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中
结肠损伤在腹部创伤外科中为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可采用一期或二期手术方式.文章从16例结肠损伤一期手术均获治愈的实践,总结了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的要求:①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在6小时内,腹腔污染轻,肠管炎症水肿轻;②病人全身情况好,年龄为青壮年,无多发且严重的合并伤及休克.同时,裂口大小在2cm内,裂口数目不超过2个,以及相应的肠系膜和血管弓无受损,则可行一期结肠修补术.
作者:刘凯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田东县各类生活饮用水共147份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合格率22.45%,大肠菌群合格率27.21%,游离余氯合格率23.13%,对采集和检测水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李少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肝癌具有肝外动脉供血(1~3),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76例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病例,重点探讨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理、供血规律及对其插管技术、介入治疗作简要讨论.材料与方法1.治疗对象本组76例肝癌病例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27~73岁.其中62例为原发性肝癌,14例为转移性肝癌,均因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而作介入治疗.2.动脉造影 76例肝外动脉供血的发现除依据常规的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外,对于位于肝右叶上部肿瘤还作右膈动脉、右肾动脉造影,对于肝左叶肿块作胃左动脉及左膈动脉造影,必要时作腹腔动脉造影.
作者:俞进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312例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醋酸盐或碳酸氢透析液行血液透析,每周1~3次,每次6小时,超滤脱水0.5kg,同时予以对症处理.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43例,40例透析后肾功能恢复,存活率93.1%;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经维持血透,尿毒症表现和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好转.老年组并发心脑血管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影响老年人血透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可见于无脑外伤的老年人,发病缓慢,其发作性头痛及意识改变与某些内科病相似较易误诊,我院内科几年收治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病人,先后以肺性脑病、散脑、高血压病收入内科.病例介绍例1,女,71岁.因反复咳嗽20余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慢性支氧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否认头部外伤史.经吸氧抗感染治疗热退,咳嗽及肺症状减轻.次日上午9时无诱因出现头痛并呕吐2次,对症治疗好转.
作者:赵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在心电监护下先给心律平70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注并开始观察疗效,如无效则采用静滴治疗.结果:90.32%的病例在10~~120分钟内转为窦性心律,9.68%病例出现副反应,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心律平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操作,适用于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急需大量输血、输液、临床急救者,以及需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心血管造影术者.但此操作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难度,易引起各种合并症如气胸、血胸、血肿、血栓等.笔者先后对我院100例病人进行了此操作术,兹总结以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100例中均为住院病人,多数为脑血管意外、晚期癌症、全身衰竭及营养不良者.全组病例中有54例处于意识障碍,有12例需行紧急抢救,收缩压在0~80mmHg(1mmHg=0.133kPa)者.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在56~88岁之间,平均年龄69.5岁.
作者:胡烈洪;叶映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运用西咪替丁,比较两组病例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7%(P<0.01).结论:运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江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文章报道提高病历质量的管理体会,认为要提高病历质量,首先要制定病历质量的标准和要求,通过质量教育,激发提高书写病历质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科室把好病历书写质量三关,做到个人自检,质控员检查指导,科主任作病历出科前总检.医院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比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认为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质量,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黄元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情况.方法:用仪器测定12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MCHC、RDW.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MCHC、RDW有明显变化.结论:MCV、MCH、MCHC、RDW变化与缺铁性贫血的参效相符,尤其以RDW升高更为敏感,可作为发现早期缺铁性贫血(IDA)筛选的简易指标.
作者:关文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头面部烧伤的疗效和价值.方法:按照湿润暴露疗法规范对51例头面部烧伤病员进行治疗.结果:全部自愈,不需植皮.46例上皮化愈合,5例留有少量软而薄的疤痕,不影响美容.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是一门独特的烧伤治疗技术,法简效著,应为头面部烧伤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方凯;倪益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对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82.5%,尤其对心衰后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和治疗房颤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确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孙飞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是目前国内外眼科专家的共识.为了降低复发率,专家们先后多次改进了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一直在寻求一种佳治疗方案.作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辅以射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7年~1999年共治疗翼状胬肉病人195例206眼,男108例115眼,女87例91眼,年龄23~74岁,平均41岁.原发性胬肉172例,复发性胬肉34眼,胬肉侵入角膜缘内3mm~5mm不等.2.手术方法从胬肉头部开始剥离至内直肌止端前,剪除胬肉及其下方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暴露近角膜缘处巩膜4mm,用自制鼠尾线固定缝合球结膜两针.
作者:蔡盈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前弓前后位对肺尖小病灶病变尤其是肺尖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抽查2000年我院的胸部前弓前后位胸片资料共68份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该位置在肺尖小病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8例胸部高千伏胸部正位片中疑有肺尖部病变的病例,经照胸部前弓前后位片,有58例为阳性X线表现,占85.3%,其中43例为肺尖结核小病灶,占63.2%.结论:胸部前弓前后位片对肺尖部小病灶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胸部正位片上疑有肺尖部阴影者,应首选加照前弓前后位片.
作者:黄恒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卡维地洛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方法:选择CHF患者3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卡维地洛尔3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对心率、病死率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应用卡维地洛尔后心力衰竭明显改善,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尔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且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朱爱东;张庆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就诊病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用ELISA法对938份标本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结果:11份抗-HCV阳性、阳性率为1.17%.对11份抗-HCV阳性标本进行HBsAg检测,2份阳性,阳性率为18.18%.结论:HBV(乙肝病毒)与HCV存在交叉或重复感染.
作者:杨廷荣;岑永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替硝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BET)的干扰试验,以便建立用(BET)代替热原检查(PT).方法:按199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76页“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操作.结果:鲎试剂990105灵敏度复核λ=0.125EU/ml,3批替硝唑注射经5倍稀释后制成的内毒素溶液反应终点浓度λt均为0.07EU/ml,两者均在0.5~0.2 λ口之间.结论:本试验具有准确性、可靠性,适合替硝唑注射液的检查.
作者:何建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人畜共患动物源性传染病,分布区域较广,易感人群较普遍.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形钩体血症,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并引起中毒症状,多器官系统如肝、肾、肺、神经肌肉病变与功能异常.我院近8年收住各型钩体病28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近8年共收住钩体病28例,均为散发病例.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16~56岁,平均32岁,其中1例为怀孕8周孕妇;以农民为主,共23例(82.1%);发病以5~9月份为主,病后3~7天入院,病前1~3周有明确疫水接触史.诊断根据《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1).
作者:曾广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老年常见急诊之一.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无痛性的病例,往往误诊为其它疾病而贻误治疗,所以在急性及接诊工作中,护士对此病须有较深的认识和警觉,采取相应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现将我院2年来,对老年性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识别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60~70岁以上,85%的病例出现不典型的胸痛,68%有心悸、恶心和上腹部不适症状,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进院后60分钟前得到救治,院前抢救及接诊抢救无效死亡占5%.
作者:潘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腹外疝常见的一种,其治疗是行疝囊高位结扎.作者于1996~1998年对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了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全为男性患者,年龄小l0月,大7岁,平均年龄2.5岁.单侧27例,双侧3例.择期手术26例,斜疝嵌顿急诊手术4例.2.手术方法本组30例均于静脉全麻下手术,取内环口向耻骨结节斜切口约1~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皮肤拉勾牵开外环口,用止血钳稍加分离提睾肌,则可在精索内前方找到疝囊,用止血钳沿疝囊后壁分离精索与输精管,用4号丝线交锁缝扎疝囊颈,逐层缝合切口.
作者:陈锭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