180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 组,60例)、开腹切除术组(OC 组,60例)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MC组,60例),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 d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检测IL-2、IL-6、TNF-α含量,并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结果 术后1、3 d三组血清IL-2含量显著降低(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2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2含量均显著高于OC、MC组(P<0.01).术后1、3 d三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6、TNF-α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6、TNF-α量均显著低于OC、MC组(P<0.01).LC组平均手术时间与OC组、M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C组与MC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短.结论 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可引起血清IL-6、TNF-α含量升高,血清IL-2降低.LC与OC及MC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轻微,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LC比OC及MC更适合于患者.
作者:许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产妇在产后1~7天进行康复按摩促进子宫复旧,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术后无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产妇各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每组各有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后产妇各25名.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外,在产后24小时后至产后7天内均进行每天1次的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的产妇产后只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恶露持续时间及晚期产后出血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产后康复按摩能促进子宫复旧,有效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利于产妇康复.
作者:李智敏;黄惠芳;何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五子衍宗丸联合雄激素治疗对弱精子症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 50例男性弱精子症患者,予五子衍宗丸联合小剂量雄激素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精液参数和性激素5项.结果 治疗后精子密度、a级精子、(a+b)级精子较治疗前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血清睾酮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 五子衍宗丸联合小剂量雄激素治疗可以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质量.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先兆流产的认知情况,评估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使护患关系更密切,患者获得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同时护理质量也得到提高.
作者:何丽敏;付爱明;邓忆红;林加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873例剖宫产产妇,对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进行分析.结果 头盆不称、胎儿臀位、妊娠合并症处于剖宫产原因的前三位.结论 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增高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需产科医师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余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可并发支气管肺炎,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有所提高,达20.17%,已经超过了肺炎链球菌[1].
作者:尹艮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疗纠纷是指因医疗因素导致的医患之间的纷争和矛盾冲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纠纷也日渐增多,如何减少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以及怎样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已成为众多管理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浅议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作者:李芳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每天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计算中医证候疗效评分、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随访1年观察病情复发情况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40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4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39.0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病例复发率较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作者:彭建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担负着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每天必须与各种污染物品、理化因素接触,成为职业暴露危险人群.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是确保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关键.
作者:陈剑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恢复良好55例,中残136例,重残69例,植物生存28例,死亡66例.GCS评分>9分者、出血量<60 ml者预后较好(P<0.05或<0.01);壳核出血和丘脑出血的病死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17.7%(34/192)和22.6%(30/133),预后相对较差.出血未破入脑室患者、早期手术患者(6小时内)、<70岁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P<0.05或<0.01).结论 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年龄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预后因素.
作者:杨焕松;朱新洪;胡继实;李艳春;张凤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分析123例血液病患者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的数量及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方法 对123例确诊为血液病患者及10例健康者抽取骨髓进行涂片,做形态学检查,计数1000个非红系细胞,计算出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的检出率.结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巨核细胞数高于正常组和其他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低于正常组(P<0.05);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病态巨核细胞数高于其他组(P<0.01);淋巴样小巨核细胞以MDS组多见,高于正常组和良性血液病组(P<0.01).结论 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分析在血液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血液的诊断指标.
作者:赵秋玲;欧阳春;岑千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4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为防治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提供借鉴.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的所有吸入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新生儿发病日龄24 h内入院的有135例(92.47%).有产科因素133例(91.09%),其中羊水污染71例(48.63%),脐带绕颈15例(10.27%),脐带打结4例(2.74%),胎儿宫内窘迫15例(10.27%),头盆不称3例(2.05%),胎膜早破28例(19.18%),妊高征21例(14.38%),产程异常38例(26.03%),胎盘钙化13例(8.90%),早产8例(5.48%),胎吸、产钳助产10例(6.85%).结论 新生儿肺炎的发病与产科因素关系密切,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显示口吐白沫、吐奶、呛咳、口周发绀等非特异症状,X线胸片有助诊断.其治疗重在预防,对出生时有产科因素的新生儿宜尽早转入儿科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杨文升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