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的护理指导

黄小芳;戴艺;黄秀丽

关键词:生长激素, 药物激发试验, 生长迟缓, 护理指导, 轴功能, 下丘脑, 骨生长, 患儿, 儿童, 垂体, 抽血
摘要:生长迟缓儿童有一部分需要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药物激发试验,以了解下丘脑-垂体-肝-软骨生长轴功能.激发试验需要分2个半天进行,每天抽血5次,因此患儿是否合作决定着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加强护理指导十分重要.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思密达联合叶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36例

    腹泻是婴幼儿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秋、冬季发病数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亿人次发病和400万人死亡[1].现回顾我院收治264例腹泻病儿,总结如下.

    作者:刘宁;李苏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例白细胞介素2致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急救护理

    我科于2003年6月为1例患者用IL-2行免疫治疗后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经及时抢救而转危为安.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1岁,因颈部肿块半年,鼻咽部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入院检查心电图、胸部照片、肝、肾B超结果无异常,肝功能稍差,于2003年6月23日开始用IL-2 100万u进行免疫治疗,其中静脉滴注20万u,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各用40万u局部注射,患者前3天用药后无不良反应,于第4天行全身免疫治疗时,当液体输至50 ml时(生理盐水+IL-2 200万u)患者出现全身震颤、抽搐、腹部疼痛.检查:患者意识清醒,呼吸急促,38次/min,四肢冰冷、紫绀,血压无法测得.考虑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作者:易玲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以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42例.结果经平均半年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钉断、折弯等并发症.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陈思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超声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辩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4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HP-100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测定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LAD和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观察组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作者:潘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生化兴趣

    在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生物化学基础生命科学,是药学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当代药学科学的发展中起先导作用.但该学科既微观、又枯燥,难理解、难记忆;学生往往觉得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没兴趣.我就多年从事生化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践,谈谈在如何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几点体会.

    作者:韦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及材料应用的临床观察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90%以上住院病人通过静脉用药治疗疾病.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后拔针技术的方法、准确按压穿刺部位,避免按压部位不准引起皮下淤血、并有效的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疼痛.

    作者:关小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应用价值

    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癫痫在发作间歇期常规脑电图难以捕捉到痫样放电表现,因此需要通过诱发试验来取得更高的阳性率.我院采用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诱发试验,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的脑电图阳性率,对一些只在夜间发作及常规脑电图中看不到异常放电的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李京红;王荣桂;李吕力;梁珍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口服阿奇霉素联合骶管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体会

    目的观察阿奇霉索联合骶管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用2%利多卡因、醋酸强的松龙、维生素B6、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10 ml的混合液注入骶管腔,1次/周,2~3次为1疗程,同时口服阿奇霉素,7次为1疗程.对照组21例组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替硝唑静脉点滴,1次/d,1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治愈率95.2%;对照组治愈15例,治愈率71.4%.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口服阿奇霉素联合骶管用药治疗性盆腔炎治愈率高,疗效满意.

    作者:陈明换;林家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课程,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适应形势,搞好<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当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文芳;邓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寻求降低DVT更佳途径.方法对2000~2003年收治的106例下肢骨折需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2002~2003年收治的53例病人为A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方法;2000~2001年收治的53病人例为B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以评价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结果A组发生DVT 3例(5.7%),B组发生DVT 11例(20.8%).护理干预降低DVT发生率,是通过患者愿意接受输入白蛋白、避免输血、术后早期活动、防治便秘等措施实现的.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

    作者:薛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性心导管术的发展,已有多种封堵器运用于PDA的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现将我院成功地用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1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叶少武;莫丕立;黎志革;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免疫组化SP法操作程序的规范和改良

    目的总结免疫组化SP法的操作经验.方法用改良后的SP法对1 200例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标记定位准确,背景清晰者1 120例,占总数93.3%.结论采用改良SP法并注意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

    作者:陈罡;侯巧燕;陈峰;张美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7~2002年脑率中后继发癫痫42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2月内)出现,占52.4%: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脑出血5.7%,脑梗死7.9%,蛛网膜下腔出血6.2%;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共占76.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关,脑梗死病灶直径2 cm以上及脑出血量大于10 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83.3%和7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作者:邓树荣;梁涛;李洪韬;何光银;谭并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血糖和果糖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患者血糖与临床相关性和果糖胺(F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空腹血糖和FA水平分为糖耐量减低组、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FA及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患者的意识状态、病灶大小、预后.结果糖耐量减低组和高血糖组空腹血糖均极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而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耐量减低组FA极显著高于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P<0.01)、后两组F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糖组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后出现高血糖者病情重、预后差,FA测定对鉴别血糖升高原因有一定价值.

    作者:冯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25例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至今仍是产科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125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再次分娩方式进行分析.

    作者:王彩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受孕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受孕率的影响.方法因不孕行腹腔镜手术者682例,按就诊序次分组,单号为健康教育组(341例),双号为对照组(341例),健康教育干预组术前、术后均行健康教育.结果受孕率健康教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腹腔镜术后的受孕率.

    作者:武林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41例白塞氏病的护理

    白塞氏病又称白塞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疾病.口腔、眼睛、生殖器、皮肤为本病好发部位[1].我科共收治了41例白塞氏病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钟柱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引起小儿静脉用药剂量不准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用药是小儿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用药的剂量根据患儿年龄与体重而定.临床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小儿静脉用药剂量不准确,通过临床观察,现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郑丹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之一,由于胫骨解剖特点及创伤中常合并严重软组织挫裂伤、剥脱伤甚至缺损,临床治疗困难、感染及不愈合率高,因此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医家学者们探讨研究的课题.现将治疗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戚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洛赛克联合整肠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探讨洛赛克联合整肠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例,用洛赛克20 mg,2次/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整肠生胶囊2粒/次,3次/d;均以28天为1疗程,连用2疗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痊愈1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3.3%,无效2例,占6.7%;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62.9%,无效13例,占37.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赛克联合整肠生胶囊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症状,疗效肯定.

    作者:黄国良;余向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