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澜;伍焕秀;焦伟;韦红梅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由Radovan于1976年首次用于临床,1984年以后推广应用[1],它为烧伤、创伤、肿瘤、缺损的修复重建增添了新的较为满意的方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整形外科基本的治疗手段,是整形外科领域里程碑性的进展.
作者:黄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功能紊乱性疾病[1].主要表现以腹痛为主,伴有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并经常有腹胀、排便或排气后缓解,粪便可带有粘液.
作者:王彩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溶栓治疗已被证实是唯一能使闭塞血管即刻再通,迅速恢复血流,可缩小梗塞体积[1],使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降低的有效疗法.而此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做好护理观察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现就近几年来脑梗塞溶栓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彦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解决病人护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我科于2000年8月至2001年4月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中间综合征(IMS)是一种发生在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前发生,以肌无力、呼衰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杨小玲;容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更好地对淋球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为淋病防治和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对青霉素、红霉素、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淋球菌对壮观霉素敏感性高,达92.5%;其次为头孢三嗪,为90.4%.青霉素耐药率高,达87.7%;壮观霉素耐药率低,仅为2.7%.结论为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临床治疗淋病须以体外药敏试验为依据选择药物.
作者:罗冬青;瞿锐;金志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泌尿外科腔内碎石新技术.其原理是将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驱动碎石机的碎石针,碎石针脉冲式冲击结石而将结石击碎.
作者:秦小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提高基层护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科在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伟霞;陈湘;黄惠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钾镁对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l)的影响.方法98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尿激酶组和UK组,前者在静滴UK前后加门冬氨酸钾镁静滴.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4.0%和70.8%,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门冬氨酸钾镁+尿激酶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率,5周病死率显著低于UK组(P<0.01,P<0.05);开始治疗前后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SA)、心力衰竭(HF)及梗塞后心绞痛(P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P均<0.05),再梗塞(RI)及梗塞延展(IE)的发生率也低于UK组.结论UK静脉溶栓前后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可提高UK溶栓疗效,缩小梗塞面积,减少并发症,并有益于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
作者:王大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舒吉、抵克立得和肝素联合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UAP)的治疗价值.方法对72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采用异舒吉与抵克立得、肝素联合治疗42例,冠心病常规治疗30例,观察其总有效率、症状控制时间及安全性.结果UAP联合治疗组显效17例(40.5%),有效20例(47.6%),无效5例(11.9%),总有效率88.1%,症状有效控制时间为(1.8±0.8)d,治疗过程中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无1例出现皮肤粘膜、泌尿道、消化道和脑出血现象;常规治疗组显效6例(20%),有效8例(26.7%),无效16例(53.3%),总有效率46.7%,症状有效控制时间(5±0.8)d.经统计学处理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异舒吉、抵克立得和肝素联用可比单一抗血小板用药更为有效,对预防UAP进展为AMI是一种疗效迅速、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纪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率因素.方法对183例不育夫妇采用多管上游法体外筛选优质精子,用于配偶间人工授精.结果IUI共妊娠42例,妊娠率22.95%,授精226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8.58%.结论研究发现IUI成功率与精子处理方式、精子膜完整性、女方年龄及不育年限有关,在连续治疗3个周期未受孕者应改变治疗方案.
作者:蔡军;韦继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中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糖尿病发病率成比例上升.
作者:韦爱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迄今对其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治疗HIBD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从实验研究进入了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展趋势表明,亚低温有望成为治疗HIBD理想疗法之一.现将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先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疗中常见的皮肤损伤,传统治疗方法创面恢复较为缓慢.2001年1月~2002年5月我院采用金因肽加雷弗奴尔、庆大霉素治疗急性Ⅱ度放射性皮炎32例,并与同期用传统方法治疗13例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晶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近年研究发现PD病人除震颤、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等主要征象外,部分病人还出现视觉传导通路损坏[1~3],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PD视觉电生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何建明;许永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肠破裂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外伤之一,本文收集1990~2001年11年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86例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凌辉;陆昌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1973年Gay成功应用冷钾停跳液以来,传统的低温便成了心肌保护的重要措施[1].国内外专家对心停跳液的成分、浓度、温度、pH值、加入各种中西药物、灌注、流量、压力和剂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都局限在心脏停跳、心肌经受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领域里[2].
作者:应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尿道灌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取喜炎平注射液2ml和5%的地塞米松注射液2ml加上生理盐水10ml,采用双囊四腔硅胶导管,行尿道灌注给药,1次/2d,15d为1疗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x2=3.9298,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尿道灌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体内吸收快、药效长、生物利用度高,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阮劲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真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受累副鼻窦共20个,上颌窦17个(85%),筛窦2个(10%),蝶窦1个(5%).CT表现为:窦腔内均见有不同程度的结节状、团块软组织密度影;14例(70%)在浑浊的窦腔内见斑点状高密度影或钙化灶;12例(60%)窦壁骨质增生硬化;1例(5%)上颌窦内壁骨质破坏.结论CT是诊断真菌性副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强;李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所处的镇面积小,人口不多,医院的规模、发展不及大镇,但急诊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前哨,对此,我院对急诊工作的开展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取得较好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徐见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