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组化SP法操作程序的规范和改良

陈罡;侯巧燕;陈峰;张美艳

关键词:免疫组化, 抗原修复
摘要:目的总结免疫组化SP法的操作经验.方法用改良后的SP法对1 200例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标记定位准确,背景清晰者1 120例,占总数93.3%.结论采用改良SP法并注意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工作探讨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日益发展,老年性白内障成为目前世界老年性眼疾的主要致盲原因.有报道致盲率达46.07%,60岁以上的老人为60.11%,80岁以上的老人为83.02%[1],目前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超声乳化手术已经成为白内障复明的常规方法,且获得了良好的结果[2].现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做一综述.

    作者:张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生化兴趣

    在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生物化学基础生命科学,是药学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当代药学科学的发展中起先导作用.但该学科既微观、又枯燥,难理解、难记忆;学生往往觉得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没兴趣.我就多年从事生化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践,谈谈在如何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几点体会.

    作者:韦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香港医院进修体会

    笔者于2003年11~12月有幸和广东兄弟单位的七位同行一起到香港明爱医院进修,自觉收获颇多,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7~2002年脑率中后继发癫痫42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2月内)出现,占52.4%: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脑出血5.7%,脑梗死7.9%,蛛网膜下腔出血6.2%;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共占76.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关,脑梗死病灶直径2 cm以上及脑出血量大于10 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83.3%和7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作者:邓树荣;梁涛;李洪韬;何光银;谭并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为终止10~14周妊娠,既往常采用钳刮术,因宫颈条件不良,手术痛苦大,患者常不易接受.现本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效果满意.

    作者:孙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后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急性脑卒中后院内获得性肺炎(NP)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急性脑卒中后NP患者痰病原菌分离株及药敏情况.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9种154株,其中G-杆菌占83.12%.大肠埃希菌(26.62%)、克雷伯菌(18.18%)、铜绿假单孢菌(14.94%),肠杆菌属(11.69%),不动杆菌(11.69%)居前5位.所有细菌株均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唑林、氨曲南均高度耐药.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菌对奈替米星、头孢他定较敏感,铜绿假单孢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对奈替米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仅有约50%的敏感率.结论急性脑卒中后NP以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应在药敏提示下使用抗生素.

    作者:韦英海;陈阳;张邦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脉冲染料激光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在激光医学中,应用普遍的原理为光的热效应,即皮肤组织中心分子对特定波长激光能量的吸收,使激光照射部位的温度急剧升高,从而损伤组织,达到对皮肤组织治疗的作用.1983年Anderson[1]通过对皮肤色素及血管病变的病理分析、黑素细胞及氧合血红蛋白吸收光谱的分析,根据激光技术的特殊性质,提出根据光脉冲的选择性吸收对皮肤病变组织进行手术的原理,即选择性光热分解理论(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随后Q-开关及冷却剂的联合应用,使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 PDL)广泛用于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

    作者:王琛;秦祯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超低浓度肿胀麻醉下体外超声吸脂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低浓度肿胀麻醉下体外超声吸脂术的疗效.方法在超低浓度肿胀液(生理盐水1000 ml+利多卡因300 mg+肾上腺素1 mg+碳酸氢钠300 mg)的肿胀麻醉下(利多卡因浓度为0.015%),使用体外超声吸脂机,对39例局部皮下脂肪堆积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9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和术后效果,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超低浓度肿胀麻醉下体外超声吸脂术是一种低创、快速、安全、有效的吸脂技术.

    作者:黄欣;麦慧;李建邦;王琛;梁敏华;滕晓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免疫组化SP法操作程序的规范和改良

    目的总结免疫组化SP法的操作经验.方法用改良后的SP法对1 200例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标记定位准确,背景清晰者1 120例,占总数93.3%.结论采用改良SP法并注意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

    作者:陈罡;侯巧燕;陈峰;张美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自1992年Caur[1]发现了腹膜后气囊分离器(balloon dissector)首先应用于后腹膜腔入路手术的方法,使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术式具有路径直接,不干扰腹腔,患者损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采用直接建立腹膜后腔的方法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21例泌尿外科疾病,均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并发症.我们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监护,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血糖和果糖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患者血糖与临床相关性和果糖胺(F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空腹血糖和FA水平分为糖耐量减低组、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FA及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患者的意识状态、病灶大小、预后.结果糖耐量减低组和高血糖组空腹血糖均极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而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耐量减低组FA极显著高于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P<0.01)、后两组F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糖组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后出现高血糖者病情重、预后差,FA测定对鉴别血糖升高原因有一定价值.

    作者:冯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25例及76例肺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结果血清Ⅳ型胶原水平Ⅰ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Ⅳ期患者>Ⅲ期>Ⅱ期>Ⅰ期(P<0.05或P<0.01).结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癌病情发展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林放炎;莫修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析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老年糖尿病(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1].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中毒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病征,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及酮症酸中毒,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文就老年DM胰岛素治疗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康小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6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因素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TBM)目前仍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仍较高.因此,积极探讨TBM特别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较大现实意义.现将我院1999年3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60例TBM患者就影响其预后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刘存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盲肠结扎并穿孔组各20只.外周血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及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直接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盲肠结扎并穿孔术后36 h大鼠出现低皮质醇血症及过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胸腺萎缩.结论低皮质醇血症及过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在造成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功能紊乱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蓉;程建祥;陈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思密达联合叶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36例

    腹泻是婴幼儿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秋、冬季发病数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亿人次发病和400万人死亡[1].现回顾我院收治264例腹泻病儿,总结如下.

    作者:刘宁;李苏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角妊娠合并穿透性胎盘并发子宫穿孔1例

    宫角妊娠较为少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33岁,已婚,因孕足月,孕3产1,下腹部疼痛4小时,于2004年1月26日16时30分急诊入院.患者自受孕起即觉下腹痛,孕12~14周加剧,未经诊治消失.1月26日午餐后突感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患者第一胎顺产,因胎盘粘连行人工剥离胎盘.

    作者:于向红;殷艳红;于德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的护理指导

    生长迟缓儿童有一部分需要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药物激发试验,以了解下丘脑-垂体-肝-软骨生长轴功能.激发试验需要分2个半天进行,每天抽血5次,因此患儿是否合作决定着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加强护理指导十分重要.

    作者:黄小芳;戴艺;黄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45例小儿烧伤休克期抽搐原因分析

    我院从1987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6岁以下小儿各类烧伤495例,其中休克期并发抽搐45例,发生率9.09%.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丹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25例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至今仍是产科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125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再次分娩方式进行分析.

    作者:王彩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