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应用SF或Steffee系统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宁金沛;庞彤;梁柱德;谭叙强;黄声乐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症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方法对腰椎滑脱症6例患者,采用SF及Steffee椎弓根内固定器,同时行椎间融合器(Cage)椎体融合治疗.其中,采用SF内固定器同时行Cage椎体后路融合4例,采用Steffee内固定器同时行Cage椎体后路融合2例.结果本组6例患者随诊6~24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达解剖复位及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无再滑脱现象.结论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的基础上采用椎体融合器(Cage)植入椎间隙实行椎体界面间固定,使椎间隙无塌陷,无植骨吸收,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间接扩大侧隐窝和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有利于植骨融合,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术后肾小管坏死恢复期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肾移植术后发生肾小管坏死是术后并发症之一,临床可引起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病人进行早期血透治疗[1].

    作者:梁秋梅;覃丽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氯氮平副反应152例临床观察

    氯氮平的副反应较多,现将我院1986~2002年单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152例的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张法江;赵洪霞;于德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胫骨平台骨折及其周围合并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及其周围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4~2002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55例手术患者,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0例,Ⅱ型¨例,Ⅲ型10例,Ⅳ型9例,Ⅴ型6例,Ⅵ型9例,强调术中解决平台的凹陷及劈裂,凹陷区空腔植骨就地取材,混合应用异体骨填充二次缺损,综合应用克氏针、镙钉、支持钢板,达到解剖复住;积极治疗周围合并症,避免关节不稳定性.结果35例患者获得随访,按Merchant评分,优良率达8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目的是解结平台的凹陷及劈裂,积极治疗周为合并症.

    作者:韩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5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本文对我院近6年的10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韦秋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10例诊治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则预后不良,甚至引起死亡.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10例,现结合临床资料谈诊治体会如下:

    作者:刘森林;顾明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小板计数误差与标本放置时间关系的探讨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各种实验结果误差与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关.我们在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时发现,血小板测定结果与标本放置时间有很大关系,为探讨影响因素,进行了手工法与分析仪法测定结果对比实验.

    作者:齐元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儿科运用的探讨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不单纯只致力于疾病护理,而是转向从整体的人的角度出发,使护理涵盖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护士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护理的实施者,拓展为教育者、咨询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作者:韦琴;莫新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血液透析是一种连续性的长期的医疗活动,是治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终身替代疗法之一.延长透析患者生命,充分透析,减少并发症,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因此,如何把健康知识传输给患者,使其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廖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开放性膀胱破裂12例报告

    开放性膀胱破裂临床较少见,但病情往往较复杂,合并伤多.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我院1986年7月至2002年7月共收治开放性膀胱破裂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56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表现较特殊,缺乏典型哮喘的征象,易出现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56例CVA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家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咽癌化疗的临床进展

    我国华南地区是鼻咽癌(NPC)的高发地区,病理类型大多数为低分化鳞癌或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易出现远处转移,且其发生部位隐蔽,症状多样性,就诊病人70%为Ⅲ、Ⅳ期病人[1].因此除公认的局部及区域淋巴引流区的放射治疗外,近年来,NPC化疗亦有长足的进展,其在中、晚期病人的综合治疗及复发转移病人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吴建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胆结石病103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结石病的佳术式.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胆结石病1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石部位以胆总管、胆囊+胆总管为主,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十二指肠侧吻合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为主.结论内引流手术优于常规手术,疗效与术式选择、手术操作有关,手术操作关键是达到保证胆肠内引流吻合口达2~3cm.

    作者:覃恩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NS)患者常存在高凝状态,其程度与肾小球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平衡.抗凝是治疗NS的一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李万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30例疗效观察

    目前,消除分娩期的疼痛越来越受到医务界和孕产妇的广泛关注.我们对部分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硬膜外微泵持续给药分娩镇痛,并与同期未干预产妇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嘉文;梁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例巨幼红细胞贫血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护理

    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性DNA合成障碍引起的.我科曾收治了一例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巨红细胞贫血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患者,口服维生素B12,静注弥可保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岚;曾环玉;杨素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介入性超声局部治疗肝癌的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虽然是原发性肝癌的首要治疗手段,但是仅10%~20%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而绝大多数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特别是中晚期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仍不失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1例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nle,CFS)即慢性疲劳免疫功能紊乱综合征,英国、加拿大称之为肌性脑脊髓炎,日本称之为低自然杀伤细胞综合征.是一种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或伴有低热、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神经精神症状、免疫学异常和其它非特异表现的综合征[1].

    作者:青姚;杨丽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护理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BMV)是将特制的球囊导管,通过经皮穿刺的方法,经股静脉、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送到狭窄的二尖瓣口,加压充盈球囊扩张狭窄的二尖瓣,增加瓣口面积,改善心功能衰竭及劳力性呼吸困难.我院1999~2000年对6例患者行PBMV治疗,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斌;王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维生素K3与赛庚啶合用治疗喘息性肺炎46例的临床观察

    喘息性肺炎(以下简称喘肺)是危害婴儿健康的常见病.以起病急、喘息重、双肺哮呜音为特点.目前治疗该病无特异性药物.我科于2000年8月到2002年12月,用维生素K3与赛庚啶合用治疗喘肺46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秀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饮食服务人员在上岗前、后体格检查情况,为进一步搞好食品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调查62家饮食服务店的278名工作人员.结果共调278人,已体检者257人,占92.4%.其中店主127人,已体检124人,占97.6%;打工者151人,已体检133人,占88.1%.结论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的体检仍然存在有许多问题,特别是打工流动人员的体检率较低.因此要加强对打工流动人员体检的管理,加大卫生执法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教育.

    作者:王能才;张芳;王琦;胡延春;卢昌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