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宪
我院近年来在小儿全麻气管内插管术中发生气管导管脱出2例,报道如下.
作者:郑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房颤的临床特点和近年来房颤在发病机理及治疗上的进展,房颤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结合近年文献,对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循证医学的产生20世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临床医生越来越注重临床科研方法学问题.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在这些国家开始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并开展了大量单中心及多中心RCT临床试验,引入了更先进客观的Meta分析.这些多中心临床试验所得出的结论与药理学实验的结论有所不同,很多从理论上应该有效的疗法被临床试验证实无效,很多过去认为无效或疗效一直不肯定的方法被证明有效.上述情况使临床医生开始意识到,临床决策应以临床的宏观证据为依据.
作者:陈斌冠;赖晶红;陈长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肱骨近端骨折伴肩肱关节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上也比较困难.我们从1992年至 1999年共收治此类患者5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金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胃心综合征临床报道较少,作者将近三年来临床诊治的22例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作者:杨俊玉;高振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85年2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271例,现就停跳与不停跳下行VSD修补的选择及残余漏发生原因和防治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邓盛;刘邕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3年6月~1999年6月我院应用尿道膀胱镜经膀胱电灼术治疗后尿道瓣膜症,术后效果良好,症状显著改善,复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后尿道梗阻明显减轻,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宝笋;尤剑鹏;覃承桂;蒋波;柳宏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穿透性角膜移植是对于角膜瘢痕、圆锥角膜、角膜化脓性感染、角膜溃疡等一些病症, 经药物治疗无效后所采取的后手段.1997年3月至2000年8月,笔者在科威特的AL-BAHAR眼科中心手术室工作.由于经济的发达和完善的医疗设施,手术室每星期都做2~3台角膜移植术,有时候多达4台.现将所有配合的87例单纯性P.K.P手术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邓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4年1月~2001年6月用髓内针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华;卜波;陈伟强;黄祖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包积液穿刺改良放液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68例采用改良放液方法,即首次抽液300ml,以后每次尽量抽尽液体至抽不出为止,每1~2天1次;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穿刺放液疗法,两组的病因学治疗相同,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穿刺的次数和积液消失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穿刺次数及积液消失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为少(P<0.01),两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心包穿刺放液疗法确能缩短病程及提高疗效.
作者:王建明;程世开;陈辉;阮国永;黄国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再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6例(93眼)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48眼和对照组45眼,治疗组除用西药外,还服用中药,随访14~32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1.25%,对照组为48.89%(P<0.05);复发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36、9/22,P<0.05.结论补散法能提高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的治愈率,并能防止复发.
作者:孙建西;邢素珍;黎莉;于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保存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冠折裂的治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作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羟基磷灰石丁香油碘仿糊剂治疗冠折裂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迪好;王绪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异位妊娠,我们在临床中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彩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MIM 161550)是一种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 据WHO的粗略估计,80%的NPC发生在中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鼻咽癌是一种多基因病(po lygenetic disease),其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饮食、微量元素及EB病毒感染等) 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亦有试验认为病因涉及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NPC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东南亚一些国家发病率较高,在北非和爱斯基摩人中也有高危人群,许多NPC患者具有家族患病史[1],有明显的种族性家族聚集性及地域性特点, NPC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较对照组高6.84倍,故认为遗传因素较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目前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NPC具有某些基因的遗传易感性.连锁分析证明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uman l eukocyte ant igen,HLA)和编码细胞色素P4502E1酶基因(Cytochrome P4502E,Cyp2E1)是NPC的遗传易感基因.本文就有关NPC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秦岭;李龄;王安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工气腹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利用气胸箱将过滤后的空气注入腹腔,迫使膈肌上移,挤压过度膨胀的肺,使之缩小.相当于双侧肺的全面减容,随着膈肌活动度的增加以及残腔的减少,有效通气量增加,协同腹膜的呼吸作用,病人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应用该法治疗159例,除2名病人未能坚持且无法随访外,其余病人肺活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膈肌上移2~3个肋间,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真;马传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3年1月至2001年1月,我院收治64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以果糖二磷酸钠结合一般疗法综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32例,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进;唐少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方法 96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64例 ,无左室肥厚组32例,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QTd、QTlcd的测定.随机选出4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另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血压降至理想水平6个月后复测QTd、QTlcd. 结果 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 ;2.氯沙坦治疗6个月后左室肥厚逆转、QT离散度明显缩小.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加有关;氯沙坦可明显减小高血压左室肥厚程度及QT离散度 ,从而减少心脏病事件发生率.
作者:薛晶;李中言;陈丹;李香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脐带绕颈可造成脐带血流受阻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或围产儿死亡,已引起产科学者的重视.现将2000年1~12月86例脐带绕颈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黄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急诊骨科外伤病人的伤口Ⅰ期愈合的关键在于及时严格伤口清毒及清创.我科对185例患者在急诊骨科清创术中应用1‰新洁尔灭溶液严格消毒清创,Ⅰ期愈合率为95%,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自景;王海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高压注射器团注法配合螺旋方式扫描,能使病变强化效果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提高诊断水平.但高压注射器团注法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将造影剂注入静脉血管内,此法与以前的手法注射相比,注射速度快,注射量大,因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现就如何更好地使用高压注射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作者:蒋文枫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