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蒋伟明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儿童,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例确诊为GBS的患儿分成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作为主要治疗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30μg·d-1,疗程1月.治疗前后两组进行临床疗效、Hughes肢体运动功能评价、预后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ughes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对改善症状和预后、提高疗效有显著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清VE-C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VE-Ca)水平与血糖、血脂及2型糖尿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将新诊断T2DM患者90例,根据有无CAS分为合并CAS组(A组)48例和无CAS组(B组)42例,设健康对照组(C组)35例.测量体重指数、血压,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和血清VE-Ca水平.结果 3组血清VE-Ca水平依次为:C组(2.79±1.68)ng/mL<B组(4.53±1.42) ng/mL<A组(5.16±1.43)ng/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VE-Ca与FPG、HbA1c、TG、SBP、DBP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37、0.734、0.319、0.229、0.349,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Ca、DBP、FPG、TC是T2DM发生CAS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VE-Ca在新诊断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人群中升高,在新诊断T2DM合并CA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许平;尚可;孙亚威;谭子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深圳蛇口老年居民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目的 评价深圳蛇口6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mpained fasting glucose,IFG)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方法 对深圳蛇口1 618名65岁以上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留取空腹血样测定血糖、血脂,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r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测餐后2h血糖,分析DM、IFG及MS患病率.结果 深圳蛇口社区6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0.2%,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为7.5%.根据IDF定义的MS患病率11.4%,MS患病率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剧而增加(氏0.01).结论 深圳蛇口65岁以上居民中的DM、IFG、MS的患病率相当高,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深圳社区老年居民中DM及MS的监测和干预.

    作者:陈传绮;鄢燕琼;潘良凤;张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曲靖市2009~2013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曲靖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性病流行趋势及相关行为变化情况.方法 2009~ 2013年,对曲靖市强制戒毒所每年新人所的全部吸毒者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HIV、丙型肝炎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共监测2 148人,艾滋病知晓率(72.2%~96.1%)逐年上升(x2=86.747,P< 0.01);HIV阳性率(12.3%~6.7%)逐年下降(x2=9.574,P=0.048);HCV阳性率(14.5~38.3%)逐年上升(P<0.01);梅毒阳性率(0.6~2.5%)、安全套使用率(19.5%~78.8%)、共用过针具率(5.1%~40.0%)和近1次共用针具率(1.2% ~ 10.9%)的各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1.806,x2=177.346,x2=313.327,x2=166.180,P< 0.01).安全套发放/咨询检测接受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干预接受率和同伴教育接受率分别为41.9%~100.0%、35.8% ~ 83.0%、22.4%~92.4%.结论 吸毒人群HIV阳性率逐年下降,但HCV阳性率逐年上升,梅毒感染率仍然很高.安全套使用率、共用针具率及干预服务接受率波动较大.

    作者:徐洪吕;保武生;何俊;晋云;邓凌艳;杨自明;刘春蓓;覃玲;陆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海口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和TP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海口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以及认知情况,为更好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海口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美沙酮门诊435例吸毒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其进行HIV、HCV和TP感染的认知情况调查和分析.结果 435例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率为0.46%,HCV抗体阳性率为55.89%,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6.90%;婚姻状况、学历间的HC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学历间的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HCV/TP合并感染率为5.06%; 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23%.治疗过程中由于再吸毒导致的HCV和TP感染,分别占再吸毒总人数的66.67%和11.11%.吸毒人群对HIV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HCV和TP的认知相对较低.结论 海口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以HCV的感染率和女性TP感染率较高,HCV/TP合并感染和复吸毒再感染现象严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加强HCV和TP的宣传.

    作者:邢贞玮;郑艳姬;徐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例确诊为GBS的患儿分成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作为主要治疗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30μg·d-1,疗程1月.治疗前后两组进行临床疗效、Hughes肢体运动功能评价、预后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ughes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对改善症状和预后、提高疗效有显著作用.

    作者:蒋伟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海南昌江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本底调查

    目的 通过开展在建的海南昌江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本底监测,建立该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基线数据库,为当地政府和核电站提供宝贵的基线资料,为国家提供基本国情资料.方法 依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J/T61-2001)和《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进行监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 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为0.02~ 0.36μGy/h,均数为(0.10±0.06)μGy/h,雅加林场大,新村、永安村小.室外天然γ辐射外照射所致居民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87.07μSv.距核电站2、5、10、20、50km均数分别为(0.08±0.04)μGy/h、(0.06+0.02) μGy/h、(0.08±0.03) μ.Gy/h、(0.12±0.02) μGy/h、(0.16±0.10) μGy/h,其中除了距核电站2km和10km均数外,其余各距离均数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昌江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在海南省正常室外天然辐射本底水平内;室外天然γ辐射外照射所致居民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在我国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内,当地居民在此人均年有效剂量时对健康是安全的.

    作者:陈玉珅;王川健;王龙义;雒潇;陈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TYMS基因在64例肝癌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分析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TYMS)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4例原发性肝癌TYMS基因进行扩增,免疫组化对照.结果 在64例肝癌中有28例表达TYMS,占43.8%,拷贝数中位数M=3.55×104 copies/mL,TYMS基因拷贝数对数(Log copies)与免疫组化分值有相关性,r=0.97,其中高拷贝(>1.0×105)表达有7例(10.9%),中拷贝((1.0~10)×104)表达有10例(15.6%),低拷贝(<10×103)表达有11例(17.2%),TYMS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生存期(术后1年)、是否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病理类型、AFP水平、HBV-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可替代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YMS基因的表达,TYMS基因在原发性肝癌有表达,对肿瘤生长和转移中有促进作用,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靶向治疗证据.

    作者:周志忠;黎喜梅;黄东联;洪海味;葛玲;黄水发;张春梅;叶宝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064nm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甲真菌患者随机分为2组,激光组及药物组各32例;激光组使用长脉冲1 064nmNd∶YAG激光,设定参数(波长1 064nm,光斑4mm,脉宽35ms,能量密度30~40J/cm2,频率1.0~2.0HZ),对病甲进行激光照射,共进行6疗程治疗,每次间隔1周.对照组患者服用伊曲康唑胶囊.使用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根据病甲受累面积及真菌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第3月末激光组显效率为78.13%(25/32),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P<0.05);治疗第6月末,再次评估疗效,激光组显效率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月,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长脉冲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可行、安全,与口服抗真菌药疗效相当,进行大样本、长期的临床研究可进一步评价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晓容;赖爱民;郑俊彬;李佳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和内膜组织Ki67基因、MMP2基因、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6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患者从月经周期第2~3d开始,每日服用25mg米非司酮,连续服用1个月后行子宫手术;对照组病人人院后不服用任何药物,直接手术,术中均取瘤体及内膜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肌瘤及内膜组织中Ki67、MMP2、Fa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子宫肌瘤组织Fas阳性率为5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肌瘤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子宫肌瘤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MMP2和Fas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 米非司酮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促进肌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

    作者:黄玲;葛菲;李赛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平顶山市2012和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2012和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了解平顶山市布病的流行特点,为防控布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和2013年到平顶山布病防治门诊就诊者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接诊610人,19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1.31%;地区分布以鲁山县阳性率高(43.93%,47/107),其次为宝丰县,阳性率为43.10%(25/58);4~8月为人间布病发病高峰;男性与女性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904,P> 0.05);>60岁年龄组阳性率为高(36.32%);职业分布以农民感染率为高(79.06%,151/191).结论 应加强对布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坚持做好疫情监测,开展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布病知识知晓率.

    作者:王轶;罗学东;席慧霞;郭建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轻链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轻链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3例MM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β2-MG和κ、λ轻链,计算κ/λ比值,同时检测血清尿素氮(UREA)和肌酐(CRE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53例MM患者中,以IgG型MM患者多,占54.72%,其中以IgG κ型为主.各型M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κ、λ及κ/λ比值结果比较,IgG κ型κ/λ比值明显升高,而IgGλ型κ/λ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链型MM和IgG型MM的Ig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轻链和免疫球蛋白及κ/λ比值的测定可为MM的诊断提供较好的临床依据.

    作者:高云;邵国庆;马卫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三明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三明市1951~2013年麻疹疫情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1 ~ 2013年三明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51 ~2013年三明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89 1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5.2/10万;死亡2 589例,死亡率为2.0/10万;病死率为0.9%.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分布在3~5月,占总病例数的44.2%.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的实施,极大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改变了麻疹流行规律,<3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下降,城乡发病率差距逐步缩小.1990~ 2013年间,男女发病比例为1.3∶1,病例以0~ 14岁为主,占71.55%(1 667/2 330);发病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2.8%(996/2 330).结论 对适龄儿童全程接种麻疹疫苗,同时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是消除麻疹工作的关键.

    作者:蔡和宋;朱道斌;林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拉曼光谱技术在疟疾检测中的应用

    拉曼光谱具有非破坏性、微量精细分辨能力、标本无需特殊处理等优点,目前已显示出在生命科学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现从检测原理、检测的技术类别、样本的处理、参数的设置、检测数据方面分析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疟疾检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作者:董瑞玲;顾大勇;朱玉兰;臧庆伟;何建安;王佃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州市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婴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416例0~1岁婴儿常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 广州市416例婴儿25-(OH)D的测定平均值为(82.64±21.28) nmol/L,25-(OH)D缺乏和不足的婴儿为158例,占37.98%; 25-(OH)D水平充足(合适水平)的为258例,占62.02%;男婴和女婴血清25-(OH)D水平(P=0.320)、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差异(P=0.868)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前婴儿的血清25-(OH)D水平较7~12月龄组高;婴儿血清25-(OH)D水平季节差别明显(P=0.000),夏季高,冬季低;4个月以内婴儿25-(OH)D水平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结论 广州市0~1岁婴儿25-(OH)D平均水平处于正常低值,25-(OH)D缺乏和不足的发病率高,应从围生期开始进行管理.

    作者:张萍萍;叶慧清;李晓峰;黎雅婷;潘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东潮州地区HIV-1抗体阳性者免疫印迹带型分析

    目的 研究广东省潮州地区HIV-1艾滋病感染者标本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带型的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9-2013年潮州地区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标本的WB带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14例HIV-1阳性者标本WB带型中,gp160阳性率为100.00%; gp 120、gp41、p24、p66、p31阳性率高于90.00%; p51、p17、p55阳性率较低,分别为85.96%,78.07%和53.51%.WB带型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潮州地区HIV-1抗体阳性者的免疫印迹带型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存在着差异.

    作者:苏雪銮;陈爱苗;谢璧珠;刘杰;曾树权;林松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丹东市2005~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丹东市疟疾病例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和实现消除疟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收集的疟疾病例信息,对丹东市2005~2013年疟疾病例的发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丹东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2例,疟疾发病在地区分布(x2=33.77,P< 0.01)、性别(x2=24.38,P< 0.01)、职业别(x2=20.20,P< 0.01)、发病月份(x2=32.89,P< 0.01)和各年份感染类型(x2=38.63,P<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疟疾本地病例以间日疟为主,呈逐年减少趋势,输入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呈逐年增多趋势,且88.46%的输入病例与非洲劳务输出有关.有40.38%的病例在病后1~3d内就诊,所有病例病后平均就诊时间为13.84d,其中初次发病平均病后就诊时间为9.6d,复发病例平均病后就诊时间为18.27d;69.23%的病例由县(市)级医院报告;经多年开展监测点居民入户调查,居民防蚊意识和疟疾知晓率均有所提高.结论 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中老年出国劳务民工是丹东市输入性疟疾的主要人群,基层医疗机构疟疾诊断水平亟待提高;今后要继续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疟疾监测并适时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监测和现场调查工作.

    作者:刘杨;秦玲;孟祥慧;苗长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影响初治肺结核转归的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初治肺结核患者转归的因素.方法 广州市番禺区慢性病防治站结核科2013年1月~9月登记治疗的59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包括280例涂阳、317例涂阴患者.评价初治肺结核转归的指标是2月痰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变情况(是否有空洞、病变范围),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糖尿病,营养状况(BMI、是否贫血、低蛋白血症),一般情况(临床症状≥3项、有否住院、就诊延迟、体重变化、CRP、TBAb、PPD检查).数据均通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初治肺结核转归的因素.结果 影响初治肺结核患者转归、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糖尿病(x2=14.666,P=0.000)、、体重变化(x2=7.039,P=0.008),,病变范围(x2=82.906,P=0.000),CRP(x2=138.472,P=-0.000),TBAb(x2=10.052,P=0.002).而营养状况(BMI、是否贫血、低蛋白血症)、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性别、年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3项、有否住院、就诊延迟、PPD检查)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重减轻5kg以上、病变范围4肺野及以上、糖尿病患者、CRP大于5mg/L,TBAb阳性等因素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转归有明显影响.

    作者:赖静文;雷佩珊;何超文;劳洛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海南白沙县2003~2012年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白沙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结果,为当前消除疟疾工作提供重要科学的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全县14个卫生院、9个农场项目执行单位、通过开展大量的疟疾诊断、治疗、预防、培训.同时加强对项目地区全面开展发热病人、疟疾带虫率(居民点)调查、流动人口的血检,以查明疟疾传染源.结果 2003~2012年白沙县疟疾疫情报共报告4 520例.疟疾病例数报告从2003年的879例,下降到2012年的1例;发热病人血检发现疟原虫阳性1 254例,阳性率0.73%,2010年后未检出阳性;居民带虫者116例,带虫率0.66%,2010年后未检出阳性;流动人口疟原虫阳性445例,阳性率1.45%,2012年未检出阳性.结论 疟疾项目顺利实施有力地控制疟疾的传播,为当前消除疟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少花;王剑;符样志;王桂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寻常痤疮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白三烯(Letukotriene,LT)在寻常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65例寻常痤疮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三烯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C4、LTE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B4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C4、LTE4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级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LTC4、LTE4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三烯B4可能在寻常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与寻常痤疮的病情轻重程度无关.白三烯C4、白三烯E4可能未参与痤疮的炎症过程.

    作者:陈静宇;王雷;吴红;程桃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MPB64抗原检测对非结核分枝杆菌快速鉴别的意义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PB64抗原在快速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9例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培养液结核分枝杆菌MPB64抗原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5例确诊非结核性标本,抗原检测均阴性;64例确诊结核性标本中,62例抗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6.9%.用MPB64抗原胶体金法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100%,诊断一致率为97.8%.结论 分枝杆菌MPB64抗原胶体金法可快速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帆;刘守江;覃林珍;魏巍;王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