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藏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冯萍晖;昭列

关键词:藏西医结合, 治疗盆腔炎, 药物副作用, 妇科常见病, 西医治疗, 疗效, 辨证诊治, 抗生素, 复发率, 多发病, 藏医
摘要: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单纯西医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彻底根治,复发率较高,同时存在疗程长、药物副作用较大等缺点.我院1990~2002年间共收治盆腔炎124例,通过藏医辨证诊治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亲情爱护在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人们在生活中少不了亲情的关怀和爱护,特别在患病或遇到困难时,亲情更显示其的重要性.本人在十几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体会到除了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护理外,亲情的作用在患者的康复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亲情的呼唤对病人的求生欲望和战胜病症的信心有极大的作用.

    作者:林正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波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舌扁桃体肥大的体会

    1998年8月至1999年7月我院采用微波联合服口炎清颗粒治疗慢性舌扁桃体肥大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AO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AO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有43例术后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3.2%,疗效肯定.结论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战和;李海涛;容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妊娠糖尿病(GDM)系指以往未诊断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的妇女于孕期首次查出不耐糖的患者,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期,因孕妇碳水化物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改变所致[1].

    作者:包小娟;戴霞;黄秋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治疗心衰疗效观察及护理

    2000年1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采用微量静脉输液泵泵入多巴胺、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疗效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凤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3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生殖器炎症占43.2%,非器质性病变占28.4%,恶性肿瘤占9.3%.结论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器炎症,但随着年龄增长、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莫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胆管结石合并感染误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8岁.反复发热、寒颤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因受凉后反复发热(39℃~40.5℃)、寒颤、乏力,无腹痛,食欲及大小便正常.

    作者:梁福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保留贲门的近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15例报告

    目的探讨M区、MC区进展期胃癌行保留贲门的近全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进展期胃癌行保留贲门的根治性近全胃切除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人无手术后死亡,无贲门空肠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严重贫血发生,仅2例(13.3%)出现返流性食管炎症状.结论保留贲门的近全胃切除术符合根治要求,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和倾倒综合征,减少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会.

    作者:廖丹;韦向京;兰祖秀;韦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述中医择时服药及辨证护理

    择时服药是以中医时辰学说为指导,通过选择佳时间用药,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复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中医的服药时间不太重视而且相当刻板,不分疾病种类、病情轻重缓急,均按每日1剂,水煎,上、下午各服1次的模式进行,而且对用药后护理也重视不够,均有碍于提高临床疗效.为此,笔者就如何确定服药时间以及服药应配合的恰当护理,作一疏理.

    作者:常(王乐)匀;唐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48例新生儿高胆素血症的血清胆红素值及B/A比值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水平.方法测定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计算B/A比值.将患儿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并将其测定结果作比较.无胆红素脑病组又按病因分为溶血、感染、母乳、围产因素组.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男性为68.9%、女性为31.1%,男性高于女性(P<0.01);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比较中,血清胆红素值和B/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胆红素脑病的各组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的为溶血组(40.9%),血清胆红素值高的为溶血组[(291.1±120.6)μmol/L].结论检测血清胆红素、B/A,可为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提供数据信息.

    作者:符宝铭;周春浪;欧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胰岛素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伴有高血糖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胰岛素治疗伴有高血糖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血糖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高血糖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并且治愈率高,死亡率低.结论胰岛素治疗伴有高血糖的急性期脑出血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盛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结核患者PPD皮试反应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状况.方法对27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作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APAAP)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27例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阳性例数为21例(7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所有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1);肺结核患者组组间比较,PPD试验阳性与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PPD试验阳性组中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及强阳性组间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PPD试验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尤为明显,免疫调节治疗将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动态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抗结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亚低温在脑出血微创术后的应用和护理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研究表明,亚低温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颅脑损伤的死残率[1].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应用亚低温对于32例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进行联合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玲;容红兵;张绮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刺五加和弥可保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例报告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体神经和自主神经损伤.在确诊1年的糖尿病病人中,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为7%,而病程在25年以上者,发病率达50%,如果包括亚临床的神经病变,发病率则高达90%.目前对这种常见病症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2002年以来我们用甲钴胺注射液(商品名弥可保)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玄振来;白文源;郑秋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芬太尼伍用普鲁卡因用于PCIA疗效观察

    目前,吗啡和芬太尼作为术后镇痛主要药物,无论是经静脉或硬膜外给药,在剂量足够的条件下,可使90%左右的病人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1].硬膜外给药,用药相对少而镇痛完善,但尿潴留机会增多;静脉给药,常伍用一些镇静药以加强芬太尼的作用,减少用药量,但随之而来的中枢副作用增加.我院在不改变芬太尼浓度情况下配伍应用0.25%普鲁卡因应用于PCIA,效果满意,减少了并发病症和副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雪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钙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析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状态,极易发展为AMI或心脏性猝死.UAP的病理基础多与动脉硬化斑块的破裂及附壁血栓形成有关.其治疗手段近年不断发展,对UAP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已基本确认,但是否采用溶栓治疗至今意见不一.我院对UAP患者35例入院后采用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小剂量尿激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护理

    内镜下息肉摘除术是在内镜直视下借助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等各种辅助设备切除胃肠道息肉.它不仅有治疗作用,更具有诊断价值,这是因为单纯活检阴性也不能排除息肉有无癌变.因其切割,止血可同时进行,不需麻醉,损伤小,痛苦少,具有快速,安全,简便等优点,因此它是临床上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科于1999年已广泛开展此技术,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股骨髁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

    股骨髁部粉碎骨折,属AO分类C2、C3型.近年来此型骨折逐渐增多,治疗较困难,预后各家报道不一.

    作者:韦辉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IPF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炎症导致损伤和纤维化.

    作者:黄冠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对329例唇腭裂患儿的双向心理护理

    唇腭裂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我国的发生率为1.82%[1].我科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唇腭裂患儿329例,其中男246例,女83例,年龄小2个月,平均2岁11个月.

    作者:莫苍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