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管理

刘淑芳;段洪云

关键词: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领导重视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知识欠缺,观念陈旧,防护设施不全和意识淡薄.结论: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管理,并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家庭氧疗的护理体会

    慢性肺心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以肺心功能不全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近3年来我院对5例肺心病缓解期病人开展了家庭氧疗及有关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秀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老年长期住院病人突发气道梗阻死亡原因分析及其防范

    突发性气道梗阻是临床急症,常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对我院228例老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重点分析因老年突发气道梗阻死亡的临床变化特点及其常见原因,对气道梗阻突发事件提出预见性防范措施,供临床参考.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手术中患者并发体温过低的处理及预防

    围手术期病人可以因多种因素发生体温的变化,在术中及术后体温下降及体温恢复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改变.如果术中并发体温过低,会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产生抑制作用,给麻醉管理和术后的恢复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了解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及处理,现简介如下:

    作者:程显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老药新用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气道广泛的可变性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的特点.近来发现,一些非平喘类药物有控制哮喘发作的疗效,值得在常规治疗哮喘药物无效时应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杨国林;杨苏;张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效果.方法:将58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康复效果好,值得县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逊炵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调查分析

    本文就我院门诊药房2005~2006年两年间的中、西药处方书写中易出现不规范情况做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师、药师的专业和法律意识.

    作者:李黎;段士朋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精神病伴双下肢肌肉萎缩1例的护理报告

    2005年5月15日我科接收了1例精神病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医治,在家里用铁笼关了6年之久.病人所处的活动空间狭小,运动量小,年久导致双下肢肌肉肌萎缩,不能行走,入院时间只能爬行.我科经过9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痊愈出院.现将护理过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盛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浅谈耳聋及其治疗和预防

    当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或(和)感音部分或(和)听神经或(和)其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听功能出现障碍时,即发生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称为耳聋.程度较轻的耳聋有时也称重听,显著影响正常社交能力的听力减退称为聋,因双耳听力障碍不能以语言进行正常社交者称为聋哑或聋人.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主要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的临床调查表明,明显听力障碍者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10%.

    作者:蒋秀芬;关守荣;侯爱国;张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门诊治疗室预防护理差错的两大要点

    为预防门诊治疗室的护理差错,必须抓好护理文化建设和护理制度建设.护理制度建设是个老课题,都比较重视,建设得比较完善;护理文化建设内容比较广泛,但普遍重视不够,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吕廷娟;董水霞;刘德臻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肿瘤患者细菌检测及耐药性512例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状况及抗生素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512例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进行病原体分析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医院感染菌株以G-菌为主,占67.70%,其中大肠埃希菌比例高为25.39%,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为19.90 %;真菌感染占18.16%;G+ 菌占15.61%,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7.42%).结论: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方芳;郝峰;杜晓艳;鞠晓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造影剂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增强扫描在CT 检查中有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影像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与之相适应的造影剂在临床上的使用更为广泛和普遍.我院从2000年至今使用65%碘海醇新型造影剂,更符合临床要求,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造影剂不良反应难以避免,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注意事项及对策,从而提高了应用范围,减少其不良反应,达到了诊断效果.

    作者:袁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食管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时,就会产生多种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及情绪波动等,从而加重其心理痛苦.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变化与癌症的康复预后密切相关.所以,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延长生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大幸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25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经过全面、细致动态的连续护理过程,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方法:通过加强呼吸道管理.重点把好预防感染、喂养、保暖关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5例早产儿,除2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22例均健康存活出院.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加强护理、观察病情是协助诊断和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丁凤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阿片类药物在中重度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高达80%以上,当疼痛加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1].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镇痛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原则指出:中度疼痛首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并可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目前,对阿片类镇痛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过度恐惧,是干扰临床合理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主要障碍因素,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正确认识和应用阿片类药物.

    作者:李婧;侯静茹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管理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领导重视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知识欠缺,观念陈旧,防护设施不全和意识淡薄.结论: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管理,并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刘淑芳;段洪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53例,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加强心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香臣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民族舞及汉族秧歌舞对中青年女性的身心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舞蹈活动得到迅猛发展.晨曦暮霭之时,城乡到处可见为愉悦人生、健康自我而翩翩起舞的人群.舞蹈中以中青年女性为多,从手舞足蹈中焕发出由衷的喜悦、阳光般的笑容和从未有过的青春活力.当今,时代的群众舞蹈艺术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的形象标志.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巧用输液调节器夹闭鼻饲管

    护士在鼻饲过程中抽取较黏稠的鼻饲液时,单手不易操作,且易造成污染或浪费.此外,为防止空气的进入,通常要反折胃管,操作很不方便.用消毒后的输液调节器夹闭鼻饲管再行鼻饲的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颖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静脉麻醉无痛与有痛吸宫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下与非静脉麻醉下吸宫流产术的效果.方法:择终止妊娠60例停经45~55天初孕妇女.按志愿分组,实验组(A组)静脉予芬太尼0.1mg/kg、异丙酚2.5 mg/kg ,对照组(B组)无任何药物.两组分别行吸宫流产术,观察宫口扩张状态、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宫流产术实施静脉麻醉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护士沟通技巧在履行告知义务时的应用

    病人在住院期间有权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信息,有权选择医务人员和治疗方案.在护理活动中如何正确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其中沟通技巧很重要,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月琴;毕美荣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