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的表达

靳镭;汤瑞玲

关键词: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CFTR),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氯离子通道
摘要: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CFTR)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2日龄未成年Wistar雌鼠随机分为过度刺激组(实验组,n=16)和常规刺激组(对照组,n=16),PMSG 10 IU 1 d,连续腹腔注射4 d,d 5注射hCG 30 IU;对照组PMSG仅注射2 d,hCG减量为10 IU.测血E2水平,尾静脉注入美兰液,30 min后取腹腔灌洗液和卵巢,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腹腔灌洗液和卵巢组织中美兰含量,以判断腹膜和卵巢血管通透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卵巢CFTR蛋白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大鼠卵巢重量、血E2水平、腹腔液和卵巢中美兰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到CFTR表达于卵巢黄体细胞以及未排卵泡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胞浆,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记定量分析均显示实验组卵巢CFT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E2水平异常升高,使体内CFTR表达量显著增加从而参与OHSS的一些病理生理变化.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相关文献
  • 抑癌基因PTEN、p2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2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EMs患者(EMs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PTEN和p27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内膜对照组在位内膜进行比较.结果:PTEN、p27在EMs组异位和在位内膜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PTEN、p27在EMs Ⅰ-Ⅱ期的表达显著高于Ⅲ-Ⅳ期(P<0.05),并与EMs r-AFS分期呈负相关(P<0.05).各组内膜PTEN和p2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PTEN、p27分泌期的表达均高于增生期(P<0.05),而EMs组在位内膜的表达均无周期性改变(P>0.05),但其分泌期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p27在EMs在位和异位内膜的低表达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彭丽秀;张怡;周昌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8例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ICIS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01-2006.03间行ICISH的68例和传统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阴道出血、宫颈囊肿等情况.结果: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无差异,ICISH术出院后有4.4%的患者(3例)阴道出血,比CISH的10.2%(10例)少(χ2=9.27,P=0.004);ICISH后宫颈囊肿发生率为0,比CISH的4.1 %(4例)少(χ2=8.32,P=0.010);但ICISH术中出血量(41.5±7.7 ml)略多于CISH(35.2±8.5 ml)(t=-4.93,P=0.046).结论:ICISH和CISH均具有创伤小、腹腔内干扰小、恢复快等优点,效果肯定;且ICISH比CISH并发症少.

    作者:施瑾;钱小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ABCG2的克隆和鉴定

    目的:克隆和鉴定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确定与子痫前期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寻找并克隆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其中的ATP结合盒转运子G2(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2,ABCG2)基因用半定量RT-PCR技术验证其表达.结果:ABCG2基因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高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与mRNA差异显示的结果相符合,ABCG2基因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胎盘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可用于筛选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应用此技术发现了ABCG2基因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表达水平增高.

    作者:贾艳菊;陈叙;刘映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男性包皮环切术预防男性的HIV异性感染

    现有观察性研究表明,男性包皮环切术与HIV预防有高度相关性,高危人群尤为如此.然而,由于观察性研究的固有局限性,仅凭这些发现尚不能下结论.极有必要开展评估男子包皮环切术对HIV-1传播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经直肠超声对药物流产中底蜕膜部位血流的研究

    目的:寻找可判断药物流产后是否需清宫的超声影像学指标.方法:孕囊排出后,即刻应用直肠彩色超声观测底蜕膜部位的血供状态,并分成3型,Ⅰ型:无血流信号;Ⅱ型:星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RI>0.6;Ⅲ型:火球状血流信号,RI≤0.6.比较3种血流信号类型流产的转归.用以下4项指标评价流产转归:流产后流血天数、流血量、是否需清宫、病理结果.结果:Ⅰ型10例,其中9例(90%)流血天数≤7d,全部病例流血量均<月经量,超声复查均无残留物,均不需清宫.Ⅱ型32例,其中20例(62.5%)血流时间≤7 d,21例(65.6%)流血量<月经量,31例(96.9%)超声复查无残留,1例(3.1%)施行清宫术.Ⅲ型5例,流血天数均>15 d,流血量均相当于月经量,超声显示宫内均有组织残留,全部行清宫术.结论:药流后底蜕膜部位血流状态可应用经直肠彩色超声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预示完全流产;Ⅱ型大部分病例流产完全,仅3.1%的病例流产不全需清宫;Ⅲ型预示不全流产,100%需要清宫.

    作者:张立花;刘韶平;陶国伟;赵书水;展新风;程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益丹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丹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方法:由腹腔镜检查诊断为EMs不孕症患者127例,在腹腔镜下作相应的治疗后,按随机号对其中66例进行中药益丹内异方治疗(实验组):口服益丹内异中药水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顿服;另61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达那唑阴道栓治疗,50 mg/次,bid;所有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不孕症者受孕率为53.0%,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不孕症者受孕率为30.0%,总有效率为52.5%,二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免疫调节方面,实验组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转阴率为100.0%,对照组为53.8%,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用药期间血清癌抗原(CA125)值均降低,自身对照服药前后二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益丹内异方治疗EMs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且用药期间不影响自然排卵及受孕.

    作者:房素萍;王茵;沈观印;方广虹;曹霖;蔡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的表达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CFTR)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2日龄未成年Wistar雌鼠随机分为过度刺激组(实验组,n=16)和常规刺激组(对照组,n=16),PMSG 10 IU 1 d,连续腹腔注射4 d,d 5注射hCG 30 IU;对照组PMSG仅注射2 d,hCG减量为10 IU.测血E2水平,尾静脉注入美兰液,30 min后取腹腔灌洗液和卵巢,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腹腔灌洗液和卵巢组织中美兰含量,以判断腹膜和卵巢血管通透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卵巢CFTR蛋白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大鼠卵巢重量、血E2水平、腹腔液和卵巢中美兰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到CFTR表达于卵巢黄体细胞以及未排卵泡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胞浆,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记定量分析均显示实验组卵巢CFT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E2水平异常升高,使体内CFTR表达量显著增加从而参与OHSS的一些病理生理变化.

    作者:靳镭;汤瑞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卵裂球的完整性和生长与否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卵裂球的完整性和生长与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75例FET周期,其中解冻当天移植周期242例,提前解冻周期133例,根据复苏后移植卵裂球的完整性分为3组:均完整(A组,n=235)、均有破损(B组,n=21)、完整与破损混合(C组,n=119);提前解冻者根据卵裂球的生长与否分为均有生长74例(Ⅰ组)、部分有生长45例(Ⅱ组)和均无生长14例(Ⅲ组)3组.结果:375例FET周期共解冻胚胎1 284个,复苏率为61.2%,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0.1%,种植率18.3%;A组的继续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27.7%和20.5%,明显高于B组的9.5%和8.3%(P<0.05),C组为22.7%和15.1%,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移植胚胎中含完整存活胚胎数的增加(0个、1个、2个、3个),继续妊娠率呈增加趋势(9.5%、17.6%、22.3%和38.2%),移植胚胎中含3个完整胚胎的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含0、1个完整胚胎者(P<0.05);提前解冻的Ⅰ组继续妊娠率(37.8%)和种植率(26.1%)高,Ⅲ组低(7.1%和8.3%),Ⅱ组为24.4%和14.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裂球的完整性是影响冻融胚胎种植率的重要因素,移植前提早解冻观察复苏后胚胎有无进一步生长,有助于评价冻融胚胎的发育潜能.

    作者:陆湘;李路;高晓红;吴煜;王永卫;孙健;陶皆惟;孙晓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现状及临床早期干预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和分泌缺陷有关.近年来有关IR的研究多集中在几个潜在的候选因子上,如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浆游离脂肪酸.脂联素水平与IR负相关,减肥可增加脂联素水平.母体血清瘦素浓度与IR呈负相关,孕早期高血浆瘦素水平,被认为对孕期GDM发病有较高预测价值.GDM具有多基因遗传易感性,TNF-α基因308G→A变异,可增加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性.A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增加TNF-α的释放参与IR,导致GDM的发病.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是IR的重要调节因素,GDM孕妇FFA水平增高.目前GDM的早期预测,早期干预正在成为可能与必要.

    作者:迟晓艳;王静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PCOS患者卵巢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生殖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行IVF-ET治疗的11例PCOS患者(PCOS组)和15例排卵正常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照组)促排卵后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行体外培养,分别用不同浓度胰岛素处理细胞48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黄素化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IRS-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PCOS患者血清LH、LH/FSH、T、FIN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0 mU/ml胰岛素时,PCOS组黄素化颗粒细胞I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RS-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10 mU/ml胰岛素对二组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IRS-1和IRS-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无影响(P>0.05);④100mU/ml或1 000mU/ml胰岛素作用后,二组患者I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而IRS-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通过提高卵巢颗粒细胞IRS-1的表达,降低IRS-2的表达参与患者卵巢生殖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冬花;刘义;邓小艳;吕立群;盛慧;尹婕;肖维;龚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胚胎移植日血清雌激素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体期雌激素下降幅度对IVF-ET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7个接受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及IVF-ET治疗周期分别测定其hCG日和ET日血清E2水平,根据其下降幅度分为6组.A组:12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20%;B组:13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20%-29%;C组:11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30%-39%;D组:16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40%-49%;E组:24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50%-59%;F组:21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60%.结果:ET日E2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当下降幅度≥30%时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明显降低,差异出现显著性(P<0.05).结论:长方案COH及IVF-EF中,ET日E2水平下降幅度≥30%时会引起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降低,应考虑给予雌激素的补充.

    作者:张翠莲;乔玉环;谢娟珂;谷保霞;王娇锋;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生精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机制研究进展

    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正常的单倍体配子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减数分裂过程复杂,并且受各种因素影响,其异常机制可能涉及染色体配对、联会和重组等过程.本文综述国内外男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减数分裂异常机制、影响原因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来探讨减数分裂与生精过程的关系.

    作者:赵竞;刘睿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sLex在小鼠胚泡植入早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sLex)在胚泡植入早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作用.方法:①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sLex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内膜的表达进行定位,免疫印迹法以另一侧为自身对照,检测妊娠d 1-5小鼠子宫内膜sLex的表达情况.②向妊娠小鼠一侧子宫角注射sLex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对胚胎着床的影响.结果:妊娠d1-5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sLex表达量逐渐增加,在植入窗口期(d 4)达高峰;子宫角注射抗体后对胚泡植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小鼠胚泡植入早期,sLex参与了胚泡的植入过程,在胚泡和子宫内膜的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南;魏莎莉;杨戎;谢怡;刘孝云;王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KL与其受体Kit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卵泡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KL(kit ligand)与Kit蛋白在各年龄段大鼠卵巢组织的各种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别取1 d、2 d、4 d、8 d、16 d、3个月、12个月龄大鼠卵巢,制备组织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KL及Kit蛋白在各年龄段大鼠卵巢组织各种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结果:在实验观察期,大鼠卵巢中KL在部分早期原始卵泡和原始卵泡的卵母细胞中表达,在初级卵泡以后各级卵泡的卵母细胞中均表达,而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均不表达.在性成熟前,随着卵巢的发育KL逐渐出现在卵巢膜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性成熟后卵巢的间质细胞、卵泡膜细胞、卵巢膜上皮细胞以及黄体细胞均表达大量的KL蛋白.在实验观察的各年龄段大鼠卵巢中从早期原始卵泡到窦状卵泡的卵母细胞均表达Kit蛋白,但表达量随卵泡的发育逐渐减弱;随着卵巢的发育,Kit蛋白逐渐出现在卵巢的膜上皮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中;Kit也在黄体细胞中表达.在一些初级卵泡至窦状卵泡的少数颗粒细胞中也观察到Kit蛋白表达.结论:KL蛋白在各级卵泡的卵母细胞中表达,在颗粒细胞中不表达,KL与其受体Kit都在卵母细胞中表达,这些结果提示卵母细胞的生长可能受自身KL-Kit信号的调节.

    作者:罗丽莉;黄菊;隋旭霞;刘红;傅玉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