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妊高征的观察与护理

黎鼎娟

关键词:重度妊高征, 孕产妇死亡, 围产儿死亡率, 妊娠高血压, 产妇死亡率, 母婴安全, 发病率, 疾病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9.4%[1,2].轻、中度妊高征围产儿死亡率可高达33.9%~58.6%,孕产妇死亡率为4.69%,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原因[3,4].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又称重症胰腺炎,属高危急腹症.早期诊断易被忽略而延误,又因胰液的渗出损害邻近器官和造成微血管的栓塞,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可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56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6例,无1例死亡.外科手术治疗30例,均为重症胰腺炎,死亡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正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胎龄<35周,体重<17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出生第7d皮下注射rhEpo 250u/kg.d,1次/2d,每周3次,用药共5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均口服维生素E及铁剂.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输血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01).治疗组早产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rhEpo可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早产儿输血率.

    作者:潘新年;刘先知;陈少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妊娠糖尿病(GDM)系指以往未诊断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的妇女于孕期首次查出不耐糖的患者,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期,因孕妇碳水化物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改变所致[1].

    作者:包小娟;戴霞;黄秋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淀粉酶升高30例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淀粉酶升高可能并发急性胰腺炎,易发生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淀粉酶升高30例分析如下:

    作者:甘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左心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左心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的左心房粘液瘤46例,均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粘液瘤摘除术,2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5年,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2.2%.结论左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但应注意术后随访.

    作者:周华富;陈铭伍;何巍;廖寿合;覃家锦;冯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治疗性沟通技巧在肿瘤患者和家属中的应用

    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及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原因不仅是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刺激时,同样可以致病[1].

    作者:周翠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痰液常见病原菌培养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呼吸道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肉汤稀释法测MIC,通过Sceptor数码分析系统完成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在1260份痰标本中,培养出444株致病菌,其中G-杆菌160株,G+球菌196株,真菌88株.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6.3%;G+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71.4%;金葡萄球占总检出率的31.5%.由此推测下呼吸道感染以感染葡萄球菌为主.结论抗生素敏感率下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应该引起医药学界重视.

    作者:李国豪;雷秀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男性假两性畸形手术患者心态评估及护理对策(附2例报告)

    男女性别可根据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生殖腺结构、外生殖器形态以及第二性征加以区分[1].而性别异常的患者表现为外生殖器官或在形象上非男非女,或与其染色体性腺的性别不符.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性染色体为46xy,有睾丸,符合男性的定义.

    作者:廖美荣;黄一华;王红;莫美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HRCT及SCT 3D重建在耳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高分辨CT(HRCT)机及螺旋CT(SCT)机的问世,CT在耳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谢东;苏丹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对病人实施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病人健康意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复发、提高生命质量的举措,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江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病事件的调脂外作用

    近年来,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都证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statins,他汀类药物)不仅可调整血脂水平,而且可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作者:严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铜针留置加瘤体结扎治疗弥漫型血管瘤护理

    铜针留置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疗效好,手术痛苦少,简便易行,出血少,外貌和功能影响较少等优点[1],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大面积弥漫型血管瘤由于范围广,部位深,边界不清,虽经铜针留置术后肿块缩小,体位充盈减慢,但术后仍有部分区域复发[1].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铜针留置加瘤体结扎技术治疗弥漫型血管瘤26例,效果满意,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凌影;唐凤云;梁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院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大量应用到了临床,使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在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也充分体现到了它具有的优越性.医疗设备管理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而完善的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尤其重要.

    作者:姜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上、下颌骨内埋伏尖牙正畸矫治的探讨

    上、下颌骨内埋伏尖牙正畸临床较为常见,由于上、下颌尖牙生长发育的原因(3(+)3在4(+)4萌出后才萌出),尖牙的发育异常往往早期不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上、下颌骨内埋伏尖牙对上、下颌牙的正常发育有潜在危害,如果能够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可保持上、下颌前牙列的功能和美观,对牙颌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31例上、下颌骨埋伏尖牙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陈世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股骨髁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

    股骨髁部粉碎骨折,属AO分类C2、C3型.近年来此型骨折逐渐增多,治疗较困难,预后各家报道不一.

    作者:韦辉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改良经阴道切除非脱垂子宫10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及手术条件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子宫切除术已成为妇科常实施的手术之一.

    作者:董永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将29例高龄AMI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未溶栓组按AMI常规治疗,溶栓组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溶栓组临床再通率为63.6%,心力衰竭发生率:溶栓再通组为14.3%,未再通组为75%,未溶栓组为55.6%,后两组心衰发生率比溶栓再通组高(P均<0.05).病死率:溶栓再通组为14.3%,未再通组25.0%,未溶栓组27.8%.结论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MI可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覃学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社区门诊不同年龄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不同年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随机对436名社区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认知程度、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健康教育方式要求的问卷调查.结果97.94%患者认为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有不同的需求.结论社区人群不同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年龄、内容方式的层次差异,提示社区护士应针对所存在的差异做相应的效健康教育.

    作者:曾雪梅;陈健春;康成莲;吴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113例临床分析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但由于老年人基础病多,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病死率较高,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院5年来住院治疗的113例老年肺部感染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

    作者:李玉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对护患关系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十分重视人文服务,尤其是肿瘤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了解癌症患者对护患关系认知情况,以便正确运用交流技巧与癌症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我院于2002年1月至7月对41例癌症患者进行了护患关系认知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日惠;吕小红;陈丽君;陈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