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九维他针合复方氨基酸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观察

韦泽禹;韦小玉;韦启忠;吴坤芳;覃文艺

关键词:九维他针, 复方氨基酸, 辅助治疗, 常规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不全, 治疗基础, 运动耐量, 吸收不良, 临床病理, 对症治疗, 肠道淤血, 体循环, 营养, 体液, 身体, 利尿, 局部, 患者, 供氧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不全伴运动耐量减低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规治疗以强心、利尿、扩管、供氧及对症治疗为主,由于体循环及胃肠道淤血,患者胃纳差,吸收不良,营养差,同时身体局部浮肿、体液潴留,治疗困难.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氨基酸及九维他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序贯五法治疗颈性眩晕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序贯五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包括(1)镇痛液注入病理组织,(2)针刀术,(3)手法整复,(4)星状神经节阻滞,(5)颈椎牵引.结果 47例颈性眩晕患者治愈38例(80.85%),好转8例(17.02%),无效1例(占2.13%),总有效率(97.87%).结论由于序贯五法针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综合施治,能纠正其病理改变,因而疗效确切.

    作者:陈春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是指损伤刺激反应,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1].术后疼痛是手术病人存在的影响其疾病康复及身心健康的问题.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普外手术病人228例,术后观察细致,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异常,积极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陆莉金;邓翠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

    护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临床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是我们每位护理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和带教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燕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血脂水平差异性.方法对158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96例冠脉正常者的血脂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冠心病各亚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其它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谢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状腺微小癌27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病人432例,其中27例为甲状腺微小癌,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曾国华;刘功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毒鼠强中毒的急救护理进展

    毒鼠强(Tetramine)又名三步倒,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是砒霜的300倍.文献[1]报道毒鼠强对人的致死量约为12 mg.由于非法生产和使用,致群体中毒时有发生.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毒鼠强中毒的护理有了长足进步,现将其护理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文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反应性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气道反应性的特征,提高CVA的诊断率.方法以二磷酸组胺为气道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40例CVA、4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和30例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激发试验中CVA、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显阳性.40例CVA中PD20FEV1为极轻度29例,轻度8例,中度3例;45例支气管哮喘中PD20FEV1为极轻度3例,轻度7例,中度26例,重度9例;30例急性支气管炎病儿中,支气管激发试验28例阴性,占93.3%,2例阳性,占6.7%,2例阳性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D20FEV1均呈极轻度.可见CVA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而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P<0.01).结论 CVA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程度低,病情相对较轻,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是好的.

    作者:冯敏之;黄东明;肖晓雄;崔碧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组神经阻滞镇痛液的理化性质分析

    目的观察两组常用神经阻滞镇痛液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理化性质变化.方法第一组镇痛液由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第二组镇痛液由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两组镇痛液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15min、30 min、60 min、120 min、24 h(36.5℃水温),测定pH值,并观察颜色、沉淀的变化情况.结果第一组镇痛液pH值不同时间的变化为3.48、3.55、3.57、3.50、3.34、3.24.第二组镇痛液pH值不同时间的变化为5.19、5.20、5.25、5.21、5.11、4.05.结论两组镇痛液pH值均呈酸性和微酸性,并随时间延长而pH下降.两组镇痛液配制后15 min开始微细颗粒下沉,使用前必须充分摇混,以保证治疗效果.镇痛液配制后不宜久放,好不超过120 min.

    作者:周惠萍;陈霭芳;刘家天;黎哲敏;黄镜娟;翟才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病内科病人留取尿标本的指导

    肾脏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正确留取标本,对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为治疗提供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因标本留取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检验结果不正确或无法进行,往往延误诊断和治疗时间,同时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检验的工作量.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很重要的环节在于临床护士能否正确的指导病人采集标本.下面介绍几种尿液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临床护士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从而减少检验误差,避免临床误诊.

    作者:符娟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病人TACE术后观察护理

    原发性肝癌(PLC)能手术切除仅占全部患者15%~30%,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80%[1].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TACE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对387例PLC行TACE术,治疗效果均较好,现将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葛德湘;陈振兰;黄雅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的应用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对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循环监测及治疗有重要价值.该技术不仅应用于成人,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小儿,包括婴幼儿和新生儿.本文综述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谭冠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的改良

    目的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内瘘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将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人工肾穿刺针行动静脉内瘘穿刺,观察组进针角度与皮肤呈40°角,对照组进针角度与皮肤呈20°角,两组穿刺各1 200例次,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4.8%,对照组85.0%,两组有显著差异(χ2=62.68,P<0.01);疼痛率:观察组5.5%,对照组15.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4.80,P<0.01);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对照组1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78,P<0.05).结论40°角穿刺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减少内瘘并发症发生,保护内瘘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作者:黄玲;陆世颖;李家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研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是人类血细胞生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G-CSF早已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cells transplantation,PBSCT)时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动员并且取得确切的效果.近年来SCF与G-CSF协同用于PBSC动员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云涛;邱录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

    高血压病患者如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阻力增加可导致重要脏器血流量降低,对心、脑、肾的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45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4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以探讨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志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1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处理

    由于外科手术的进步,麻醉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为提高.这使得我国大中城市的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对其中再次妊娠者,因疤痕子宫易发生子宫破裂,危及母婴安全,传统多以再次剖宫产结束分娩.本文就疤痕子宫的妊娠时间、终止妊娠方法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作者:李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热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之体会

    广西虽然水利资源丰富,是一个水力发电大省,但由于火电装机容量不足,在枯水期间电力短缺问题也渐趋突出,拉闸限电现象时有发生,给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缓解不足,近年来我区先后兴建了一批热电厂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我们对我区5家热电厂的新建或扩建工程进行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现将我们在热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羡筠;吕林;江世强;翟日洪;段平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PGE1)治疗2型糖尿病单纯视网膜病变(T2DR)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饮食控制及磺脲类加双胍类降糖药物的治疗,治疗组加用PGE1.结果 PGE1组有效率83.87%,对照组有效率46.67%,两组比较PGEt组优于对照组(P<0.01,χ2=9.3480),且PGE1组在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餐后血糖、胰岛素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GE1治疗T2DR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登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术后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后(DTICH)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25例(DT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减速性损伤是主要原因,脑挫裂伤是重要的病理基础,手术减压在DTICH形成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临床观察和动态CT扫描有助于诊断.结论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均有效.

    作者:关晓民;陈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37例剖宫产术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步上升,个别医院达到70%以上[1].为了合理应用剖宫产术,现就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所进行437例剖宫产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韦育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PreS1与HBeAg及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及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携带者和正常人体检的血清388份,检测Pre S1、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并分析Pre S1与乙肝病毒血清指标相关性.结果在388份血清中,HBeAg阳性血清85份,Pre S1阳性68例,阳性率80.0%;HBeAg阴性血清121份,Pre S1阳性40例,阳性率33.1%中,抗-HBe阳性血清88份,Pre S1阳性29例,阳性率32.9%;HBV-DNA阳性血清198份,PreS1阳性152例,阳性率76.8%.结论在HBsAg、HBeAg抗原抗体系统及HBV-DNA对HBV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中,Pre S1可以补充表达HBV病毒的活动性,提高HBV病毒感染复制及在发生变异时的检出率.

    作者:张旭;邹焕荣;黄衍锋;蒋英;廖建环;唐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