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消化系统的临床分析

陈志国;符晓燕;王平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患者, 消化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现报道如下, 住院病例, 症状体征, 系统表现, 临床表现, 毒蕈碱样, 实验室, 烟碱, 心肌, 文献, 呼吸
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神经、心肌及呼吸系统损害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报道较少.为提高对AOPP消化系统表现的认识,对近10年来218例AOPP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有各类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者共180例(82.6%),现报道如下.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0~2005年皮肤科门诊的63例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仅进行激光治疗(激光组)和激光治疗后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二周复查两组患者疣体复发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后1~3月两组患者疣体复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孕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使疣体较非妊娠者更易复发,激光后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能有效控制其复发.激光联合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3个月痊愈率达96.7%,对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继续妊娠.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广西鼠疫疫区的啮齿动物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鼠疫疫区啮齿动物种类、构成及密度情况. 方法采用布笼法捕获啮齿动物,对捕获的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计算鼠密度. 结果该地区(隆林县和西林县)啮齿动物有2目3科10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结论广西隆林县和西林县属于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作者:梁江明;曾竣;周树武;林新勤;韦锦平;陈达宗;廖生华;王利荣;宁代杰;林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目测法与酶标仪判断ELISA检测旋毛虫病IgG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目测法与酶标法判定的ELISA检测结果,验证目测法的可靠程度,探讨使用目测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实验根据旋毛虫病ELISA诊断试剂盒的操作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分别用目测法与酶标法加以判定,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者方法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与酶标法相比,目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0.03%和98.05%.结论在判定ELISA检测结果时,目测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基本能代替酶标仪法.

    作者:刘慧;李春富;李菊升;董莹;李丽;郭晓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RNA干扰及其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特定基因控制细胞制造特定的蛋白质.目前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功能的研究已变得日益重要.RNA干扰是由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所诱导的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能高效特异阻断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目的基因表达沉默.RNA干扰是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研究的热点,并在功能基因组学、肿瘤基因治疗、抑制病毒复制、药物靶筛选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 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 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80%和54.05%.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26.12%,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8.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75%和66.66%.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烈;杨来智;张银辉;谭明芳;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全身性硬皮病血浆D-二聚体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全身性硬皮病(SSc)病人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方法对28例SSc病人和33例健康对照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几何平均数和95%可信区间(IC95%)明显增高(362ng/ml,Ic95%;361~363ng/ml VS 229ng/ml,IC95%:228~231ng/ml,P=0.005).将病例组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组,局限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血浆D-二聚体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弥漫型组则明显高于局限性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弥漫性硬皮病血浆D-二聚体浓度增加,反映了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级联反应潜在激活,使得这类病人终可易罹患血栓性疾病.

    作者:范丽梅;蔡白振;胡春玲;赵一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学检验操作规程及试剂说明书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NCCLs的标准进行判断.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7.7%(82/172).MRSA对多数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92%~100%,且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相比,其耐药率显著高.MRSA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氧哌青霉素/他唑巴坦相对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MRSA检出黄色葡萄球菌中占较大比率,且表现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利福平和氧哌青霉素/他唑巴坦可做为MRSA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蒋敏;庞韬;张敏;刘娜;江婉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 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王春雷;李善文;赖新梅;黄昌和;王衍德;陈婷;王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分析仪比对实验在质量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现用同一品牌但不同型号的血液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一致性. 方法选择一台仪器作参比仪器,用同一支新鲜抗凝全血同时在几台仪器上重复检测10次,计算精密度及校正系数.选择WBC、RBC(Hb)及PLT低、中、高三个档次的新鲜全血标本9份,在每台仪器上重复测定三次.利用校正系数对仪器WBC、RBC(Hb)及PLT设置参数进行校正,再用WBC、RBC(Hb)及PLT低、中、高三个档次的新鲜标本9份,在每台仪器上重复测定三次.进行多个参数分析.结果①五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好.②在校正前的对比试验中,各台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关系数(r)≥0.9990,但有11个差异百分率超出可接受的范围.③在校正后的对比实验中,各台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关系数(r)≥0.9999,且所有差异百分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 结论①应用新鲜全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能及时发现仪器间的系统误差.②用新鲜全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校正,能提高同一实验室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者:周强;杨静;曹露梅;吴晓蔓;郑小玲;张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抗菌肽Cecropin-His-6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家蝇幼虫Cecropin-His-6抗菌肽基因生物学功能. 方法从家蝇幼虫体内扩增Cecropin-His-6抗菌肽基因,构建pcDNA3.1/Cecropin-His-6重组表达质粒并用脂质体转染CHO细胞中,G418筛选,HisTrap HP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琼脂糖平板抑菌试验检测目的蛋白的抗菌活性. 结果pcDNA3.1/Cecropin-His-6重组质粒成功转染入CHO细胞中,并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Cecropin-His-6目的蛋白. 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肽哺乳动物型工程细胞表达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制备抗耐药菌的肽类抗生素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建华;朱家勇;金小宝;许琴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术后CT和MRI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增强CT和MRI在鉴别腰椎间盘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椎间盘突出复发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对45例因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病人的CT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增强CT诊断椎间盘复发17例,瘢痕结节粘连8例,其中有4例与手术结果不符,诊断符合率84%.增强CT显示椎间盘复发均无强化;瘢痕组织形成有轻到中度强化.20例MRI检查患者均行Gd-DPTA增强前、后矢状位、轴位成像,椎间盘突出复发14例,诊断瘢痕组织形成6例,其中1例与手术结果不符,诊断符合率达95%.14个椎间盘突出病例早期均没有强化,6例瘢痕组织在注射对比剂早期均有弥漫性持续强化. 结论增强CT扫描和MRI均能够有效鉴别腰椎间盘术后突出复发与瘢痕组织形成,但MRI总体优于CT.

    作者:舒仁义;张霞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急腹症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急腹症的认识,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35例SLE伴发急腹症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SLE并发急腹症表现多样,包括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缺血性肠炎,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假性肠梗阻等,以急性胃肠炎常见.治疗后33例病情得到控制,2例死亡. 结论狼疮活动是急腹症的重要病因,加大激素治疗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潘楚瑛;武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同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肝和慢性重型乙肝组之间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的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IgG、IgA、IgM和TBIL水平高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唐昭喜;欧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分别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测定10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酶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2和ALT水平,并与100例健康者比较. 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免疫治疗完全应答组血清IL-6、IL-12水平与其HCV RNA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免疫治疗无应答组IL-6和IL-12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结论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水平可反应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提高血液病科的院内感染控制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5年11月期间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等科室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血液内科院内感染阳性球菌与呼吸、神经、老年、肾内科院内感染菌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与其它内科.结论血液内科院内感染菌与其它内科病原菌分布有差异,病原菌耐药性低于其它内科,加强病原菌学检查,结合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妙儿;黄云平;周舍典;李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老年甲减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神经科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病人的识别能力.方法对5例长期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甲减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年人甲减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诉,症状与脑动脉硬化症相似,可出现共济失调,肌病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结论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避免误诊的关键在于对本病的警惕,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吴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洋生物多糖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

    海洋生物中存在许多天然活性多糖,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海藻多糖,海洋动物多糖,海洋微生物多糖.由于其中不少海洋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能,并有部分已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另一部分则可望开发成新药.现从海洋生物多糖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海洋药物的研究状态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徐静;谢蓉桃;林强;冯玉红;黄志明;陈太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表现分析(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本院43例经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少数为单发,大部份为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无晕环,多数伴有囊性变或钙化,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均不丰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临床提供了手术与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魏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反应量表(ES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其中有效率87.5%,显效率62.5%. 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庆雄;张云志;黄胜;黄进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性传播疾病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现状和特点.方法总结分析近3年共435例老年性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性病患者中老年人占5.7%,以男性、个体职业、大专以上文化人群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原体为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球菌.结论性传播疾病有老龄化增多的趋势,该人群应加强STD健康教育.

    作者:刘香萍;徐小红;温云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