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侧隐睾多睾畸形异位1例报告

罗成群

关键词:隐睾, 畸形, 异位, 病例介绍, 腹股沟, 阴囊, 男性, 患儿, 包块
摘要:1 病例介绍患儿,男性,13岁.因左侧阴囊空虚右侧腹股沟部包块3年于1995年11月13日入院.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脑验光与主观验光的对比分析

    电脑验光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1~4],它吸引了众多的配镜者,城市的眼镜店目前往往首先采用电脑验光,然后进行主观试镜,后给予配镜处方.为弄清电脑验光与主观验光的准确性,笔者与我市精益眼镜行合作,抽取电脑验光打印数据与配镜处方(主观验光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勤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适应症

    肝胆管结石(亦称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其发病率占胆石症的20%左右.本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经过复杂多样,由于结石在肝内分布的范围不同,或伴有肝胆管及肝脏病变的差异,对手术效果影响很大.国内自从黄志强[1]首先施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以来,单独或联合应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已在临床上普遍开展,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2].本文就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适应症予以综述.

    作者:马小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与试剂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试剂对VCA-IgA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批号之试剂盒分别检测同一批血清或同一批人群不同时期血清的VCA-IgA,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①同一批血清用不同试剂盒检测结果完全相同占35.58%和35.59%,完全相反占15.38%和13.56%,差异一个滴度占28.85%和36.44%,差异二个滴度以上占20.19%和14.41%;②同一人群不同时期血清因用同一厂家不同批号试剂,所得结果完全相同占36.99%,完全相反占13.70%,差异一个滴度占32.88%,差异二个滴度以上占16.43%;③广东C试剂盒无论是检测同一批血清,还是检测同一批人不同时期血清,所得阳性率及其滴度均显著高于广西出品的试剂盒.结论①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检测结果可能差异很大;②一个医院应相对稳定使用同一厂家试剂盒;③对比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抗体变化,应用同一批试剂同时检测,才具有良好的对比性.

    作者:梁新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体会(附71例报告)

    食物中毒以发病急、病人多为其特点,这给急诊抢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急诊科1996年8月至1998年9月,三次共接诊因进食含有机磷农药蔬菜引起急性中毒7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声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青岛市市南区四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分析

    青岛市市南区是山东省的0~4岁儿童生命监测点.现将1991~1996年儿童生命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指导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实现<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化纲要>目标提供资料.

    作者:周茂琴;袁欣芝;马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腹内脏器损伤153例治疗体会

    腹内脏器损伤病情复杂凶险,如诊断治疗不准确及时,将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腹内脏器损伤153例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余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IL-6的观察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与同期11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血IL-6含量.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血IL-6浓度增高,其均值±标准差((-x)±s)为(432.23±256.84)ng/L,对照组为(28.82±9.66)ng/L,P<0.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增高,白细胞介素-6可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钟丹妮;刘悠南;秦雪;刘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以阿霉素为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致癌痛的疗效观察

    疼痛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WHO把控制癌痛列为癌症综合规划中的四个重点之一.如何减轻肿瘤患者因疼痛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是当前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课题.我科1995年元月至1998年12月应用以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合并癌痛的中晚期肿瘤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54例病人化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陆艳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治疗脑梗塞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疗效分析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居其它疾病之首[1],而脑梗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选用合适的药物改善患者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预防及治疗脑梗塞都非常重要.现收集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应用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联合治疗脑梗塞60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蒙光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络合碘在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2年元月至1998年8月采用络合碘(湖南医科大学防疫制品厂生产)、新洁尔灭(国营南昌杨子洲制药厂生产)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并进行临床比较,发现络合碘组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庆初;黄东兴;古世堂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5例胃结石的X线诊断

    胃结石的各地发病率不一,据有关资料和文献,多为个案及短篇报导,国内大宗病例报告甚少,然而对本病忽视易造成误诊.近年来,人们食用柿果、山楂、枣果等逐渐增多,导致胃、肠内结石形成就相应增多,尤以胃石常见.为了总结经验,减少本病的误诊率,笔者报告经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手术确诊的5例胃结石分析如下.

    作者:陆业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目标教学与药理专题讨论课

    目标教学在我校已展开较长时间,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整个目标教学过程中均受到学生的好评,不但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作者在目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其他讲课形式的尝试,同样收到较好的效果,其中之一就是专题讨论课形式.

    作者:张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静脉桥接修复上肢神经缺损4例报告

    由于自体神经移植在修复粗大或长段神经缺损时,存在移植神经来源困难和粗细不匹配等问题,使自体神经移植受到了制约.为寻求能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材料,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国内尹维田等[1]于1990年作了应用静脉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报道.我们根据报道,结合实际情况,从1992年以来应用自体静脉桥接修复上肢神经缺损4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庆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银杏叶片治疗老年高粘滞血症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银杏叶片治疗老年性高粘滞血症30例,着重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美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本院从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间收治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183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杜淑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发热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例1男,40岁,工人.1998年3月16日初诊.主诉:发热头痛两天.因劳动身热汗出,解衣当风贪凉,即时喷嚏频作,鼻塞流涕,当晚即发热恶风 ,头痛身累,咳嗽咽痛,自服速效伤风胶囊,效果不显.次日病情加重,发热较著,口渴欲饮,头部胀痛,咽痛而干,咳嗽痰黄,鼻塞,流浊黄涕,微恶风,全身不适,特来就诊.诊见:舌尖边红,苔薄微黄,脉象浮数有力.

    作者:钟朝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的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是日益重要的医疗保健及社会问题.据美国统计,全国共有骨质疏松患者2000万人,主要为绝经妇女和男性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有增高的趋势.临床上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如骨密度测量有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量X线放射检查(DEXA)以及定量计算机断层摄影(QCT)等来测量骨矿物质密度(BMD),其准确性大大提高.作者就国内外骨质疏松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雍军光;阮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血液透析滤过(HDF)是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HF)同时进行,通过弥散和对流作用,能有效清除较多的大、中、小分子尿毒物质.有学者认为HDF是未来十年选择的透析方法[1].我院从1998年12月至1999年3月对1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48例次HDF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莲;钟荣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概况

    牙本质敏感症是口腔科常见病症,其产生机制尚未十分清楚,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短期有效,远期欠佳.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林月群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附7例报告)

    随着头颅CT的普遍应用,发现两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的病例有所增加,我院经临床及CT确诊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