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徐子惠

关键词: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状况, 不良原因, 营养不良, 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技术, 尿毒症患者, 医护人员, 生存期, 发生率, 病死率, 并发症, 食欲, 进食, 家庭, 国内, 方法, 措施
摘要: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广乏开展,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营养不良不但影响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同时亦是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1].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60.1%~86%[2],对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改善其营养状况并非易事,通常采取的鼓励患者进食或增加血液透析次数等方法,事实上很少能奏效,其原因是这些措施都无法明显改善患者的食欲.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胰腺炎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12例Ⅱ级SAP患者除SAP的常规治疗外,将整个营养支持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1)稳定循环及内环境;(2)全静脉营养(TPN);(3)静脉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并逐步向完全肠内营养过渡;(4)完全肠内营养(TEN).结果12例中死亡2例.结论采用阶梯性营养支持在SAP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黄鹏;黄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3例患者经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溃疡恢复,视力提高,13例真菌性角膜炎均获治愈,遗留不同程度的角膜斑翳或白班.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增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中持续冠状动脉内压力的观察与护理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可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在术中患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有明显的冠状动脉内压力波动,连续监测能动态观察患者在术中动脉压变化,保证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998年3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对536例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压力监测及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萍;邱小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的方法.方法用Dikma-C18色谱柱,以甲醇-0.77%醋酸铵(285:1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 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0.03%.结论本法测定盐酸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靠,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邓伟忠;莫慧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冠心病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探讨--附5例报道

    冠心病与消化性溃疡病并存者临床上常见,但两病之间的关系却很少有报道.笔者见到5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致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现摘其中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初产妇乳汁不足与穿戴衣着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初产妇乳汁不足与穿戴衣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乳母24~32岁,产后1~6月的初产妇为对象.其中,泌乳正常116例,泌乳不足132例.结果乳汁不足的乳母中有74.2%穿戴过紧的乳罩和紧身内衣,而对照组的乳母仅为3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7.648,P<0.01).结论初产妇乳汁不足与穿戴过紧的乳罩和紧身内衣有密切相关,泌乳不足各年龄间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韦丽峰;宁成政;韦献飞;朱穗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毒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采用紫杉醇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之一,而它的不良反应比较特殊,如过敏反应、肌肉酸、关节痛、心血管系统反应等.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劳永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栓塞的CT与MRI诊断概况

    肺栓塞又称肺动脉血栓栓塞或肺动脉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某一分支被血栓或其他性质的栓子阻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1,2].因其起病急、病情重,且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误诊、漏诊率达50%[3,4],病死率也高达30%[5,6].因此,探索肺栓塞的快速诊断方法和提高早期及正确诊断率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CT及MRI的广泛应用,对肺栓塞的诊断显示出较好的前景,已逐步形成了肺栓塞现代诊断的策略.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吕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肺结核合并肝病的疗效观察

    由于耐药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的出现,导致耐药肺结核发病率的增加,而耐药肺结核是目前防治结核病的难点.肺结核如合并肝脏疾病,或对化疗药物极度敏感易引起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来说,治疗上则是令人头痛的问题.我院从2000年开始采用中医百合固金汤加减[1]治疗肺结核合并肝病患者2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东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部闭合性外伤小肠破裂2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级治疗.方法对29例腹部闭合性外伤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经手术治疗痊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经药物治疗痊愈.结论及时治疗和诊治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术后严密观察,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近年来,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Hcy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仍在不断探讨中,其机制可能与致内皮细胞损伤、对脂代谢的影响、参与炎症反应、致血栓形成、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钙化等几个方面有关,本文就近年来Hcy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曾晓聪;李醒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6567例乳腺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女乳腺疾病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方法对6 567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增生症占76.79%,为乳腺疾病中的首位;乳腺炎次之占10.63%;其余为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结论对乳腺增生类型不同治则有异.

    作者:韦秋华;庞武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耻骨联合上经皮穿刺置管在截瘫尿潴留中运用

    解除截瘫病人尿潴留是治疗和护理脊髓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病人的病程较长,传统的留置导尿术、膀胱造瘘术并发症较多,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我院从1999年至今采用耻骨联合上经皮穿刺置管术防治尿潴留1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宜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26例的抢救体会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the newborn)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也属窒息),这是常见的新生儿危象,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地抢救窒息儿,缩短窒息时间,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极其重要.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诊治新生儿重度窒息2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翠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近况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脑黑质、纹状体和苍白球.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药物和手术相结合.现将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近况叙述如下.

    作者:张立湘;仝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治

    Brugada综合征于1992年由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1].该综合征多见于东南亚地区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年轻男性,其发病与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突变有关,患者有心室颤动发作,可致猝死.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为提高对Bru-gada综合征认识,本文对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治作一综述.

    作者:罗骏超;李醒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5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因胎龄不足,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未成熟,生活能力弱,适应外环境能力差,合并症多,死亡率高.我科2003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65例分析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6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线缝线固定术,随访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0.5者占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一种补救措施.

    作者:卢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钠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钠素是继心钠素后利钠素肽系统的又一新成员,首先由日本学者Sudoh等[1]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而得名.它主要是由心室合成、分泌的心脏激素[2].可以促进利尿、利钠,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和降压作用.能敏感而特异地反映了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邱盛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产科心理护理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1].孕产妇对应激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情绪改变影响产力可以导致难产,甚至出现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因此这期间孕产妇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唐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