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滕凤娟

关键词:病房, 危重病医学, 医疗设备, 医护人员, 生命体征, 人的集合, 加强医疗, 临床, 监测, 基地, 反馈, 捕捉
摘要:ICU又称加强医疗病房,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危重病人的集合地.ICU病房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的监测,以捕捉到有重要意义的、短暂的、早的瞬间变化,马上给予反馈.特殊的任务给从事ICU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995~2002年广西农村儿童肺炎死亡变化趋势

    目的了解广西30个卫Ⅵ项目县儿童肺炎死亡变化趋势及特点.方法对1995~2001年广西30个卫Ⅵ项目县66个监测乡18.84万5岁以下儿童进行肺炎死亡监测.结果肺炎仍是广西农村0~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占同龄儿童总死亡的25.12%.1995年0~4岁儿童肺炎死亡率为2404/10万,是全国农村肺炎死亡率的1.5倍,城市的9倍.7年来,0~4岁儿童肺炎死亡率降低73.7%(x2=295.22,P<0.001),但仍是广东农村儿童肺炎死亡率的2.6倍.肺炎死亡占0~4岁儿童总死亡比减少6.4%(x2=12.953,P<0.001);婴儿肺炎死亡占0~4岁儿童肺炎死亡的87.3%,构成比7年增加了27.3%(X2=45.237,P<0.001),其中新生儿肺炎死亡构成比增加16.7%(x2=20.128,P<0.001).结论增加贫困农村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投入,加强农村新生儿保健和提高农村婴儿肺炎医疗技术水平,是今后降低农村儿童肺炎死亡率的切入点.

    作者:梁继华;魏桐;赵尔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与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我院从1995年开展人工流产镇痛以来,先后使用异丙酚麻醉和笑气吸入两种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焕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对329例唇腭裂患儿的双向心理护理

    唇腭裂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我国的发生率为1.82%[1].我科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唇腭裂患儿329例,其中男246例,女83例,年龄小2个月,平均2岁11个月.

    作者:莫苍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派瑞松霜治疗尿布皮炎48例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复方达克宁霜)是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由硝酸益康唑及曲安奈德组成的外用复合制剂,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等特点.1999年11月以来我们用派瑞松霜治疗尿布皮炎获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48例总结如下.

    作者:杜晓红;李放娟;房思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3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生殖器炎症占43.2%,非器质性病变占28.4%,恶性肿瘤占9.3%.结论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器炎症,但随着年龄增长、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莫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结核患者PPD皮试反应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状况.方法对27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作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APAAP)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27例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阳性例数为21例(7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所有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1);肺结核患者组组间比较,PPD试验阳性与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PPD试验阳性组中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及强阳性组间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PPD试验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尤为明显,免疫调节治疗将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动态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抗结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亲情爱护在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人们在生活中少不了亲情的关怀和爱护,特别在患病或遇到困难时,亲情更显示其的重要性.本人在十几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体会到除了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护理外,亲情的作用在患者的康复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亲情的呼唤对病人的求生欲望和战胜病症的信心有极大的作用.

    作者:林正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机体免疫力下降,经常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使陈旧性结核病灶复发或感染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则非常容易误诊或延误治疗[1].现就我科1990~2002年收治的45例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覃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71例狼疮性肾炎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各种类型病变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171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WHO1982年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结果病理类型以Ⅳ型LN多,占52%,其次是Ⅱ型(22%)和Ⅴ型(16%),Ⅵ型少(0.6%).各型病变中以Ⅳ型重,皮肤浮肿是各型LN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Ⅳ型和Ⅴ型LN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Ⅰ、Ⅱ、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作者:莫维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心脏移植

    1967年12月在南非医师Bamard进行第1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后数天,美国医师Kantrowiz为1例患爱泼斯坦畸形的17天新生儿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存活6小时[1].由于存在感染及排异反应,多年来心脏移植得不到推广[2],直到1981年,仅开展极少小儿心脏移植手术.

    作者:陆卫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护理

    内镜下息肉摘除术是在内镜直视下借助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等各种辅助设备切除胃肠道息肉.它不仅有治疗作用,更具有诊断价值,这是因为单纯活检阴性也不能排除息肉有无癌变.因其切割,止血可同时进行,不需麻醉,损伤小,痛苦少,具有快速,安全,简便等优点,因此它是临床上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科于1999年已广泛开展此技术,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89例痰菌阳性肺结核合并肝损害的诊治体会

    痰菌阳性肺结核治疗本身就比较困难,在此基础上如再有肝功能异常就会更加困难.我们近年来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临床探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移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述中医择时服药及辨证护理

    择时服药是以中医时辰学说为指导,通过选择佳时间用药,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复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中医的服药时间不太重视而且相当刻板,不分疾病种类、病情轻重缓急,均按每日1剂,水煎,上、下午各服1次的模式进行,而且对用药后护理也重视不够,均有碍于提高临床疗效.为此,笔者就如何确定服药时间以及服药应配合的恰当护理,作一疏理.

    作者:常(王乐)匀;唐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1例酒后膀胱破裂患者的护理

    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是解决病人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护士的专业行为[1].

    作者:廖君娟;苏依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多端、病死率、致残率高,严密观察病情是把握抢救时机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现就本病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磨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报告书制作规范化的探讨

    卫生检验是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日常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卫生检验工作面向社会,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是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参与市场竞争,利用自身优势拓宽生存空间的发展趋势,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

    作者:陈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之我见

    20世纪70年代末,为遏制当时人口的急剧膨胀,适应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伴随着计划生育事业的兴起应运而生,经广大计生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欧乃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教学管理员在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临床教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培养.本人兼职教学管理员工作多年,在临床带教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粗浅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农月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治疗新生儿自发性气胸1例

    新生儿自发性气胸临床罕见,原因不明.严重的气胸可引起呼吸困难,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于2001年11月成功的抢救了1例新生儿自发性气胸,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与肺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SN-682型放射免疫γ仪计数仪,对50例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分别测定血浆ET含量,并与50例正常人血浆ET含量进行对照.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及缓解期患者(P<0.05),并与肺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内皮素与肺心病病情密切相关,是反映肺心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

    作者:柴振鲁;戴惠丽;苏瑞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