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荣春;李亚东;丁冠文;牟广辉;张显坤;曲妍;邢影;车力群;田琳琳
椎体转移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给予靶区适形的高剂量,同时形成陡峭的剂量梯度,有利于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特别是脊髓。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并有利于缓解症状,成为椎体转移瘤术后辅助治疗及根治性治疗新的治疗模式。尽管该技术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仍没有优化的分割方案。文献评阅表明基于放射生物、物理以及临床方面的相关研究,多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杨昊;马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采取系列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TLD)系统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稳定可靠。方法:制定质量控制体系文件,严格规范个人剂量检测流程,对个人剂量测量系统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定、期间核查及长期稳定性监测等质量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对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系统采取质量控制,在2014年的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个人剂量比对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参比的剂量计单项性能|Pi|≤0.1,综合性能|B|+S≤0.1,比对结果为优秀。结论:对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系统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可行,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基本稳定可靠。
作者:秦永春;余宁乐;王进;王福如;马加一;陈维;史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应用于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影像学确诊的肝肿瘤患者,分别进行CDFI、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将其影像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手段对肝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结果:对104例患者的115个肿物经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肝恶性肿物97个(占84.34%),肝良性肿物18个(占15.66%)。CDFI对肝脏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良性为55.56%,恶性为74.23%;CDFI对良性肝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与CEUS、UE相比均无差异;在良性、恶性肝脏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方面,CEUS高于CDFI和UE。CDFI联合UE和CDFI联合CESU检查对肝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x2=2.20,P>0.05)。结论:CDFI是肝肿瘤定性诊断的基础性方法,对于肝脏不典型或微小病灶,可结合运用CEUS或UE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姚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和传统检影镜的测量有效性。方法:用50个等效球镜度为10.00~-5.00 D,柱镜度为0.00~2.50 D的实验镜片,在模拟眼上模拟50个不同的屈光状态,编号为1~50;由同1名高级验光技师分别用2种不同检影镜检测,工作距离采用0.67 m,实验结果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检影镜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区别。结果:两种方法在球镜、柱镜及轴向测量中,结果均显著正相关(r=0.978,r=1.070,r=0.978);回归分析均存在线性联系,新装置测量球镜、散光及轴向较传统检影镜分别相差-0.25 D、+0.032 D、+2.96度。结论: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与传统检影镜相比,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散光度和轴向区别较小,而球镜存在-20.25 D差别,其误差来源于传统检影方法,新装置在球镜度数检测中更加精确,在临床及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金晨晖;廖素华;滕坚;李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针对S2001型野战车载式X射线机透视摄影架的频发故障,在结合其结构及原理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维修方法,以提高车载式X射线机透视摄影架的修复效率,增强技术保障能力。方法:分析透视摄影架的结构、功能与电路原理,运用故障分析方法分析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维修方法。结果:通过故障分析,找出了透视摄影架微控制单元(MCU)板发生烧板、单片机配置不当、按键铁片断裂以及变频器受控系统损坏等常见故障成因,提高了修复效率。结论:野战车载式X射线机透视摄影架的故障频发主要部位是做不同运动的5个电机和相应的电路板及配套变频器,可根据故障分析找出有效的维修方法,从而提升野战车载式X射线机透视摄影架的维修保障能力。
作者:黄佳维;李岩峰;戴丹;段新安;张亚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ECG-6511心电图机是单道模拟式心电图机,该产品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稳定性强,抗干扰性能好,目前许多医院仍在使用。在心电图机结构原理与整机电路更新方面,ECG-6511具有代表性,动圈反馈式记录仪替代机械盘香状弹簧式记录仪,集成放大电路替代了单个元件组合的放大电路,走纸速度控制电路也被传感反馈式替代,整机性能大有进步。从噪声系数,共模抑制比,抗干扰性能及可靠性、稳定性及频率响应都得到了提高,在心电图机领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总结维修经验,探讨发生故障的解决方案。
作者:陈万凯;贾灵芝;于鹏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医院冷链设施温度监控管理系统,对医院冷链设施的温、湿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结合医院应用验证。方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物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实现系统硬件和软件平台的搭建,通过系统试运行和分析案例进行系统改进,实现系统的全面推广与应用。结果:系统经过1年的调试运行,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控医院冷链设施的温、湿度异常,并及时给出现场声光提示和远程报警,有效提高医院冷链温度监控管理水平。结论:该系统能确保冷链设施温度监控的精细化管理,可提供安全可追溯的历史数据,为构建以温度为基准的冷链设施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作者:龚国丽;曾建;干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解决传统水氡现场测量系统复杂以及水氡的提取、转移、平衡和测量需要较长时间且费时又费力等问题,实现水氡的现场快速测量。方法:研究设计一套现场鼓气装置,配合静电收集法、电离室法等连续测氡仪,以实现水氡的现场快速测量;结合水氡测量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验证具体的测量程序、测量比对和现场快速测量方法。结果:该快速测量方法与美国RAD7H20测量比对,相对百分偏差为1%~6%,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采用该水氡测量装置对我国6省会城市的自来水中氡含量进行了测定,自来水中氡含量均值为6.74 Bq L-1,范围为0.96~24.98 Bq L-1。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水氡快速测量装置体积小,操作简单,测量准确性高,适合较大规模的饮用水氡调查工作。
作者:武云云;尚兵;刘建香;崔宏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SIEMNS SOMATOM CT机型所用球管主要有Dura系列和station系列,其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结合西门子系列螺旋CT球管的结构特点及故障代码,提出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作者:李自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制一种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的医用液体加热保温装置,用于医用液体的加热及恒温保存。方法:采用单片机系统对温度进行控制,设定好温度后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并显示箱内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加热模块启动,达到设定值后停止加热。结果:使用校准的水银温度计检验恒温箱的温度控制效果显示,恒温箱设置的温度值与水银温度计的指示温度数据无明显差异,恒温箱温度控制效果良好。结论:便携式医用液体恒温箱温度控制精确,分辨率高,温度波动幅度小,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文旭;陈清奎;李信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低剂量曝光条件。方法:前瞻性选择160例婴幼儿(0~2岁)胸部DR摄影;按曝光形式不同分为自动曝光模式(200 mA)、手动曝光0.25 mAs、0.32 mAs以及0.40 mAs4组,每组分别选择80 kV及90 kV进行曝光。源图像距离(SID)为110 cm;照射野0~1岁为22 cm×24 cm;1~2岁为25 cm×30 cm。所得图像由3名以上医师双盲评价打分,记录面积-剂量乘积(DAP)和入射表面剂量(ESD)的数值,并对DAP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0.25 mAs组图像质量稍低于其他组,但各组图像质量相比无差异(F=2.98,P>0.05)。手动曝光0.25 mAs、0.32 mAs及0.40 mAs组较200 mA自动曝光模式组DAP值,80 kV曝光条件下0~1岁减少了55.95%,45.83%,17.85%,1~2岁减少了61.97,60.91%,42.95%;90 kV曝光条件下0~1岁减少了43.21%,36.18%,6.03%,1~2岁减少了59.81%,49.38%,38.3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25,P<0.05)。80 kV和90 kV两种曝光条件间采用t检验,分别进行两两比较,90 kV的DAP值明显>80 kV,0.25 mAs、0.32 mAs、0.40 mAs及200 mA,0~1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t=6.816,t=18.410,t=2.417;P<0.05);1~2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9,t=26.140,t=4.651,t=1.916;P<0.05)。结论:婴幼儿胸部DR手动曝光选择80 kV、0.25 mAs和0.32 mAs及适宜的照射野曝光,既能够得到满意的图像,又能够降低患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陈明;谢冬生;韩义;杭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实施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随呼吸运动而运动的人体器官要达到一定的精度较为困难。许多胸腹部器官均会伴随呼吸运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需对偏移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补偿。根据临床实际需求,研制出一套新型精确放射治疗中肿瘤靶区呼吸控制系统。方法:基于现有主动呼吸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思路,研制由气囊、控制箱、患者手柄开关、电脑、控制箱、气囊自动控制器、呼吸传感器及通讯工具等构成的新型精确放射治疗中肿瘤靶区呼吸控制系统,选用Pneumotach型的PowerCube肺功能的呼吸传感器,运用C++高级编程语言编写呼吸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结果:可较好地帮助患者进行呼吸控制,减少肺部肿瘤随人体呼吸运动而发生偏移,提高治疗准确性。结论:该系统集弥散、振荡及通气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在现有仪器上进行改装,达到放射治疗中肿瘤靶区呼吸控制的设计目的,并成功用于临床。
作者:麦海涛;岑铨华;李成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4例住院期间经不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急危重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根据激素冲击剂量将其分为A组(54例)与B组(10例)。A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5~1.0 g/d)治疗3 d;B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25 g/d)治疗3 d。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炎性指标以及近期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差异;②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5,P<0.05)。结论:给予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对于急危重风湿性疾病,急需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给予500 mg或1 g剂量连续3 d冲击,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
作者:尚健;昌路艳;姚合斌;康怡;陈亚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设计一种检测腔镜杆状器械漏电的装置,以有效解决因腔镜器械漏电造成的脏器副损伤问题。方法:在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设计漏电检测仪,实现杆状腔镜手术器械漏电检测与漏电点精确检测,并对2013-2015年期间医院手术腔镜器械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应用漏电检测仪检测6500余件腔镜器械,检测出1138件绝缘层破裂漏电器械,检出率为17.5%,有效降低了腔镜手术器械漏电原因造成的脏器副损伤的发生。结论:新型杆状腔镜器械漏电检测仪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手术以及器械安全管理与维护提供了检测器具,具有技术推广价值,可为建立腔镜器械使用追溯系统、实现腔镜器械闭环管理打下基础。
作者:胡玉琴;刘红松;黄天翊;陈肖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的工作职能。方法:参照医学工程学科核心功能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复杂性和难点问题,指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作重点所在,并结合实际设备维修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重心,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具有专业优势。结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学科专业优势及核心职能是监测、上报医疗器械的检测结果,并能够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7例病理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对其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SCT平扫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脂肪间隙、密度、钙化灶以及生长方式等;对病变组织进行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明显增强,延迟期较静脉期明显增强;低危病例肿瘤以<5 cm、形态规则、脂肪间隙清晰、密度均匀及腔内型生长为主,而高危病例肿瘤以≥5 cm、形态不规则、脂肪间隙模糊、密度不均匀、腔外型及混合型生长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4,P<0.05)。结论:MSCT可初步判断小肠间质瘤的良恶性及其程度,有利于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价。
作者:曾金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当今的医学成像已从过去单一的观测生理、病理条件下的生物体解剖结构以及形态学上的变化,发展到研究生物体功能与活动机制,并进入到分子影像。通过对25部医学影像技术学相关专著的分析,以及3次全国性编委会的参与认为: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建设及专著的写作前需进行市场调研与策划,并针对一定的读者群展开;创作团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尤其是第一主编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此外,还需召集编委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沟通,做好统稿、宣传、销售以及修订的善后工作。
作者:王骏;刘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