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刘在冰

关键词:肺转移瘤, 临床应用价值, 鉴别诊断, 临床资料, 癌症患者, 总结, 困难, MRI
摘要:由于癌症患者日益增多,肺转移瘤也呈上升趋势,随着CT及MRI的广泛使用,其检出及诊断已不困难.自2000年以来收治肺转移瘤216例,现将临床资料及CT片进行整理、总结,探讨肺转移瘤的CT表现、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唇腭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治疗

    先天性唇腭裂儿童由于其颌面部的畸形,缺乏呼吸系统基本的防御功能,由此比正常儿童更易患呼吸道感染.本文通过对40例先天性唇腭裂小儿的分析,阐述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治疗.

    作者:范篆玲;马晓飞;唐银燕;刘淑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儿科医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科引起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两年间4 275次住院患儿家属中发生的28起医患纠纷,发生率为 0.65%.结果:这些起纠纷中虽然都未达到经济赔偿的地步,但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科室的正常工作,少数纠纷对医院产生了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患纠纷的根本,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所在

    作者:高凤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TSGF) 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定价值.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59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 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进行血清中TSGF检测,以判定疗效.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TSG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广谱性,对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智勇;张金娣;李兴华;季雪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胸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2004年5月~2007年3月采用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32例.结果:治疗后患者无术中死亡病例,38个病灶中完全消失33个,总有效率86.8%;减轻了毒副作用.结论: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效果仍然需要改善.

    作者:王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CL-90评定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态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恐惧、偏执,SCL-90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常模,女性对事件的反应态度较男性更强烈.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较差,必须进行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防止或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双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36例冠脉病变分析

    目的:分析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方法: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急检肌钙蛋白T、常规18导联心电图,入院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观察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发生率.结果: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心衰发生率39.1%(36/92),心律失常发生率69.6%(64/92),多支血管病变占93.4%(86/92);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正常患者心衰发生率13.6%(6/44),心律失常发生率36.3%(16/44),多支血管病变占22.7%(10/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异常常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预后差.

    作者:徐辉;房志华;肖志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结肠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分析

    目的:分析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7例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临床特征为术后出现局限性腹痛、腹部肌紧张、反跳痛等局部腹膜炎体征,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全部患者经禁食、补液、抗感染,卧床休息1~2d后症状完全缓解.息肉切除部位:3例息肉位于右半结肠,2例位于左半结肠,2例位于横结肠;切除息肉分类:2例为广基息肉,2例为小息肉,3例为大息肉.结论: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易误诊为肠穿孔,经保守治疗可完全痊愈,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切除息肉时选择适当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注意手术技巧等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莲梅;韩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氢质子波谱分析对脑膜瘤术后的评价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的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脑膜瘤病人在术前做常规MRI检查和术后7天、30天、90天后分别进行增强MRI和1H-MRS检查.所有的波谱在增强扫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西门子1.5 T超导磁共振,多体素相位矩阵扫描.检测每个病人脑膜瘤术后病灶强化中心区、强化周围区和正常参照区域的代谢物浓度.结果:术后7天、30天、90天以后相比较,在残留和复发的脑膜瘤中Cho/ Cr 升高, NAA/ Cr 减低, NAA/ Cho下降.NAA/ Cho、Cho/ Cr、 NAA/ Cr在脑膜瘤术后病灶强化中心区、周围区和正常脑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氢质子波谱与磁共振增强成像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与残留及复发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评价手术效果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恶性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后导管的护理方法及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20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同时实施化疗时,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的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120例患者均未发生因置管感染、阻塞等并发症而拔管.结论:预防感染和阻塞是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秦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抑郁症患者间歇期调查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间歇期的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方法:应用ADL、SDSS、MMSE量表对抑郁症间歇期的患者与健康人进行对照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间歇期的日常生活质量有轻度和明显障碍者、社会功能缺陷者、认知功能缺损者显著高于健康人.结论:抑郁症间歇期的患者存在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刘红霞;许丽荣;高美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抗精神病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精神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所致的副作用和体位的变化,往往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常伴有头晕、眼花、心慌、脉速、晕倒、摔伤甚至休克等症状.一旦发生,则严重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为此,本文对23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的体位性血压进行观察,提出护理和预防策略.

    作者:丁艳;吴皓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用曲克芦丁注射液,均为每日1次,疗程14天,两组均同时服用盐酸培他司啶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TCD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作者:张桂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诚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诚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强调诚信接诊、合理检查、真情用药、亲情回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董玉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5月~2005年10月,我科对186例乳腺癌患者在入院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以提高乳癌患者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淑美;周玲玲;田春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急性肺栓塞20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急症.本文回顾我院近5年诊治的20例急性肺栓塞,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赵春玲;苏雪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唇腭裂修补术的临床护理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采取手术整复的方法,以达到恢复功能和形态接近正常的目的.围手术期护理有特殊的要求,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包括术前术、后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唐秀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及预防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我们对60例5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不但减少了住院时间,而且得到了家属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宏;付向阳;杜永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甘露醇在CT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效果

    近年来,CT已经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疾病的检查.腹部空腔脏器含气体或液体及食物残渣,而且位置、形态、大小变化较大,CT扫描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腹部准备是保证扫描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口服1.5%~2%的泛影葡胺溶液作为肠道阳性对比剂,此方法对上腹部CT检查能达到满意效果,但对于中下腹部及盆腔的检查常难满足要求,往往还需要阳性对比剂保留灌肠加以配合,但仍难以保证充盈整个肠道.近1年来,我科通过应用甘露醇配合口服阳性对比剂的方法提高了肠道准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床边心电监护在老年病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床边心电监护临床应用广泛,它再现了心脏电活动,因此,心电监护对重症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为护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便.

    作者:刘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护理要点.方法:对7年中收治的7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资料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32%.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应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作者:杨守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