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覃绍明;卢军

关键词:心肌梗塞患者, 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塞, 发生率, 住院病死率, 预后影响, 临床表现, 休克, 心衰
摘要: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塞(AMI)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对178例AMI中合并AVB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AMI合并AVB的发生率和转归,并比较AMI合并AVB与否的住院病死率、休克和心衰发生率,了解AVB对AMI预后影响.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尿道下裂临床治疗进展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其开口位于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的途径上,而阴茎腹侧的皮肤缺少,系带缺如,背侧包皮堆积如帽状.近年来尿道下裂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往尿道下裂的手术被视为极困难手术之一,失败率较高,病人一再手术,医生与病人均无信心.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已使手术结果大为改善.现就尿道下裂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杨体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中剂量特尔立(rhGM-CSF)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剂量特尔立(rhGM-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化疗过程中白细胞降至正常值(4.0×109/L)以下时入组,并作为对照周期.其后的化疗周期中末次给药48小时后皮下注射rhGM-CSF(150ug/(次.天).结果 rhGM-CSF能明显减轻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缩短白细胞在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及恢复到正常值以上的时间,对血小板的变化影响不大,毒副反应轻微.结论使用特尔立(rhGM-CSF)安全、有效,可作为肿瘤化疗有价值的辅助药物.

    作者:何流;张宏星;巨爱平;张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女阴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女阴尖锐性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近15年尖锐湿疣的患者已增长10倍,我国的发病率居于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1].有关治疗方法及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院门诊从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治疗女阴尖锐湿疣155例,其中104例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经过3~12个月随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甲巯丙脯酸、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重度心衰6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慢性肺心病重度心衰118例,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两组:联用组60例,采用甲巯丙脯酸(CPT)合并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单用组58例,采用CPT口服.结果表明,联合组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石之雄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卡斯迈欣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65例疗效观察

    卡斯迈欣片(克拉霉素)是一种新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衣原体、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我们于1998年元月~1999年元月应用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斯迈欣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6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萍;程敏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痢特灵致小儿急性溶血29例临床分析

    我科1988年至1998年共收治因服用痢特灵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29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9例中男24例,女5例,年龄小4个月,大9岁,以2岁以下居多(20例),占69%;农村27例,城镇2例.口服痢特灵总量:小0.1克,多0.9克,以0.6克较多;23例为超常规剂量2~5倍.

    作者:黄宏坤;谭丽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经阴道LPS子宫切除术前、术后的护理

    80年代初国内学者提出了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即经阴道LPS子宫切除术).该手术具有失血少、腹部无伤口、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我科于1996年起对43例适应症患者施行了LPS阴式宫切术,均获成功,经我们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宝良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巨型肺癌的外科治疗(附56例报告)

    1985年1月至1987年底,我科手术治疗巨块型肺癌(直径≥6cm)69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原发型支气管肺癌284例之24.3%,其中56例获手术,切除率为81.2%,现报告于下.

    作者:莫金权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与疾病

    近年来,细胞凋亡(apoptosis)分子机理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中一个十分新颖、受人关注的热门课题.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周期的终生理过程,它对生物个体的发育、存活以及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规律异常,会给人类造成许多疾病.涉及凋亡调节和执行的基因产物对于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是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它们使许多疾病的治疗获得新的希望.本文复习文献,对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学及生化特征、调控基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做一概述.

    作者:于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3例重度砷化氢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1998年5月6日,某冶炼厂工人在清理反射炉内炉块(含砷7.38%)时,因炉内温度较高,工作30分钟后用水浇炉内降温,随后有两位工人操作约60分钟,一位工人约20分钟,因吸入过多砷化氢气体而导致中毒,事故后我们中毒科收治了3例急性中毒患者,经抢救全获救,现将抢救过程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鸿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症的敏感技术,我们用定量PCR检测14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并对其中部分病例作前C区1896位变异的检测,以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

    作者:严迎娣;唐锡尔;陈离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体外震波与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分析

    1995年8月至1998年8月,我们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并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使全部病例排净结石而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宗泉;韦新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围产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胎粪吸入综合征(简称MAS),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将有胎粪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我院1980年元月至1999年3月期间,在围产期Ⅱ死亡尸检1760例中因(MAS)致死160例的发病原因及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谢希锦;周作昆;莫云;黄亮英;苏礼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脑梗塞38例的疗效观察

    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我院用降纤酶治疗38例脑梗塞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8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经头颅CT检查证实,除外脑出血.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昏迷病例.治疗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8.4岁,病程均在12小时之内,其中25例在6小时内,38例中,上、下肢肌力为0级24例;上肢肌力0级下级肌力2级6例;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3级5例;上、下肢肌力4级3例.

    作者:莫杏鸾;黄灿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胃肠道癌肿的化学治疗

    胃肠道癌肿占国内癌肿发病及死亡的首位[1].由于其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CT、B超对早期的胃肠道癌无显著的分辨率,虽然内窥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钡灌肠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由于受操作者水平及技术熟练程度、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较易漏诊,形成了国人胃肠道癌肿病人就诊时以进展期居多的特点.目前对胃肠道癌肿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为主,综合治疗又以化疗为首选.化疗效果受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及机体的肿瘤负荷等因素的影响,现就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韩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DPK及DK用于小儿浅表手术麻醉效应的研究

    小儿浅表手术麻醉,通常采用安定--氯胺酮方法(DK).我们对26例患儿分别采用DK及安定--氯胺酮-异丙酚(DPK)麻醉,以观察其麻醉效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强;邹先明;韩蓉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急性甲亢性肌病16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可合并多种肌病.其中急性甲亢性肌病(ATM,又称急性毒性甲状腺肌病)为病情较为凶险的一种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延髓麻痹、呼吸骤停,死亡率高.我院自1996年3月-1999年4月收治了ATM16例.现将我们的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秦少珍;罗佐杰;李梅;钟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33例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分析

    新生儿窒息、缺氧,首先表现各脏器血液灌流量减少,从而引起各脏器损伤.为此,我科于1998年开展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变化观察.现将33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黄俊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死胎引产初步探讨

    近2年来,我院将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阴道置药引产,收到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我院1997年2月~1998年10月先后对住院经B超及临床检查证实死胎,孕20周~39周(年龄22岁~38岁,孕次不论),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及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症的死胎而要求入院引产患者.

    作者:陈玉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输浓缩红细胞致过敏性休克1例

    输浓缩红细胞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子宫肌瘤、中度贫血于1998年7月2日入院,拟行子宫全切除术.2年前,患者曾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而输血2次,入院时查:T36.5℃,P80次/min,R18次/min,BP16/11 kPa,Hb 60g/L,RBC 2.58×1012/L.术前输浓缩红细胞2u,当输入约20ml时,患者突然头晕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神志模糊、脉细数、R35次/min,BP 8/4 kPa.

    作者:周瑞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