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8例报告

韦宇宁;黄雪华

关键词:婴幼儿, 腹泻,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思密达, 病毒唑, 氨苄青霉素
摘要:目的观察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00例秋季腹泻患儿分成3组:A组38例用射干抗病毒注射液,B组32例用思密达与病毒唑联用,C组为30例用氨苄青霉素.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11%,B组为90.6%,C组为66.67%.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43,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7.016,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36,P<0.05).结论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回肠膀胱术出院前自我护理指导

    近年来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有很大的进步.但回肠膀胱术是全膀胱切除后作尿流改道较安全,应用较广的术式.该手术具有疗效确切长期随访显示并发症少[1].但由于该术式为永久性尿流改道,腹部有一回肠腹壁造口需终生佩戴腹壁集尿袋,给病人身心健康带来很多影响.因此,术后出院前给予自我护理指导,病人出院后提高了自理能力,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杨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1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处理

    由于外科手术的进步,麻醉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为提高.这使得我国大中城市的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对其中再次妊娠者,因疤痕子宫易发生子宫破裂,危及母婴安全,传统多以再次剖宫产结束分娩.本文就疤痕子宫的妊娠时间、终止妊娠方法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作者:李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研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是人类血细胞生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G-CSF早已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cells transplantation,PBSCT)时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动员并且取得确切的效果.近年来SCF与G-CSF协同用于PBSC动员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云涛;邱录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血脂水平差异性.方法对158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96例冠脉正常者的血脂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冠心病各亚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其它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谢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毒鼠强中毒的急救护理进展

    毒鼠强(Tetramine)又名三步倒,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是砒霜的300倍.文献[1]报道毒鼠强对人的致死量约为12 mg.由于非法生产和使用,致群体中毒时有发生.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毒鼠强中毒的护理有了长足进步,现将其护理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文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医院医疗服务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卫生服务社区化是当今卫生工作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必然趋势.为社区培养输送优秀的高级卫生职业技术人才是目前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建好社区实习教学基地是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建立社区实习基地比建立临床教学基地更困难,因为社区护理实践本身是一项较为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无固定模式可照搬.因此,需要我们作出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作者:廖春玲;吴佩玲;周报座;冯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子宫上皮内瘤样变57例分析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通称,它包括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早期诊断是适当处理、阻止其向癌发展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开展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点活检方式,大大提高了CIN的检出率.现通过57例分析浅谈CIN诊断技巧.

    作者:覃艳芬;罗凤娥;刘冬艳;陈秀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16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实施单纯修补、胃大部分切除治疗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补组125例平均手术历时40 min,死亡率2.4%;急性溃疡穿孔术后溃疡治愈率96.0%,无近期、远期再手术率;慢性溃疡穿孔术后溃疡治愈率为7.1%,近期再手术7例(5.6%),远期再手术3例,占慢性溃疡穿孔的21.4%:胃大部分切除组,手术历时平均100min,近期再手术1例,占2,5%.结论十二指肠急性溃疡穿孔应行单纯修补,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腹腔污染重、手术耐受差的危重慢性溃疡穿孔患者优先选用单纯修补,使其度过危险关,污染较轻、病情较好的慢性溃疡穿孔应选择疗效确切的胃大部分切除,免除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廖良军;林慧明;李裕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是指损伤刺激反应,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1].术后疼痛是手术病人存在的影响其疾病康复及身心健康的问题.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普外手术病人228例,术后观察细致,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异常,积极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陆莉金;邓翠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婴儿维生素K缺乏及其预防

    维生素K缺乏(简称VKD)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婴儿生命健康.近40年来,尤其是近20年,国内外相继出现众多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简称VKDB)的报道,认为VKDB是全世界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迟发型VKDB,主要死因是颅内出血,幸存者多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防治工作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林超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进展

    随着交通与工业的发展,腹部闭合伤病人绝对数显著增加.通常腹部闭合伤常为多个器官受伤并伴有大量的内出血和休克,死亡率高达20%~30%,处理复杂,涉及的问题较多.近年来在腹部伤的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经验积累,使救治成功率有较大提高.

    作者:陈崇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37例剖宫产术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步上升,个别医院达到70%以上[1].为了合理应用剖宫产术,现就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所进行437例剖宫产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韦育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62例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产妇的护理体会

    我院于2002年6月开始至2003年12月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技术行62例分娩镇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云英;熊理贤;颜小玲;包玲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整体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1].我院于1997年6月~2002年6月共对35例膀胱癌病人进行了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此手术创伤较大,手术要求高,手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莉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妊娠50例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损伤小,痛苦少,术后粘连少,可较满意地去除病变,并保留器官及其功能[1].2003年2~10月,我科开展腹腔镜手术50例,现将不同于常规剖腹手术的护理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周甘雨;陆爱金;陆迎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女性盆腔结核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结核病例亦日益增多.由于本病病程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忽略,对妇女的生育及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报告2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证实盆腔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超声在诊断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结核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飞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1].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一定关系,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容易患病.我科于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药物加微波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疼痛患者,能促进水泡吸收伴结痂,缩小皮损面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桂宁;刘生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反应性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气道反应性的特征,提高CVA的诊断率.方法以二磷酸组胺为气道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40例CVA、4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和30例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激发试验中CVA、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显阳性.40例CVA中PD20FEV1为极轻度29例,轻度8例,中度3例;45例支气管哮喘中PD20FEV1为极轻度3例,轻度7例,中度26例,重度9例;30例急性支气管炎病儿中,支气管激发试验28例阴性,占93.3%,2例阳性,占6.7%,2例阳性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D20FEV1均呈极轻度.可见CVA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而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P<0.01).结论 CVA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程度低,病情相对较轻,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是好的.

    作者:冯敏之;黄东明;肖晓雄;崔碧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急性药物性肾损害26例疗效观察

    药物引起肾脏损害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笔者在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中药治疗药物性急性肾脏损害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文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腔管与单腔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双腔管与常规单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双腔管冲洗引流,对照组30例用常规单腔管冲洗引流,两组均并用尿激酶溶解术.两组病例入院和治疗后评判标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术后20天血肿的消除吸收率治疗组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χ2=8.4885,P<0.05);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治疗组为(82.5±14.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3±20.07)分(t=3.1591,P<0.05).结论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腔管治疗.

    作者:陈民生;廖德发;雷新云;赵富弟;罗敏;陈建柳;覃红玲;张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