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经皮敷贴小剂量恩纳行无痛静脉穿刺的应用研究

李崇珍;韦天全;欧连春;冯秀英;仇雪嫦;李风玲

关键词:儿童, 经皮, 敷贴, 小剂量恩纳, 无痛静脉穿刺, 治疗途径, 疼痛刺激, 手背, 神经末梢, 强制性, 敏感度, 被动性, 选择, 输液, 皮肤, 康复, 表面
摘要:选择手背行静脉穿刺,是儿童常用的静脉治疗途径,由于儿童手背皮肤表面神经末梢密集,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敏感度高,因此儿童恐惧输液,成为被动性甚至强制性治疗,对儿童的康复造成不利.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经皮敷贴小剂量恩纳行无痛静脉穿刺的应用研究

    选择手背行静脉穿刺,是儿童常用的静脉治疗途径,由于儿童手背皮肤表面神经末梢密集,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敏感度高,因此儿童恐惧输液,成为被动性甚至强制性治疗,对儿童的康复造成不利.

    作者:李崇珍;韦天全;欧连春;冯秀英;仇雪嫦;李风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32例再次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8月行新式剖宫产术596例,其中二次新式剖宫产术32例(占5.37%),本文通过第2次手术所见,对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以及再次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罗宇迪;陈晴;陈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腓总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刀伤8例,玻璃割伤4例,车祸及砸伤5例,医源性损伤1例.均于伤后半小时~六个月内做神经探查并行相关治疗.结果18例均获得6月~8年随访,术后效果评定按运动分级法评定:优:M4以上;良:M3;可:M2;差:M1或M0;18例中优良占16例,占89%;可:2例.结论对腓总神经损伤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探查,行神经吻合、松解等,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不可逆损伤在半年以上者,应行肌腱移位重建以恢复行走功能.

    作者:袁宏谋;冯晰民;王贻兵;安久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儿童性早熟及其临床诊治

    性早熟系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疾病,表现为青春期提前启动,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即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10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健康儿童进食补品的现象较为普遍,使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并已成为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2].

    作者:黄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002年全国卫生类职称英语考试情况浅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医疗卫生专业医技人员必须跟上国内外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英语是世界性语言,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规定临床医技人员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并作为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必备条件.

    作者:黄文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尿崩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2002年4月因眼睑、双下肢浮肿,解泡沫尿于外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用强的松治疗.因烦渴、多饮、多尿于2002年6月住本院.

    作者:林开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

    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谢异常导致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现就近年有关高Hcy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致病机制、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陈园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先安联合心宝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例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以心先安联合心宝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23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测方法评价

    目的探讨酶免疫测定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在诊断(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患者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Warthin-Starry银染法检测,同时用酶免疫测定法检粪便标本HPSA,对三种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粪便酶联免疫法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6.4%,阳性预测值为98.3%,均高于组织学方法.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粪便中HPSA敏感性、特异性高,检测方法简单,取材方便,适合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选与诊断,也可用于抗HP治疗后疗效的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罗冬青;金志雄;王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小儿肾病综合征(N.S)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是导致病情加剧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飞华;雷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引起头晕的常见致病因素,也是中老年人头晕的主要原因.笔者近几年来通过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7例临床分析和CT分度的对照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的缺氧性脑症,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常见原因.现对我院1998年1月~2000年2月确诊的新生儿HIE47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和CT分度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炎灵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

    我院1999年1月以来应用肝炎灵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新;黄映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影响边远山区破伤风发病的因素(附80例报告)

    破伤风近年来在城镇地区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但在边远山区仍较常见.我院自1991年1月~2002年7月共收治破伤风患者80例,均来自边远山区的农村,现就影响其发病的因素报告分析.

    作者:韦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65例发热待查病因分析

    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的发热原因容易查清,少数患者因无明确的系统定位症状、体征,其病因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明确,这类发热称为原因不明发热(FOU).

    作者:李一辉;王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物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用药种类、数量对上消化道的影响.方法对109例65岁以上非胃肠道疾患及饮酒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例(31.1%)发生上消化道反应,其中,21例与应用激素、抗癌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抗生素有关.用药数量10种以上者,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9种以下者;用药时间的延长与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不成正相关.结论用药数量在10种以上或应用刺激性药物,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对高危患者可预防用药.

    作者:孟云霞;杨小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藏药治疗慢性胃炎18例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藏医医学分类16种胃病中属寒性胃病之一,是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如胃窦,也可弥漫累及整个胃部.

    作者:龙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97例老年人外伤骨折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组织器官老化,肌肉松弛,骨质疏松,关节灵敏度及神经反应性下降,对外伤的防御能力减退,故容易遭遇外伤骨折.多见的是桡骨下端、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尤以后者为多见.现对97例老年人外伤骨折康复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秦翠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远位修复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远位修复创面的经验.方法结合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移植技术,设计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远位修复创面.结果1例主因人为造成蒂部牵拉卡压和皮瓣受压引致坏死,其余皮瓣成活,断蒂时间早5~7天,全部创面修复.结论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血运恒定丰富、可供面积大、断蒂时间约1周、皮瓣成活率高、为膝部以远难治性创面提供简单安全实用的修复方法.

    作者:李进波;陈运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理学教学体会

    药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中学生觉得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因其内容较多,每一种药物都有其作用原理、临床用途、体内过程、不良反应等,在教学过程中,有三难一易(难学、难教、难记、易混淆),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药理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体会,与同行共勉.

    作者:张国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