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中的应用

吴京展;秦坤明;吴明伟;唐纯海

关键词:右利手, 右侧壳核出血, 水分离技术, 经侧裂岛叶入路
摘要:目的 探讨对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水分离侧裂入路的体会.方法 麻醉下对6例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患者行右额颞瓣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术中应用水分离技术分离侧裂,吸出血肿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结果 6例患者术后24h内复查CT,所有血肿残留均在10 mL左右,已不构成脑压迫,术后20 d左右复查CT,血肿已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基本自理1例,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例,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明显依赖2例,完全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1例.结论 右利手人类大脑由于其功能分布的特点,在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时,这类患者如侧裂发育较好易于分离,较适合采用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如术中利用水分离技术解剖侧裂可以减少穿支血管的损伤.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脐带囊肿及合并畸形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脐带囊肿及合并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18 292例中晚孕者行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囊肿及合并的畸形进行分析.结果 18 292例胎儿中有脐带囊肿26例,其中单纯性脐带囊肿8例(包括脐尿管囊肿1例),脐带囊肿合并单发或多发畸形18例(18/26,69.23%),以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神经系统畸形及脐膨出多见.结论 胎儿脐带囊肿常合并单发或多发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作者:刘满荣;骆峰;施连东;柳元铭;赵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钙敏感受体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在致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在致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即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左肺切除手术.饲养30 d后,用右心导管法分别测定两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检测右心室/体重(right ventricle/body weight,RV/ 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ight ventricle/left ventricle plus septum,RV/LV+S)比值,并以光学显微镜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应用RT 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 mRNA的表达.结果 PAH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RV/BW及RV/(LV+S)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中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同时检测出PAH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5);PAH组大鼠血浆中N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高肺血流时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 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通过改变NO的产生和损伤线粒体等途径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作者:宋绍辉;黄国雄;赵文;郑晓宇;覃家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广西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聚集现象分析

    目的 对广西地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高发家族系统进行筛查,以探讨高发CHD家族系的遗传方式.方法 收集广西地区CHD患者资料,对其先证者及其一、二级家属成员进行逐个筛查,并填写CHD核心高发家族系登记表,对一个家系中有2例及2例以上CHD患者的高发家族系绘制家系图谱,并对高发家族系进行分析.结果 高发家族系49例.高发家族系中一、二级亲属CHD患病率为6.29%(71/779),其中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0.60%(41/199),二级亲属的患病率为5.00%(30/580),一、二级亲属患病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9,P<0.001).结论 广西地区CHD家族系调查中尚未发现有地区差异,但有家族聚集现象,与先证者血缘关系越近的亲属患病率越高.

    作者:冯旭;石俊杰;郑宝石;张朴;廖寿合;何巍;陈卓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膝关节镜手术后早期应用无痛治疗方案联合CPM运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术后主动运动、持续被动运动(CPM)及CPM联合骨科无痛治疗方案三种不同功能锻炼方式对膝关节镜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膝关节镜手术病人103例随机分成以下三组:第一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自己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第二组患者给予CPM治疗;第三组患者给予CPM治疗的同时全程给予骨科无痛治疗.记录三组术后相同时间点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与达到膝关节相同屈曲角度所需天数的差异,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的比较,以及治疗后肿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 第三组膝关节达到相同主动屈曲角度所需天数少于一、二两组,在相同的时间点第三组主动屈曲的度数明显大于一、二两组,第三组的VAS评分、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及肿胀时间也明显小于一、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患者早期CPM治疗联合骨科无痛治疗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姚龚;于沈敏;蔡兵;林文;李敏;张鹏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左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高龄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而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占各部位癌肿死亡的第2位[1].一般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2].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采用左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高龄(> 65岁)胸中下段食管癌6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裴连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眶上锁孔入路与单侧经额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对比研究(文献荟萃分析)

    目的 比较眶上锁孔入路与单侧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效果,评价眶上锁孔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目前中文及外文数据库中全部有关上述两种手术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文献报道,从中收集手术病人的相关资料及手术结果数据.按手术入路分组,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各组数据按亚组分层,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组纳入26篇文献相关数据,共643例病人;单侧经额入路组纳入7篇文献相关数据,共122例病人.两组病人的性别比、术前症状、肿瘤病理类型的分布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及激素水平改善、术后短期死亡率及复发率在两组间基本相似.术后并发症中,尿崩在眶上锁孔入路组的发生率(25.2%)较单侧经额入路组(25.7%)为低(P =0.002),垂体功能减退在眶上锁孔入路组的发生率(17.1%)较单侧经额入路组(13.0%)为高(P =0.039).术后电解质紊乱、癫痫、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同等大小的中小型鞍区肿瘤,眶上锁孔入路的手术效果与传统的单侧经额入路相似,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结合神经内镜及导航后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黎玉珍;秦坤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水分离侧裂入路的体会.方法 麻醉下对6例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患者行右额颞瓣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术中应用水分离技术分离侧裂,吸出血肿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结果 6例患者术后24h内复查CT,所有血肿残留均在10 mL左右,已不构成脑压迫,术后20 d左右复查CT,血肿已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基本自理1例,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例,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明显依赖2例,完全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1例.结论 右利手人类大脑由于其功能分布的特点,在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时,这类患者如侧裂发育较好易于分离,较适合采用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如术中利用水分离技术解剖侧裂可以减少穿支血管的损伤.

    作者:吴京展;秦坤明;吴明伟;唐纯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掌骨颈骨折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的微创治疗

    目的 探讨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掌骨颈骨折共30例患者.用1枚末端预弯成20°角、直径2.0 mm的克氏针作为髓内针行微创内固定.术后4~5周拔除克氏针,允许早期主动活动.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9.6 min(10~ 30 min),30例均获得解剖复位,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5个月.采用指关节总的主动活动度(TAM)系统方法评定,优14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80.0%.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对掌指关节干扰小,手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家基;蒙家辉;张文作;施伟业;吴江华;陈忠荣;温日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350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常规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左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时采用主动脉瓣逆行途径或穿刺房间隔途径标测和消融,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静脉标测和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路.结果 3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01例(57.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49例(42.6%).3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9.4%(348/350),术后复发率2.9%(10/348).350例PSVT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6.5±23.3) min,其中20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7.2±21.9) min,14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8.4±26.6)min.350例PSVT出现手术并发症6例(1.7%),所有患者均无瓣膜损伤、心包填塞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术前完善发作时体表ECG和术中详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是明确诊断、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唐尔闻;刘浩;朱立光;钟国强;陈伟;曾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44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处理,试验组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36%(19/22),对照组为72.73%(16/22),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清除术可以提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下部轮廓整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塑形美容的疗效.方法 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纯化后用脂肪抽吸针将脂肪颗粒注射到颊区、鼻唇沟深凹、颏部.结果 20例患者无明显手术后并发症.随访3~28个月,除外1例注射两次,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面部较前丰满,质感同周围组织,形态自然.结论 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达到丰满塑形效果,符合面部软组织的特性.

    作者:陈建军;陈彩;卢家灵;谭勇明;李文恒;黄绍贤;伍艳靖;蒋妮珊;岑德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内镜及病理活检对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为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363例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内镜及活检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回盲部隆起性病变内镜下特点均以单发病变多见;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显示有黏膜慢性炎症、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潴留性息肉、淋巴滤泡增生、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克罗恩病、肠结核以及肠癌等病理类型,以黏膜慢性炎症、腺瘤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为多见;各年龄段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多为不典型增生,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则主要见于50岁以上.结论 内镜下根据病变特点尽可能多处活检并结合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张勇;韦宗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562例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明显,经后期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好,致残率及死亡率降低,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2例患者中,男性312例,女性250例;年龄45 ~ 85岁,平均65岁.患者入院后均作头颅CT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者为多,左基底节区出血234例,右基底节区出血178例,其他左右额颞顶枕部出血者150例,其中有120例破入脑室系统;480例出血量为30~90 mL,80例出血量为20~25 mL,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患者发病时间2h~1周,全部穿刺成功.

    作者:黄渊智;胡翠竹;黄载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观察积极干预对DSA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4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行DSA检查.所有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传统组,B组为干预组,观察两组DSA结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造影患者中,发现病变249人,占总造影人数的62.3%.脑梗死、TIA、头晕患者发现血管狭窄分别为144例(70.9%)、56例(75.7%)、30例(36.6%),狭窄主要位于颈动脉系统颅外段,其中单侧狭窄167例,多处狭窄54例,血管闭塞9例;入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4例脑出血患者存在动静脉畸形;其他患者发现病变4例.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且B组比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是一项能准确评估脑血管状况且较为安全的检查技术,而积极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良;钟有安;陈红梅;刘丽;肖开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微创碎石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治疗输尿管结石在选择ESWL还是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两种方法上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随机选取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三家医院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各段结石患者共1600例,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输尿管结石患者1 600例,随机分为两组,病史均为2年以内,结石横径0.5~1.5 cm,纵径0.5~1.8 cm,年龄、性别、病史、结石大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均经泌尿系B超、腹部平片(KUB),静脉泌尿系造影(IVU)检查确诊,显影、积水程度相似,患肾不显影者均不入组.输尿管上段结石830例,其中ESWL治疗组420例,URSL治疗组41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770例,ESWL治疗组391例,URSL治疗组379例.

    作者:龚明军;潘家强;覃展偶;唐荣金;钟毓勋;杨定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蛋白水解物医嘱的专项点评及建议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是以健康猪脑组织经酶水解制得的、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缺氧、中毒、颅脑外伤及手术等神经功能损害,促进脑代谢的无菌冻干粉针剂.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不合理用药现象显现突出.为规范医院医嘱管理,提高医嘱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我们对脑蛋白水解物临床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医嘱专项点评,旨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同时,探索出在目前国情和医院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具有可行的、有效的、可持续的、有推广应用意义的医嘱点评方法.

    作者:陆奇志;赵应学;蔡均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预防及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人群的规模日益扩大,医院感染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是医务人员的手[1],因此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举措便是手部卫生.调查发现[2],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洗手遵从性普遍偏低,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飞燕;李玉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T定位下椎体穿刺活检在椎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脊柱椎体病变性质的诊断对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以现有的影像学技术可以较容易对病变进行定位,但定性诊断仍需临床病理活检.脊柱椎体病变往往部位深在且邻近血管、脊髓和外周神经等,常规切开活检操作困难且损伤大,小病灶又不利于精确取材;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性高、有效的诊断手段,依靠良好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引导穿刺针避开这些重要血管、神经等,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1].我们采取CT定位下椎体穿刺活检对41例脊柱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杨稀仁;梁广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广西区直属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内镜材质特殊、构造精细、管腔狭小,且部分部件不耐高温、高压、腐蚀等,造成其难以清洗消毒,易成为院内感染的途径[1].为了解广西区直属医疗机构内镜的消毒质量,给医院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至201 1年对广西部分区直属医院进行了内镜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李竹天;甘永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的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例为观察组,手术时在患侧宫角及该侧输卵管的少血管区的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5 IU(用0.9% NS稀释至0.5%的浓度)各2mL后,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8例为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及术后血压、住院天数等.结果 7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O.05).而术中及术后血压、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组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出血少,止血效果好,便于手术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作者:周振苇;何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