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尔闻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并发症.方法以体重增长为指标,监测肝肾功能的改变 ,对实施静脉营养组与相应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外周静脉营养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结论外周静脉营养能维持危重新生儿的体重增长与血浆白蛋白, 对危重新生儿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开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时常需由股动脉穿刺并插入血管鞘管,但在术后拔管时,常由于病人局部疼痛、情绪紧张等而发生迷走反射[1],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时如不及时处理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拔管时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少云;梁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神经内分泌激活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国际上进行了很多大规模、随机双盲、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除洋地黄以外的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长期应用均可加重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原因是它们不能抑制甚或加重心衰时的神经内分泌异常,而凡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药物均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根据循证医学,就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抗神经内分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胡世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鲁力;孙斌;肖德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钱才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手术切口感染是院内感染的常见部位之一,了解手术切口感染的状况及原因分析,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是降低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作者对本院发生的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和耐药情况.方法 MRS鉴定采用琼脂筛选法,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165例前列腺液共检出92株葡萄球菌,金葡菌、表葡菌、腐葡菌分别占25.0%、72.8%、2.2%,其MRS检出率分别为39.1%、55.2%、50.0%.表葡菌多见于病程≥6月组,占83.6%;金葡菌多见于病程< 6月组,占60.9%.病程≥6月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病程<6月组(P<0.01).MRSA、MRSE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性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表葡菌(MSSE).结论前列腺液MRS的检出率较高,表明其耐药程度十分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谭斌;王建华;张曙光;杨文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SMMC-7721细胞诱导耐药培养中电镜形态的改变.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MMC-7721及SMMC-7721/ADM 细胞P-糖蛋白表达;用电镜观察SMMC-7721及SMMC-7721/ADM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随着培养液中阿霉素浓度的递增,P-糖蛋白表达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培养液中阿霉素达一定浓度时,与SMMC-7721细胞相比SMMC-7721/ADM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多核巨细胞增多,内质网增多.结论随着P-糖蛋白表达量的增加 , 细胞内质网明显增加,说明SMMC-7721细胞形成耐药细胞株SMMC-7721/ADM后结构形态发生改变.
作者:魏志霞;田韧;张保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林月群;邓蓓梅;何孔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不全辅助少量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以0.35~0.5mg/kg 的氯胺酮应用于80例硬膜外阻滞不全的剖宫产术(B组),观察Bp、HR、RR等的变化及1min Ap gar值,评价麻醉效果,并与硬膜外阻滞完善、效果良好的A组相比较.结果静注氯胺酮后产妇进入全麻状态,完全无痛者达95%,手术操作顺利,术毕均能唤醒.与A组比较,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显著差异.胎儿娩出前B组无低血压发生.两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不全时 ,辅助少量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可增强麻醉效果,对母、婴无影响.
作者:彭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覃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魏训江;苗守华;董立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李曼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acute hibrid or mixed leukemia, HAL)又称杂合性白血病,其特征是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这组疾病具有髓系和淋巴细胞系的双重特点[1,2,3].一般认为此类型白血病罕见,治疗棘手,生存期短, 预后凶险.如何准确诊断以便选择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国内外有关文献复习综述如下.
作者:覃桂芳;谭春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覃建宏;邱国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肿瘤光动力疗法(Photodymamic therapy,PDT)是指利用光敏剂选择吸收并潴留于肿瘤组织,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发出特征荧光用于诊断,另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诱发光化学反应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医疗技术.PDT问世以来已有30多年历史,因其有效、安全和相对低成本,先后被许多欧、美国家和日本定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 我国也将其列为肿瘤诊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黄卓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从事小儿麻醉的医师,必须熟悉小儿特点,一方面,小儿各器官系统功能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又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因而麻醉时应把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熟程度的特点 ,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
作者:蓝雨雁;胡振快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肾癌是肾脏常见的恶性肿瘤,且以肾细胞癌为主.因其来自肾实质,又称肾实质癌.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尤其是CT的临床应用,使肾脏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大大提高.笔者搜集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病例,重点讨论其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以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黄容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自1997年6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采用一对一教育和小组式教育两种形式及口头教育、书面教育、形象教育、示范教育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平;金献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卢应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